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35篇
航空   764篇
航天技术   233篇
综合类   173篇
航天   2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61.
文章采用有限元ANSYS程序分析了在重复频率脉冲激光辐照下光学薄膜元件表面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激光脉宽相同时,重复频率越高,相同辐照时间薄膜元件表面温度累积就越大;占空比一样时,脉宽越大,相同辐照时间元件温升越高。重复频率表现出来的只是温度的累积效果,脉宽的影响效果远大于重复频率引起的温度累积。  相似文献   
462.
崔静  张杭  翟巍  路梦柯  杨广峰 《航空学报》2021,42(6):424032-424032
飞机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唇口积冰将会严重威胁航空安全,仿生研究表明具有微纳结构的疏水表面可以起到良好的抑冰效果。针对飞机唇口材料TC4,采用飞秒脉冲激光诱导制备TC4微结构表面,利用三维形貌仪和扫描电镜对TC4合金表面三维形貌和微纳结构进行观测,应用接触角测量仪分析表面浸润改性,依托结冰特性实验系统测试微结构表面抑冰抑霜性能,并分析飞秒脉冲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对表面微观结构和抑霜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大,TC4合金表面形成的拱形沟壑深度增加,沟壑上方出现干涉条纹以及圆形凸起且微纳凸起的尺寸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加工后表面液滴冻结时间比未加工表面延迟30 s;扫描速度2 000 mm/s时的液滴冻结时间最长,霜层质量最小,高度最低。飞秒激光加工TC4合金表面形成的微纳结构以及表面吸附的有机物能够改变表面接触角;粗糙度和表面形貌能够影响表面结冰时间和结霜量。  相似文献   
463.
王茂松  杜宇雷 《航空学报》2021,42(7):625263-625263
钛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等优异特性,在航空领域,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钛铝合金的室温脆性大、热变形能力低,使得采用传统的锻造、精密铸造、粉末冶金等技术均难以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特别是具有内部空腔结构的钛铝合金叶片,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增材制造技术能够突破形状的制约,有望发展成为制造钛铝合金复杂结构零部件的新技术。目前,应用于钛铝合金的增材制造技术主要有电子束选区熔化、选区激光熔化和激光金属沉积。本文调研了增材制造钛铝合金领域2010~2020年的文献,对上述3类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和特性、所使用合金粉末的特性、打印构件的相组成、组织形貌和热处理工艺、宏观和微观力学性能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等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述,并对增材制造钛铝合金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发重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464.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作为3D打印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文中简要回顾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历史溯源,重点从制件组织结构、制件性能、制件微观缺陷、成形工艺等方面分析了针对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常用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新进展,探讨了增材制造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以及需要重点考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65.
在局部电化学沉积加工体系中引入纳秒脉冲激光,利用激光辐照和局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对铜进行三维微结构的沉积试验。分析了激光的热力效应对局部电化学沉积的作用机理。构建了激光辅助局部电化学沉积的试验系统,进行了沉积试验,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色谱仪对电沉积体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激光辅助局部电化学沉积相较于普通的局部电化学沉积,定域性好。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沉积体的高宽比增加,定域性提高。同时,激光还可以减少阴极杂质的吸附,提高沉积体的纯度。  相似文献   
466.
The development of a fiber based laser architecture will enable novel applications in environments which have hitherto been impossible due to size, efficiency and power of traditional systems. Such a new architecture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herent Amplification Network (ICAN) project. Here we present an analysis of utilizing an ICAN laser for the purpose of tracking and de-orbiting hyper-velocity space debris.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new debris from collisions of active, derelict and new payloads in orbit, there is a growing danger of runaway debris impacts. Due to its compactness and efficiency, it is shown that space-based operation would be possible. For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fiber array size, it is shown that the kHz repetition rate and kW average power of ICAN would be sufficient to de-orbit small 1–10 cm debris within a single instance via laser ablation.  相似文献   
467.
Earlier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n orbit prediction accuracy of 20 arc sec ground station pointing error for 1–2 day predictions was achievable for low Earth orbit (LEO) debris using two passes of debris laser ranging (DLR) data from a single station, separated by about 24 h. The accuracy was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ed orbits with subsequent tracking data from the same station. This accuracy statement might be over-optimistic for other parts of orbit far away from the st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chievable orbit prediction accuracy using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SLR) data of Starlette and Larets under a similar data scenario as that of DLR. The SLR data is corrupted with random errors of 1 m standard deviation so that its accuracy is similar to that of DLR data. The accurate ILRS Consolidated Prediction Format orbits are used as reference to compute the orbit prediction errors.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accuracy of 20 arc sec for 1–2 day predictions is achievable.  相似文献   
468.
转台中心轴线标定误差分析与修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标定球和几何变换相结合的方法修正三维激光数字化系统中转台中心轴线的标定误差.该方法首先用8个不同旋转位置的标定球球心计算转台中心轴线,然后利用几何变换将不同位置的球心绕转台中心轴线旋转到零度位置,并计算与初始位置球心的偏差,依据不同位置球心旋转复位的偏差采用几何逆变换推导出转轴偏心的修正公式.在自行设计的三维激光线扫描测量平台上数据旋转拼合精度提高到0.07?mm,实现了多视旋转测量的数据点云在线自动拼合.与以前的方法相比,设计的转轴标定误差修正方法简单、高效,在其它安装转台的测量系统中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469.
反舰导弹攻击海面舰船目标时,通常根据目标的散射特征数据进行目标类型判定并做出决策。但是在高海况下:如果导弹横浪飞行,海浪对导弹命中目标的影响会变小,基本能保证可靠命中目标;但如果导弹顶浪飞行,则海浪会引起目标雷达反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的起伏甚至突变,影响导弹对目标的锁定和判断。文章建立了不同海况和舰船目标的融合模型,并针对融合模型仿真计算了导弹不同突击方向时的 RCS,最终根据高海况时舰船横浪或顶浪航行的原则,按照捕捉概率最大的方向确定导弹的攻击方向。  相似文献   
470.
面向空间太阳能电站应用,进行了固态体制微波能量传输技术研究。针对能量传输波束扩散导致收集效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基于人工媒质理论设计的完美匹配层的能量接收整流表面,通过调节人工媒质单元的结构参数实现天线输出阻抗与整流电路输入阻抗的共轭匹配,同时抑制整流电路高次谐波,省去原有匹配及低通滤波器,简化电路结构、实现高效微波能量吸收与转换。以空间太阳能电站规定的波束中心传输微波功率密度限制作为能量接收整流表面设计的约束条件,设计能量接收整流表面,结合固态体制微波能量发射端,搭建5.8GHz小规模微波能量传输系统开展了地面试验验证,实测结果显示整流表面能量转换效率最高为57.7%。此次试验验证了先进的固态能量传输试验系统,为空间太阳能地面缩比试验及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