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6篇
航空   165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71.
Standard solar models, although they are free from the influence of much of the fluid motion that is bound to be present in the Sun, have been shown by helioseismology to represent the spherically averaged structure of the Sun amazingly well. This state of affairs has come about after painstaking refinements by a great many people of the pertinent microphysics, including that which controls the equation of state, the opacity, the nuclear reaction rates and the diffusion that inhibits gravitational segregation of chemical elements. It has instilled confidence in the modellers in being able to predic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olar interior. But there are consequences of the flow, related particularly to redistribution of chemical species, that can be difficult to identify observationally, yet which may degrade any inferences we might make. Their potential presence must at least be acknowledged by anyone who tries to ass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models. This report summarizes the discussions in the preceding pages of this volume of the current theoretical and observational status of the subject, pointing to many of the caveats that have been raised, and attempting at the same time to put them into a seemingly coherent discourse in the context of our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ings of the solar interior.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2.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几十种板栅合金配方,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在经过多次试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找出了降低蓄电池水损耗的可行办法。采用本试验合金铸板,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达到了免维护电池的要求,每年可为生产企业增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3.
陈颖 《上海航天》1997,14(4):58-62
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镉镍电池渍液中镁,钾,钙含量的测定是一种新的先进的分析方法。介绍了镁,钾、钙各自最佳的测定条件及呈良好线性范围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4.
高功率热电池用二硫化钴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温硫化法制备的CoS2的组成、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对其作为正极材料在高功率热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CoS2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温度700℃下保持1h仅分解15.6%;高功率热电池应用研究中发现,电池的稳态比功率可达1690W/kg,脉冲比功率高于4700W/kg。  相似文献   
175.
为了研究铟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发射过程及机理,对椭球顶喷流柱模型离子发射区流柱的形状及尺寸进行了数学描述并通过数值计算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椭球顶喷流柱模型具有合理性,从Taylor理论出发,结合电磁场理论、流体力学理论以及场致发射理论,讨论了离子形成的机理,发现场蒸发是离子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6.
177.
为克服铜易氧化造成薄膜电阻增加、机械性能下降的缺点,采用离子注入技术对铜薄膜表面进行改性研究。离子注入后进行了氧化试验,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卢瑟福背散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对原有薄膜的电阻影响是很小的; 随注入剂量的增大,抗氧化能力提高;离子注入不但改善了铜薄膜的抗氧化能力,而且氧化行为及氧化层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未经注入的铜薄膜形成的氧化铜以Cu2O为主,注入后氧化铜则为Cu2O 和CuO 的复合结构。离子注入提高了铜薄膜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8.
氧离子注入P型(100)单晶硅形成SIMOX样品,经俄歇电子能谱、扩展电阻仪测试,形成了SOI结构;经霍尔测试仪测试,制备的SIMOX样品表层硅膜反型为N型导电类型,SIMOX样品的反型是硅中的氧施主所致,由近自由电子的类氦模型计算,氧施主电离能力为0.15eV,该值与早期文献报道的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179.
基于某型飞机供电的逻辑关系,分析了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基本类型,总结了排除蓄电池、地面电源、发电机常见供电故障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0.
SAR卫星用能量功率兼顾型锂离子电池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未来大功率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的发展对储能电池组提出了轻量化、倍率高及在轨寿命长等要求,而现有的SAR卫星用功率型锂离子电池产品已无法满足未来需求。通过优化正极材料和电池设计,加入功能电解液,在保证电池功率特性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本文研制出的新一代能量功率兼顾型锂离子蓄电池,额定容量为25.0 Ah,初期放电比能量达到180.0 Wh·kg~(-1),2 C放电容量为0.2 C容量的91.0%,1 C-100%放电深度(DOD)和2 C-30%DOD循环性能优异,可以满足下一代大功率SAR卫星的供配电需求,且大幅降低了电源系统重量,提高了卫星储能系统的利用率和平台有效载荷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