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78篇
航空   548篇
航天技术   161篇
综合类   136篇
航天   1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81.
碳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C/SiC)复合材料由于其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C/SiC复合材料难以被稳定地去除加工。本文综述C/SiC复合材料的常见制备方式及其材料的性能特点。概述C/SiC复合材料的传统机械加工、超声辅助加工、激光加工等加工方法,分析了各种加工方法的材料去除机理、加工精度、常见缺陷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机械加工需进一步优选切削刀具材料;超声辅助加工需探究超声振动的刀具与材料之间的耦合作用机制、振动作用下的材料去除机理;激光加工要进一步研究2.5维及3维C/SiC复合材料的激光加工去除机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复合加工的方法,探寻C/SiC复合材料高效、精密、稳定和无损加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82.
增材制造技术(AM)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原理,以计算机模型数据来加工组件的新型制造技术。激光选区熔化(SLM)作为增材制造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以其一体化制造特点和在复杂结构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显著优势,成为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重点发展技术和前沿方向。本文综述了SLM技术的材料体系和应用领域,主要对SLM技术的最新工艺研究和航空航天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细致分析。重点阐述SLM铁基合金、镍基合金、钛合金和铝合金等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及成果。SLM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成形材料内部缺陷多、高性能材料的裂纹及变形、标准体系的欠缺和粉末材料兼容性低等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使其发展受到一定制约,需要在这些方面做更深入的工作。  相似文献   
983.
王连庆  胡雅楠  车志刚  吴圣川 《航空学报》2021,42(5):524320-524320
激光冲击强化(LSP)技术具有残余压应力场深、冷作硬化程度低和强化区域可控等优点,在焊接结构表面改性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对2 mm厚度的7075-T6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接头实施了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对比分析了强化前后接头的硬度、残余应力、疲劳寿命以及疲劳裂纹形核机制。结果表明,焊缝中心的最高硬度由强化前的152 HV提高到强化后的175 HV,有效强化层深度约为100 μm;经激光冲击强化后,焊缝区呈现残余压缩应力,最大残余压应力为-200 MPa;9组焊接接头试样的平均疲劳寿命为675 937周,约为强化前疲劳寿命(262 297周)的2.6倍;疲劳裂纹萌生位置从具有高度应力集中的表面缺陷转移至强化层以下的亚表面,进而有效地提高了疲劳裂纹的形核寿命。  相似文献   
984.
随着国防工业的飞速发展,对小型化、低功耗激光惯组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激光陀螺仪的一体式、数字式的控制电路,电路将激光陀螺的腔长控制部分、抖动控制部分电路进行了集成设计,同时使用微控制器通过软件实现了腔长控制和抖动控制的核心部分,减少了硬件,降低了功耗。着重介绍了腔长控制电路和抖动控制电路的实现方式,并对电路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数据表明此电路满足系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85.
采用SEM、EDS、显微硬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535℃固溶温度下不同固溶时间对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 AlSi10Mg铝合金显微组织及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5℃固溶温度下,由纳米尺寸网状Al-Si共晶和过饱和α-Al固溶体组成的激光选区熔化AlSi10Mg显微组织对固溶时间非常敏感,固溶2 min后熔池边界及网状共晶组织消失,固溶5 min后共晶Si便发生明显球化,共晶Si尺寸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伴随着显微组织的变化,AlSi10Mg的显微硬度从固溶前的HV(119±3.2)迅速降低,并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最终稳定在HV57左右。  相似文献   
986.
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激光冲击强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简述了当前航空发动机叶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发展情况。研究了激光冲击强化在某型发动机叶片强化中的应用,总结了激光冲击强化技术与传统强化工艺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实验证明冲击强化在航空发动机叶片维修应用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987.
提出了一种计算氧碘化学激光器化学非平衡流动的解耦方法.求解二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及组分连续方程,计算氧碘化学激光器中的组分混合反应流场.空间离散格式为AUSM up格式,用四步龙格-库塔方法作显式时间推进.假设混合气体为热力学完全而热值非完全气体,化学反应模型采用有限速率反应模型.使用一种"点隐式"方法来处理化学源项的刚性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计算中的刚性问题,与现有隐式算法相比减少了大量的矩阵运算,公式推导简单,易于实现和改进.  相似文献   
988.
航空金属滤网的特种加工技术(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anks to recent 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erospace system designers have many more options to fabricate high-quality, low-weight, high-capacity, cost-effective filters. Aside from traditional methods such as stamping, drilling and milling, many new approach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filter-manufacturing practices on account of their increased processing abilities. How- ever, the restrictions on costs, the need for studying under stricter conditions such as in aggressive fluids, the complicity in design, the workability of materials, and others have made it difficult to choose a satisfactory method from the newly developed processes, such as, photochemical machining (PCM), photo electroforming (PEF) and laser beam machining (LBM) to produce small, inexpensive, lightweight aerospace filters. This article appraises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viability of PCM, PEF, and LBM to help engineers choose the fittest approach to turn out aerospace filters.  相似文献   
989.
激光干涉法测量微冲量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继飞  金星  王广宇  文明 《推进技术》2007,28(5):517-521
采用激光干涉法测量微冲量是一种新的微冲量测量方法。为了有效地测量10-4~10-8N.s量级的微小冲量,对力的加载过程进行定量的描述,在激光等离子体微推进器(μLPT)研究过程中采用该方法作为测试手段。介绍了测量系统的组成及测量方法,进行典型实验并提供了实验测量结果,重点讨论了测量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对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工作对于激光干涉法应用于μN.s量级微冲量测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0.
激光水推进的机理研究及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彬  唐志平  蔡建  胡晓军 《推进技术》2007,28(5):586-589
为了研究双层结构靶的激光水推进过程中各阶段能量转移和转化的物理机制,将一个激光脉冲推进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并针对双层结构靶的特点,提出了"爆炸-连续爆炸推进模型",利用该模型定性解释了实验结果。实验显示,激光水推进得到的冲量耦合系数比其它推进模式高一到两个数量级。定义了金属粒子与水分子单次碰撞的能量传递率κ为表征推进效率的一个参量,计算不同的金属基底材料对应的κ值:A l为96%,Fe为73.6%,Cu为68.8%,该结果与实验得到的Cm值变化趋势一致。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选择原子量与水分子量接近的金属,可以得到更好的推进效果;并存在一个与基底材料和激光参数对应的水层最优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