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97篇
航空   787篇
航天技术   123篇
综合类   103篇
航天   1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51.
航空发动机进气旋流畸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完善和发展航空发动机进气旋流畸变研究体系,回顾了进气旋流畸变的产生与来源,概述了国内外模拟旋流畸变的方法。归纳总结了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旋流畸变对压气机以及航空发动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当前旋流畸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旋流畸变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提出以下建议:发展可变式旋流畸变发生器;探究旋流畸变对发动机整机性能的影响机理,为有效扩稳打下基础;要利用多种途径开展旋流进气条件下的压气机/发动机扩稳研究;建立统一的旋流畸变评价指标,并纳入到综合畸变指数系统中;探索小畸变进气道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52.
钱跃华  刘博  吴朝晖 《推进技术》2020,41(11):2418-2426
船用低速发动机是远洋船舶推进的首选动力,具有经济性好、可靠性高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低速机的技术特点,回顾低速机技术发展的历史,基于当前低速机技术研究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不同低速机有害排放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于低速柴油机选择催化还原技术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氮氧化物减排手段;双燃料技术则是当前综合应对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黑碳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的最佳选择;零碳和智能技术将是低速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3.
为了研究低速风洞地板下部阻塞对地板上表面边界层的影响以及控制方法,在国防科技大学KD-03低速风洞利用均匀吸气地板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地板下部阻塞对地板上表面主流区的流动产生干扰,并影响边界层的分布和发展,随着地板下部阻塞度的增加,地板上表面边界层的厚度有增加的趋势;在某一阻塞度和吸气系数下,来流速度越大,地板下部的阻塞对主流区流动的影响越小;地板的均匀吸气使边界层的厚度显著降低,也有效减小因地板下部阻塞引起的主流区流动的不均匀性。该实验的研究结论为8m×6m风洞均匀吸气地板系统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54.
通过分析电路的最佳噪声匹配和最佳功率匹配,研究了根据给定的输入反射系数(S11)计算低噪声放大器(LNA)最佳源阻抗的方法。借助史密斯圆图给出了详细的计算过程,实现了LNA输入匹配网络设计时的最佳噪声和最佳功率之间的折衷匹配。基于Chart0.35-μmCMOS工艺完成了一种cascode结构LNA的核心电路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5.
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利用负反馈的差分共模压控振荡器(CMVCO),它具有极低的相位噪声,与一般的低噪声振荡器(LCVCO)相比,其相位噪声可以低5~8dB。  相似文献   
956.
为了研究上下游叶片的相位对低压涡轮流动的影响机理,使用商用 CFX 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辅以试验校核。选取了 0°和180°2个流动相差较大的相位,分析边界层分离与转捩、边界层积分参数,对吸力面的载荷系数、壁面剪力、附面层形状因子及 动量厚度等进行对比,并从边界层的瞬态流动分析着手,在1个尾迹扫掠周期内对Klebanoff条纹、K-H涡等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相位的流动特性差异主要取决于势流的压力扰动与速度扰动的相位,这将决定尾迹诱导转捩与寂静区之间的主导关 系。当压力扰动与速度扰动同相时,寂静区处于逆压梯度逐渐增强的阶段,保持层流的能力被削弱;反之当二者异相时寂静区强 度较大,尾迹诱导转捩带来的湍流损失可以被寂静区平衡。通过瞬态分析可知,0°相位尾迹诱导全展向K-H涡的卷起,全展向涡 的破碎会带来较大的能量耗散,且其诱导的Klebanoff条纹强度较大,二者共同作用使得尾缘动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957.
958.
Orbital debris environment models are essential in predi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ire debris environment, especially for altitude and size regimes where measurement data is sparse. Most models are also used to assess mission collision risk. The IDES (Integrated Debris Evolution Suite) simulation model has recently been upgraded by including a new sodium–potassium liquid coolant droplet source model and a new historical launch database. These and other features of IDE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accuracy of the IDES model is evaluated over a wide range of debris sizes by comparing model predictions to three major types of debris measurement data in low Earth orbit. For the large-size debris population, the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e spatial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US) Space Command Catalog. A radar simulation model is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detection rates of mid-size debris in the field of view of the US Haystack radar. Finally, the small-size impact flux relative to a surface of the retrieved Long Duration Exposure Facility (LDEF) spacecraft is predicted. At sub-millimetre sizes, the model currently under-predicts the debris environment encountered at low altitudes by approximately an order of magnitude. This is because other small-size debris sources, such as paint flakes have not yet been characterised. Due to the model enhancements, IDES exhibits good accuracy when predicting the debris environment at decimetre and centimetre sizes. Therefore, the validated initial conditions and the high fidelity future traffic model enables IDES to make long-term debris environment projections with more confidence.  相似文献   
959.
通过求解粘性非定常可压缩N-S方程,发展了旋翼/机身气动干扰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通过ADT数据结构,建立了高效的多块对接网格动态重叠技术;(2)在可压缩方程求解中引入低速预处理方法,克服低速流场求解时的刚性问题;(3)加入了多重网格方法,提高收敛效率;(4)湍流模型方程求解需要反复计算壁面最近距离,采用Wigton的优化算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计算速度。利用建立的计算方法对佐治亚大学(GIT)旋翼/机身干扰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比较了机身表面的平均压力分布、旋翼的下洗流场以及非定常压力脉动,对干扰现象及其流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0.
为适应大攻角、高升力等试验的需要,许多国家正在研究或开始使用低速开缝壁风洞。为论证在我所建造低速开缝壁风洞的可行性,用涡格法对三种机翼模型进行了计算,并用所得结论指导了试验,其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经分析得出:低速开缝壁风洞升力洞壁干扰与开闭比之间的关系接近对数变化规律。最佳开闭比随缝的加深而增大,每一座低速开缝壁风洞都有一个工作范围,在此范围内洞壁干扰量及下洗量均比相应的低速闭口和开口风洞小得多,因此证明了低速开缝壁风洞的性能确实优于低速闭口和开口风洞。又由于它制造和使用不太复杂,因而正以第二代低速风洞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