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航空   718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121篇
航天   6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921.
乔阳  刘勇  徐敏  陈刚 《固体火箭技术》2007,30(2):98-101,119
基于无限插值理论和多块网格技术,生成了带多姿控发动机的拦截弹结构体网格。利用非定常N-S方程数值求解技术,计算了大气层内高超音速拦截弹带多个横向喷流的瞬态干扰流场,为拦截弹瞬态多侧向喷流的精确控制力建模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单喷瞬态干扰相比,瞬态多侧向喷流干扰延迟效应更明显;多侧喷瞬态喷流尾流对尾翼存在更强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922.
第四代战斗机动力技术特征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荣辉  张志舒  陈仲光 《航空学报》2019,40(3):22698-022698
介绍了第四代战斗机的典型特点和对发动机的要求,综述了第四代发动机采用高性能循环参数、高推重比技术、推力矢量技术、隐身技术、全权限数字式控制系统、健康管理系统、热管理技术、高可靠性和维修性的设计思路和典型技术特征,并研究分析了实现途径,同时指出第四代发动机的成功研制还需要依赖先进成熟的基础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做支撑。总结了第四代发动机的设计特点,指出应注重综合权衡设计。  相似文献   
923.
基于主动流动控制技术的无舵面飞翼布局飞行器姿态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全兵  史志伟  耿玺  王力爽  张维源 《航空学报》2020,41(12):124080-124080
飞翼布局飞行器因其升阻比高、隐身性能好等诸多优势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操纵舵面偏转会增加飞行器的雷达散射截面积。提出了采用射流环量控制和反向射流两种主动流动控制技术实现飞行器的无舵面飞行姿态控制。利用风洞测力试验对射流环量控制和反向射流的"舵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量控制技术能产生规律变化且可控的滚转和俯仰力矩、反向射流产生的偏航力矩随控制信号规律变化。飞行试验记录了飞行器姿态随射流激励器控制信号的变化规律,飞行数据表明俯仰环量控制激励器能有效地控制无人机的俯仰运动;无人机的横航向操纵存在耦合,但滚转环量控制激励器和反向射流能控制无人机的滚转和偏航运动。  相似文献   
924.
并列双发三维非对称多S弯喷管参数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形成了一套基于CFD计算评价的并列双发三维非对称多S弯喷管参数化设计方法,并初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多S弯中心线在Z向偏心度为0时:第一S弯Y向偏心度、长度都最小,第二S弯Y向偏心度、长度都最大,第三S弯Y向偏心度、长度分别介于前两个S弯对应参数之间,各S弯都采用进口缓慢转弯,出口快速转弯的规律,以利于抑制背风侧分离和涡.剖面在各S弯上都采用进口快速收缩缓慢转弯,出口缓慢收缩快速转弯的规律,且宽高比与侧边倾角在进出口变化速率相同,且侧边倾角只分布在第一S弯上,以利于稳定流场和增加隐身性能.合流器采用楔底宽高比约束,其值应不超过0.26.   相似文献   
925.
合成射流方向布局对S形进气道分离控制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合成射流控制一种S形进气道边界层分离进行了数值研究.选用狭缝出口的合成射流,详细讨论了展向和流向两种布局对控制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流向布局相对展向布局具有抗逆压梯度强、穿透深、控制效果持久等特点,在射流动量系数为1.62×10-3,特征频率等于1的工况下,其分离区长度缩减了38.39%.流向布局对S形进气道性能的提升也更显著,出口压力系数比无控制时提高158.91%,总压恢复系数提高0.71%,总压畸变指数降低56.75%.   相似文献   
926.
幂律流体撞击射流破碎机理的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自行研制的撞击射流系统,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对4种不同卡波姆质量分数剪切变稀的卡波姆凝胶非牛顿幂律流体在不同射流条件下撞击液膜的破碎模式、喷雾锥角、破碎长度进行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流变特性的幂律流体出现的破碎模式不同,黏度越高,破碎模式越复杂;4种卡波姆凝胶在韦伯数为8000左右时,达到完全发展模式,并在韦伯数为8000左右时表现出相似的破碎特性;随着韦伯数的增大,喷雾锥角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稳定值小于撞击角度,当卡波姆质量分数增大时,最大喷雾锥角逐渐减小,最终收敛于60°;随着韦伯数的增大,4种卡波姆凝胶的破碎长度先小幅变大然后减小,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整体趋势相似.   相似文献   
927.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9):143-155
The present study performed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a co-flow jet (CFJ) airfoil with simple high-lift device configuration, with a specific goal to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and capability of the proposed configuration for low-speed take-off and landing. Computations have been accomplished by an in-house-programmed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solver enclosed by k-ω shear stress transport turbulence model. Three crucial geometric parameters, viz., injection slot location, suction slot location and its angle were selected for the sake of revealing their effects on aerodynamic lift, drag, power consumption and equivalent lift-to-drag ratio.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simple high-lift devices on CFJ airfoil can significantly augment the aerodynamic associated lift and efficiency which evidences the feasibility of CFJ for 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 with small angle of attack. The injection and suction slot locations are more influential with respect to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CFJ airfoil compared with the suction slot angle. The injection location is preferable to be located in the downstream of the pressure suction peak on leading edge to reduce the power expenditure of the pumping system for a relative higher equivalent lift-to-drag ratio. Another concluded criterion is that the suction slot should be oriented on the trailing edge flap for achieving more aerodynamic gain, meanwhile, carefully selecting this location is crucial in determining the aerodynamic enhancement of CFJ airfoil with deflected flaps.  相似文献   
928.
某涡轴发动机起动不成功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某型发动机外场起动不成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燃油喷嘴低油压雾化试验及整机起动时的温度场测量验证,确认燃油喷嘴喷口积炭后,燃油喷嘴喷雾锥角减少,燃油雾化质量恶化,直接影响到发动机起动时火焰联焰的可靠性,对发动机起动性能产生较大影响.涡流器插入深度对涡流器出口喷雾的部件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插入深度对涡流器出口喷雾无影响;整机模拟外场使用结果表明:发动机在不大于30%功率的低状态长期使用,离心式燃油喷嘴容易出现积炭.   相似文献   
929.
提出了使用叶根槽作为一种被动控制手段来控制跨声叶栅的角区分离问题。在压力面与吸力面的压差作用下,叶根槽可产生自发射流,为叶栅吸力面侧角区注入高能流体,从而控制跨声叶栅的角区分离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攻角下叶根槽对压气机叶栅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小攻角下,叶根槽射流可破坏角区环形涡,从而有效减小跨声叶栅角区分离,提高叶栅的流通能力,改善叶栅性能;在大攻角下,叶根槽射流已不能破坏角区环形涡,但仍能为角区低能流体充能,减弱角区分离,从而拓宽叶栅工作范围。在0°攻角下总压损失系数可降低11.6%,同时叶栅攻角裕度由2°拓宽为3°。   相似文献   
930.
冯峰  郭力  王强 《航空学报》2016,37(11):3273-3283
针对马赫数为1.95的欠膨胀超声速喷流声辐射特性,采用高精度计算格式的大涡模拟(LES)方法进行数值研究。通过对喷流平均流及湍流脉动统计结果的对比,确定数值方法的精确性。细致分析了超声速喷流流动特征,特别关注了其中激波胞格和湍流相互作用现象。基于流动与声场辐射间的关联性,分析了超声速喷流马赫波、宽频激波噪声辐射特性及形成机理。数值结果表明超声速喷流的剪切层演化及激波胞格与湍流间的相互作用构成欠膨胀超声速喷流的主要噪声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