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航空   764篇
航天技术   233篇
综合类   173篇
航天   2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Recent developments in NASA’s deterministic High charge (Z) and Energy TRaNsport (HZETRN) code have included lateral broadening of primary ion beams due to small-angle multiple Coulomb scattering, and coupling of the ion-nuclear scattering interactions with energy loss and straggling. This new version of HZETRN is based on Green function methods, called GRNTRN, and is suitable for modeling transport with both space environment and laboratory boundary conditions. Multiple scattering processes are a necessary extension to GRNTRN in order to accurately model ion beam experiments, to simulate the physical and biological-effective radiation dose, and to develop new 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light-ion radiation therapy.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 GRNTRN simulations of proton lateral broadening distributions with beam measurements taken at Loma Linda University Proton Therapy Facility.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lateral broadening distributions are compared for a 250 MeV proton beam on aluminum, polyethylene, polystyrene, bone substitute, iron, and lead target materials. The GRNTRN results are also compared to simulations from the Monte Carlo MCNPX code for the same projectile-target combinations described above.  相似文献   
912.
为解决飞机结构损伤激光在线修复过程中同轴送粉喷嘴气体保护效果不佳的问题,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和Fluent软件对喷嘴保护气体流场进行了研究。将喷嘴气流的同轴射流和同轴冲击射流的数值计算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喷嘴气流速度变化对流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中心、内环和外环气流流速由内向外递减时可获得稳定的流场;喷嘴中心、内环、外环喷出的气流速度接近一致时,流场比较稳定;喷嘴中心气流速度小于内环和外环的气流速度时,工件表面出现漩涡,破坏了流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13.
在修理某系列飞机时,经常发现某型空气散热器存在各种漏气故障。为节约装备修理成本,提升装备修理能力,着重介绍了某型空气散热器各种故障模式及其形成原因,并探讨了激光焊接在其特殊修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14.
大气湍流通常会造成激光光斑畸变为不规则的异形光斑,针对目前四象限探测器(QD)对空间光通信中不规则光斑偏转角度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精度光束偏转角度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对QD及电荷耦合元件(CCD)的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在保持QD高分辨率和高响应速度的基础上,提高QD对不规则光斑偏转角的测...  相似文献   
915.
俞南嘉  鲍启林  李峰  张洋 《航空动力学报》2018,33(10):2483-2491
以数值仿真的结果作为参考,开展了基于PLIF(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高速摄影技术等非接触光学燃烧诊断技术的气氧/气甲烷同轴剪切喷嘴试验研究。通过联合光学诊断对不同设计工况的燃烧流场进行诊断测量,获得燃烧室内OH分布,燃烧流场发展演化过程、火焰的结构等信息,对燃烧流场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氧/气甲烷剪切燃烧火焰存在明显的剪切燃烧层,且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火焰逐渐失稳;随燃氧速度比的增加,流场涡旋作用明显加强,火焰根部稳定段变短,瞬时火焰结构卷曲和褶皱增多;仿真计算的OH分布与试验测得的OH分布相似,仿真模型能够合理预测气氧/气甲烷同轴剪切喷嘴的燃烧流场。   相似文献   
916.
快响SAR卫星零多普勒波束中心姿态机动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偏航牵引方法采用惯性系下卫星轨道6要素推导得出姿态机动参数,在此方法中仅控制卫星主轴方向多普勒频率为0Hz,无法补偿SAR天线安装偏差和波束在天线内的方位距离向离轴角引起的斜距偏差和多普勒频率偏移,不能满足SAR系统时序设计需求和快响SAR卫星在轨实时处理器性能要求。因此,提出了地心固定坐标系中SAR天线波束指向零多普勒面内目标方向的姿态机动策略,使快响SAR卫星在轨实际波束中心多普勒频率为0Hz。该策略首先计算了基于场景目标的SAR总体设计的精确时序参数和观测参数,然后在地心固定坐标系中建立了波束中心多普勒频率为0Hz的SAR天线波束三轴指向模型,推导得出卫星三轴指向和姿态机动参数,并通过Matlab对该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可将多普勒频率由地球自转引起的29kHz、天线与卫星安装偏差引起的360Hz和波束方位向离轴角引起的3950Hz补偿至0Hz,同时将由天线与卫星安装偏差和波束距离向离轴角综合引起的波束中心偏离目标的斜距偏差6.28km补偿至米的量级。  相似文献   
917.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移动机器人动态环境地图构建技术是机器人智能感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设计及标定技术对于地图构建的精度有决定性的影响。针对应用于小型移动机器人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低成本、小型化的需求,设计了一套由高精度旋转云台和小型二维激光测距传感器组成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参数标定方法以提高三维扫描测量的准确度。该方法使用镂空圆孔标定板作为标定对象以完成对三维扫描特征自动准确获取,并根据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能够准确地测量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实现了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环境建模的三维扫描数据技术。   相似文献   
918.
针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型悬垂结构过程进行温度场与应力场模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瞬态选区激光熔化成型悬垂结构的过程模型,分析加工过程温度场应力场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针对不同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对悬垂结构成型质量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选区激光熔化成型悬垂结构过程中,在激光扫描悬垂位置时熔池温度值明显高于激光扫描打印件中心位置时的熔池温度,成型件与基板接触的边角位置具有最大的残余应力,悬垂结构位置出现明显变形,在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比值不变情况下,激光功率越大,悬垂结构位置变形越大。  相似文献   
919.
本文探讨了工科普通物理中有关原子物理的教学内容。提出对教学内容要强调三个方面:(1)要强调基本概念与重点内容,(2)要讲清实验与新思想、新概念间的关联,(3)要介绍有关高新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0.
介绍了激光点火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试验结果。已研制成功的激光点火器输出能量不小于1.0J,结构质量不大于0.9kg,实现了双路点火,其安全性、可靠性比传统的电能点火器有了很大提高,该装置已具备了固体火简发动机点火的实际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