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350篇
航空   1175篇
航天技术   214篇
综合类   196篇
航天   29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以某型整体叶轮数控电解加工为例,基于UG软件平台,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其加工工艺过程的模拟,验证数控轨迹,检查工件和阴极间的间隙以及判断是否发生干涉,为数控代码和阴极设计的改进提供依据,减少试验次数。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定间隙间歇送进-混气电解加工技术及其提高复制精度的途径,通过试验研究了该技术在提高电解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3.
接触焊机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接触焊的机理,提出了以电位差选择电极材料的原则,以及焊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母材内阻在焊接中有一定作用,而且焊接处的总热能是各种能量产生的热量之和,焊接的总热量也应包括通电加热产生的热量和断电后(锻压时)产生的热量。  相似文献   
34.
传统的定载吸能器以50百分位男性乘员满足95%生存率为条件设计,它不能为全体乘员提供保护,变载吸能器能够根据乘员重量而调节动作载荷,为全体乘员提供最合理的保护,同时可以大大降低吸能器的冲击行程。  相似文献   
35.
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要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而激励机制的陈旧落后将严重制约现代企业活力的发挥。本文结合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存在的激励问题,探讨了新时期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激励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36.
研究在CAPP系统中,通过建立加工方法的知识库以及相关的推理机构,来实现对机械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37.
基于多体分析的对接机构结构锁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周边式空间对接机构结构锁的执行机构的特点,以及运用现有动力学分析软件解决此问题的困难;继而采用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建立了结构锁执行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针对本模型的特殊性采用了变步长的广义坐标分块求解算法;最后通过求解模型得到了机构的动力学特性曲线,证明了滚珠丝杆和弹簧复合机构作为结构锁执行部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8.
同无黑子耀斑相协的微波爆发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4年期间,我们在云南天文台9375MHz,3653MHz和2902 HHz三个波段的射电观测资料中,查到11组微波爆发与无黑子耀斑相伴随。本文研究了这些爆发与耀斑的大气层高度,射电爆发类型以及通过落进峰值流量-时间图的位置,确认出爆发机制是活动区中作麦克斯韦分布电子的热轫致辐射。  相似文献   
39.
某重点型号波纹管组合件的设计要求是缝焊,对照以往产品的结构,比较明显的情况是波纹管在零件的内侧。零件的厚度是3mm,波纹管的厚度是0.1mm,零件与波纹管的厚度比比较大。波纹管在零件的内侧会产生一个问题:波纹管在焊接过程中会逐渐收缩,到最后与零件之间产生间隙,导致局部形不成焊缝。研究通过减小车配间隙,增加冷却手段、滚轮厚度和压力等措施来实现大厚度比的零件和波纹管之间的缝焊。  相似文献   
40.
In the traditional machining process for diffusers, blades are easily deformed, and methods suffer from high tool wear and low efficiency.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ECM) possesses unique advantages when applied to these difficult-to-machine materials. In the ECM process, theflow field plays a crucial role. Here, an electrolyte flow mode that supplies uniform flow around the entire blade profile was adopted for electrochemical trepanning of diffusers. Various flow rates were employ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flow field.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using ANSYS software, an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creasing the flow rate substantially afforded a more uniform flowfiel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as then performed, and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 the flow rate greatly improved both the machining efficiency and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diffusers. The maximum feeding rate of the cathode reached 4 mm/min, the blade taper of the concave part decreased to 0.02, and the blade roughness was reduced to 1.216 l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high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and its potential for machining other complex components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