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航空   463篇
航天技术   70篇
综合类   105篇
航天   1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在氢化丁腈橡胶(HNBR)中添加受阻酚AO80,制备HNBR/AO80共混橡胶,以改善HNBR的阻尼性能.采用DMA和FTIR等方法研究了HNBR/AO80共混硫化体系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该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于AO80的羟基与HNBR的腈基间强氢键作用,使HNBR/AO80硫化体系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而热处理后,硫化体系中一些与橡胶分子有氢键作用的AO80,会不断自聚形成AO80的富相区、结晶、长大,形成大的结晶聚集体,导致共混体系的阻尼性能不稳定.  相似文献   
212.
研究了热等静压温度对K447A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合金的持久性能和室温拉伸性能。利用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UM)观察了合金显微组织。结果表明,1185~1210℃/180MPa/4h(+1185℃/2h,AC+1100℃/4h,AC+870℃/20h,AC)下,随热等静压温度的提高,合金中显微疏松逐步闭合,碳化物逐步细化和球化;γ-γ’共晶相尺寸和数量逐步减小,共晶特征趋于不明显;晶界呈不连续颗粒状;存在大、小两种尺寸的γ’相。经1185~1210℃HIP处理的合金980℃/200MPa持久性能大幅提高;经1195℃HIP的合金760℃/724MPa持久性能达到最高。经1210℃HIP处理的合金980℃/200MPa持久性能达到最高。180MPa/4h条件下,K447A合金合适的热等静压温度为1185~1210℃。  相似文献   
213.
通过硬度测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拉伸性能测试和透射电镜(TEM)微观组织观察,研究了Al-4Cu-1.3Mg-0.9Si合金的析出强化行为。结果表明:合金具有较强的析出强化能力;合金在160~220℃下时效,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加快,时效峰值硬度有所下降;合金在190℃时效态时,其主要析出相为S相,在190℃/24h时效态合金中还发现少量的方块状相;合金经190℃/24h时效后其常温和高温抗拉强度较同等条件下制备、同等热处理状态下的Al-4Cu-1.3Mg合金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14.
用一种含Al,Ti元素的镍基钎料粉末与γ’相沉淀强化型镍基高温合金FGH95的粉末混合,制备了大间隙钎焊用混合粉状高温镍基钎料。实验表明,采用合适的混合比例,混合粉状钎料对1Cr18Ni9Ti不锈钢具有较好的润湿铺展性。该混合钎料所获得的钎缝金属的合金化效应显著,Al+Ti合金元素的最大含量达到了5.49%。焊态钎缝中,除Nb,W等个别元素外,其他主要强化元素无明显偏析,且经1180℃/4h扩散处理可消除合金元素的偏析。钎缝金属的组织状态较为均匀,基体为等轴γ固溶体枝晶,枝晶间分布有颗粒状、短条状的化合物相以及少量的γ+γ’共晶组织。另外,在γ固溶体中分布着大量弥散细小γ’沉淀强化相。  相似文献   
215.
基于轻型无人机复合材料的机翼,在选定机翼构件布局、材料和构型,建立机翼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了机翼的静强度、应力分布,并对其进行试验验证。该方法对中小型复合材料无人机结构设计和静强度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16.
6-DOF (Degrees of Freedom)并联机构的位姿正解问题复杂而且多解.讨论了处理正解问题的各种不同方法,其中数值迭代法和使用附加传感器的两种方法可以直接找到正解.重点研究了使用附加传感器获取并联机构正解的方法及传感器的类型,并对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和旋转传感器及其配置方法进行了比较,不同的配置会影响到正解的计算精度与计算过程.讨论了采用直线位移传感器与旋转传感器联合求解时合理的传感器数量及相应的配置,并针对一种相对通用的配置方法,推导了获得位姿正解的计算过程. 根据计算分析,采用4个旋转传感器或者3个直线传感器,经过适当的配置,可以获得并联机构的正解.  相似文献   
217.
LPA对UPR收缩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收缩率高和脆性大的缺点,研究了加入两种低轮廓添加剂(LPA,Low Profile Additives)--聚醋酸乙烯酯类的LPA-4016和聚苯乙烯类的LPA-7310--对UPR浇注体的体积收缩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两种体系的相结构转变及不同的低收缩控制机理,LPA-4016主要是通过在LPA颗粒相周围形成许多均匀分散的空隙来抵消树脂的固化收缩;而LPA-7310则主要是通过自身充分膨胀来抵消树脂的固化收缩.结果表明,LPA-4016对UPR的收缩控制存在一个较合适的加入量范围,且与LPA-7310相比,其可改善UPR的脆性,提高冲击强度,但两者都会降低UPR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218.
基于理想界面的均匀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述了分析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纺织复合材料宏观等效弹性性能的有代表性的力学模型,指出了各力学模型的特点.针对经典力学模型分析结构复杂的纺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局限性,直接从组分相的本构方程出发,分别将应力、应变张量在相间界面分解成互相正交的2个部分:面内分量和面外分量. 在理想界面条件下,考虑了纤维与基体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基于理想界面的均匀化方法.选取CCA模型分析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9.
卢子兴  王嵩  李忠明  芦艾  刘静 《航空学报》2006,27(5):799-804
针对不同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比的聚氨酯复合泡沫塑料进行了宏观压缩实验,研究了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讨论了微珠与基体粘接界面质量以及微珠内外径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界面粘接不良导致了材料性能的下降,并基于Mori-Tanaka方法和幂函数模型对不同粘接状况下材料弹性模量的上下限进行了预测。此外,还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材料形貌,并进行了细观压缩实验,观察了表面胞体的变形和失效情况,从而对这类材料的变形和破坏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0.
The microstructures,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i50Ni47Fe3 alloy in as-forged and as-cross-rolled states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after cross-rolling,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Ms) of the alloy decreases drastically and the grains get refined. Moreover, its yield strength and fracture strength after cross-rolling hit 540 MPa and 687 MPa respectively, up by about 200 MPa over those in as-forged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