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203篇
航天技术   35篇
综合类   38篇
航天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modulation of cosmic ray electrons in the heliosphe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ment of the processes applicable to low-energy galactic electrons. A full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Parker’s transport equation is used to study the modulation of 10 MeV galactic electrons, in particular inside the heliosheath.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role that perpendicular diffusion plays in causing the extraordinary large increase in the observed intensities of these electrons in the heliosheath. The modelling is compared with observations of 6–14 MeV electrons from the Voyager 1 mission. Results are shown for the radial intensity profiles of these electrons, as well as the modulation effects of varying the extent of the heliosheath by changing the location of the termination shock and the heliopause and the value of the local interstellar spectrum. We confirm that the heliosheath acts as a modulation ‘barrier’ for low-energy galactic electro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ult depends on how wide the inner heliosheath is; on how high the very local interstellar spectrum is at these low energies (E < 100 MeV) and on how small perpendicular diffusion is inside the inner heliosheath.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微型飞行器(Micro air vehicle,MAV)在室内飞行过程中无法获得GPS信号,而微型惯性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的陀螺仪和加速度计随机漂移误差较大,提出一种利用单目视觉估计微型飞行器位姿并构建室内环境的方法。在机载单目摄像机拍摄的序列图像中引入一种基于生物视觉的方法获得匹配特征点,并由五点算法获得帧间摄像机运动参数和特征点位置参数的初始解;利用平面关系将特征点的位置信息由三维降低到二维,给出一种局部优化方法求解摄像机运动参数和特征点位置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提高位姿估计和环境构建的精度。最后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融合IMU传感器和单目视觉测量信息解算出微型飞行器的位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时可靠地估计微型飞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构建的环境信息满足导航需求,适用于微型飞行器室内环境中的导航控制。  相似文献   
103.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无网格Euler方程求解算法。构造了基于无网格点云结构的布点加密技术,实现了借助压力梯度变化准则的流场局部加密;借助流场结构化剖分技术,给出初始无网格节点分布,并采用四步显式Runge—Kutta时间格式推进计算,求解了绕翼型的典型流动问题。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流场的分辨率,如捕捉激波等流动特征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04.
弹性波/声波超材料具有许多超常力学性质,为航空、航天和船舶等领域的装备减振降噪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介绍多胞局域共振型超材料的减振实验研究。该研究基于局域共振元胞的频散分析、波动传递率分析和周期结构的振动响应计算,讨论了超材料在带隙频率区内外的波动传播。设计制造了具有低频带隙的轻质周期性局域共振超材料构型,并用于空间桁架结构的振动抑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15~45 Hz的带隙频率区间,多胞超材料减振装置可使振动传递率降低30 dB以上,展现出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基于M.J.Berger和J.Oliger发展的自适应网格局部加密算法,它采用多个组合网格的思想,用于求解双曲型方程组。它结合显式有限差分格式,采用Richardson外推技术自动进行局部截断误差估计,对精度低的区域产生新细网格局部加密,或去除无需再加密的旧细网格,以最小的运算量达到给定的精度要求。网格可一层层加密下去,按层次覆盖,每个网格是有任意方向的矩形均匀网格。这套算法独立于求解所用的差分格式,很容易和各种格式结合。 我们从M.J.Berger和J.Oliger程序出发,参考M.J.Berger和P.Colella,对守恒型方程组,实现了粗细网格交接面上数值通量守恒,从而能计算间断解。对网格边界处理、误差估计和网格重新生成等做了一些改进,并且可以灵活地在任何感兴趣区域指定加密。 我们用不定常Euler方程组计算了带前台阶的二维管道中Mach-3流动,采用MacCormack显式附加人工粘性差分格式。共用了四层网格结构:Δ=1/10、1/20、1/80和1/320。其中基本网格是Δ=1/10;到台阶上第一次激波反射区域从Δ=1/20加密至Δ=1/80,计算到定常所需运算量仅是同等均匀网格△=1/80的28%;我们还用Δ=1/320网格对台阶拐角和切向间断处指定加密,结果表明可明显改善台阶上的激波Mach反射,切向间断清晰可辨,所需的计算量是上述均匀网格Δ=1/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一个精确分析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应力的整体-局部有限元素法.首先,采用分区直线模型的子单元法,计算整个层合结构的位移和应力.然后,在应力计算精度要求较高的局部区域内,以子单元法计算所得节点位移为基础,以应力参数为基本未知量,利用修正余能原理,进一步精确分析该局部区域的应力.计算表明,该方法对于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应力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07.
运用激励理论可以解释中国地方官员经济竞争为何效率低下。由于官员外在激励的条件不具备,结果扭曲了官员的行为目的和行为选择,表现在:一是激励报酬缺乏。由于激励具有财政约束,不得已对官员采用非货币报酬激励,结果导致了代理人经济竞争的政治目的。二是业绩考核欠准。委托人目标难确定和代理人产出难评价,为官员通过经济竞争实现政治目的提供了条件。如果使委托人目标确定和代理人产出评价容易,则又会出现委托人目标片面和代理人产出评价简单的问题,同样使官员的政治目的容易实现。官员激励条件欠缺也造成外在激励的有效性缺乏,由此也突出了官员内在激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8.
分析了定常Navier-Stokes方程的两种两层稳定有限元算法。它们将局部Gauss积分稳定化技术和两层算法的思想充分结合,采用低次等阶有限元P1-P1或Q1-Q1对N-S方程进行数值求解。误差分析和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当粗、细网格尺度H=O(h1/2)时,它们与在细网格上的单层有限元算法具有相同的收敛速度,而两层算法却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相比之下,Simple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而且进一步发现Oseen算法能够对小粘性系数N-S方程进行有效求解。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某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进行问卷和走访调研,详细统计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数据,分析和总结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素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选取部分不同连接形式的复合材料连接试验,首先按一般结构强度设计时将连接区视为理想化的模型预算结构破坏模式及最大承载值,再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不同连接形式中影响破坏的关键原因,相互比较,寻求较合理的复合材料连接形式,避免复合材料结构连接设计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