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236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30篇
航天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渗流规律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曲线,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原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渗流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吻  相似文献   
102.
基于CFD的某减速器飞溅润滑仿真分析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飞溅润滑减速器的储油结构是否合理,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包含机匣、螺旋锥齿轮等构件的某减速器飞溅润滑动态仿真模型,开展了气液两相流飞溅润滑流体仿真计算与分析,获得了减速器内部的滑油运动轨迹及分布云图。通过仿真分析可以发现:输入端油兜收集到的滑油量为531 mL,大于输出端收集到的滑油量65 mL;4号油兜收集到的滑油量为0 mL,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并进行了飞溅润滑试验验证。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趋势一致,验证了仿真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为飞溅润滑减速器储油结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3.
唐毅  周洲 《飞行力学》2011,29(3):16-19
通过对某飞翼飞机输油顺序的研究,分析了在不同输油顺序下飞机重心的变化情况及在不同重心位置下升降舵偏转角和飞翼飞机的配平状况.通过对最小配平阻力和飞机最佳重心位置的研究可知,改进飞机的输油顺序,可以增加飞机的巡航时间并改善飞机的操纵能力.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丙烯腈含量、增塑剂种类、硫化体系以及增塑剂的用量对制备耐低温、耐油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随着丙烯腈含量的增高,丁腈橡胶胶料的硫化速度加快,耐寒性下降;对比研究葵二酸二辛酯(DOS),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以及聚醚类增塑剂(TP-90B),发现采用DOS制备得到NBR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要低于其他2种增塑剂,该种增塑剂制备得到的胶料耐低温性要优于其他2种增塑剂;通过研究硫黄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以及复合硫化体系3种硫化体系,发现复合硫化体系制备得到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要比其他2种硫化体系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低,采用该种硫化体系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的耐低温性也更好.另外,随着增塑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脆性温度变得越低,耐低温性越好.  相似文献   
105.
变压器油中铜颗粒污染物的存在极易影响油液的理化性能,甚至导致重大生产事故,因而根据ISO4406:1999标准,配制了24组不同污染度的含铜颗粒油样并通过实验测试了变压器油样的运动黏度性能(40℃),获得了实验范围内铜颗粒污染度对油液运动黏度的影响规律;然后根据测试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和支持向量机(SVM)法建立了油样中不同粒径、含量的铜颗粒与油液运动黏度的数学模型,探讨了不同粒径、含量的铜颗粒污染物对油液运动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铜颗粒污染度的增加,油液的运动黏度减小;铜颗粒污染物粒径在15~25 μm范围内对油液运动黏度的影响较大,且粒径越大,油液运动黏度也越大;所建立SVM模型对验证集进行预测的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是0.962 6、4.597×10-5。为消除实验误差,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比较准确地掌握铜颗粒污染物对油液运动黏度的影响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空间环境中高真空、高低温、强辐射、原子氧和微重力等恶劣因素对空间润滑脂的结构和性能提出了特殊要求。为了满足空间运动部件高可靠性和长寿命的要求,需要改善空间润滑脂的性能。文章主要从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这3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了空间润滑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弹流润滑理论的深沟球轴承动态虚拟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润滑油膜对轴承的胶合、擦伤和接触疲劳有重要影响.而以往对轴承的仿真均忽略了润滑油膜的存在,误差较大.首先在刚性套圈假设的前提下,基于Hertz接触理论,运用拟动力学法建立球轴承在径向、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模型,以Newton-Raphson法为主要计算工具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轴承在联合载荷作用下的接触载荷和变形,并求取了各个滚珠与内、外圈之间的接触刚度.基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EHL)理论考虑润滑油膜对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求取滚动轴承油膜刚度.提出等效综合刚度的概念并求其值,在此基础上运用ADAMS软件对轴承进行准确的动力学仿真.   相似文献   
108.
航空润滑油残炭值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康氏法测量了在室温下航空润滑油HH-20与HP-8的任意体积比的混合航空润滑油的残炭值。实验结果表明,样品中HP-8与HH-20的体积比值与其残炭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通过混合航空润滑油体积比的测量就可直接读出该油品的准确的残炭值。  相似文献   
109.
双涡/贫油驻涡燃烧室的贫油熄火特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在燃烧室进口高速气流条件下工作的贫油双涡结构驻涡燃烧室,通过改变主流马赫数与温度和改变其凹腔几何尺寸进行贫油熄火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随着主流马赫数的增加,贫油熄火余气系数减小,主流速度是影响贫油熄火性能的最主要因素.②主流温度的升高对拓宽燃烧边界有利,但是在达到600K后,对贫油熄火余气系数的影响逐渐减弱.③双涡试验件后体进气量的增加可以使贫油熄火性能变差.④不同凹腔宽深比对贫油熄火余气系数的影响很大,综合各个试验件结果,深宽比为0.88的双涡试验件的贫油熄火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0.
航空发动机滑油泵高空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权 《航空发动机》2008,34(1):46-47,34
从流体力学角度,对滑油泵的高空性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阐述了其产生原理,推导了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得出了如下结论:泵前总阻力系数、滑油密度、油泵设计流量越小,入口管径越大,越有利于保持泵的高空性;而对于转子泵,内齿轮1齿扫过的面积越小,内齿轮齿数越少,内齿轮转速越低,转子宽度越小,越有利于保持高空性;对于齿轮泵,模数和齿数越少,转速越低,转子宽度越小,越有利于保持高空性。反之,则不能保持高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