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98篇
航空   916篇
航天技术   88篇
综合类   74篇
航天   1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7-氨基-6-硝基-4,5-二氧化呋咱的热分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法(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7 氨基 6 硝基 4,5 二氧化呋咱(CL 18)的热分解性能。结果发现CL 18在分解之前无熔融转变,属于固态分解。在低升温速率下整个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不稳定的硝基和一个呋咱环的自由基分解,然后是相对较稳定的苯并氧化呋咱环的受热分解,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67 68kJ/mol和204 55kJ/mol,分解产物二氧化氮在整个分解过程中都起着氧化和催化作用。在高升温速率下仅仅表现为一步放热反应。最终固态分解产物主要为碳,其中含有少量氮、氢等。  相似文献   
902.
基于物质对辐射射线吸收原理的航空燃油密度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飞机燃油量指示系统的发展对实现高精度,数字式的航空燃油密度实时测量的要求,介绍了物质对辐射射线的吸收原理,并详细讨论了基于这一原理的航空燃油密度实时测量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03.
本文较全面地概述了主要代用燃料的物化特性、燃用经济性、排放试验对比结果和有关技术问题,简述了国内外燃用代用燃料的发展状况。文中指出燃用代用燃料对节能、环保、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意义,以及燃用代用燃料时发动机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904.
高温富油燃气超声速燃烧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发展了二维超燃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程序 ,用来进行高温富油燃气超燃流场的数值计算。数值解法采用了 Mac Cormack预估 -校正两步显式格式求解矢通分裂形式的 N- S方程组 ,湍流模型采用了壁面率修正的 Baldwin- Lomax代数方程模型和用于剪切混合层的普朗特混合长度模型。在超燃计算中 ,应用 C2 H4- O2 两步反应的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 ,模拟高温富油燃气超燃试验的试验状态。计算结果表明 ,在高温富油燃气超燃流场中 ,热量释放较少  相似文献   
905.
黄振威 《航空学报》1990,11(4):192-194
 <正> 1.故障现象 某飞机在着陆前放起落架时,飞行员将起落架手柄从中立位置推到放下位置,仪表板上三个指示轮位完全收上的红灯全部熄灭,而指示起落架完全放下的绿灯却有一侧未亮,此时飞行员感到有明显侧滑。当飞行员将手柄重新放到收上位置,然后从收上位置直接推到放下位置时,仪表板上三个红灯熄灭,三个绿灯全亮,起落架放下,飞机侧滑消失,安全着陆。以后飞行中曾随机出现上述故障现象,均采取此措施,使飞机放下主起落架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906.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航空航天部三十一所1988年11月利用电弧加热器所进行的M=2的超音速气流中横向喷射氢燃料和煤油的点火情况,描述了点火现象的物理特性,并提出了点火准则中的修正系数.  相似文献   
907.
超音速气流中氢燃料强化混合的燃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扼要介绍了在超音速气流中,采用后掠斜坡、多级喷射、振荡激波技术强化混合的氢燃料喷嘴,进行自点火和燃烧的实验概况。以实验模型结合喷射方式特点,分析了强化机理。实验表明,多级喷射的燃烧效率高,扩张型后掠斜坡喷嘴的抗干扰能力强,总压损失低,液体喷射产生的振荡激波能加强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908.
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美国对SSME和STME的改进设计以及前苏联、欧洲和日本分别对RD-0120、Vulcain和LE-7发动机的开发研究,探讨在研制未来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LRM)中各国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分析世界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909.
烃类火箭燃料(煤油)传热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克明 《推进技术》1988,9(1):65-66,84,94
本文介绍了煤油传热试验结果及沉积物形成的速率,分析了烃类燃料的冷却特点。  相似文献   
910.
张国政 《推进技术》1988,9(1):67-71,95
三模态热管式喷气发动机是在同一热管(燃烧室)中,按照航天飞机在起飞,加速爬升到高空高速和进入稀薄大气层飞行阶段,依次进入脉动式、冲压式和火箭三种工作模态。计算表明:用液氢燃料的三模态热管式喷气发动机,完全满足单级入轨、水平起降航天飞机从起飞到入轨全航程的推力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