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106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H_∞滤波算法及其在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晓奎  袁建平 《航空学报》2001,22(4):366-368
 在对 H∞ 估计问题进行数学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 H∞ 次优滤波算法的迭代方程。定性讨论了H∞滤波算法与传统 Kalman滤波器的关系,通过在 GPS/SINS组合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从精度、鲁棒性等性能指标方面对 H∞ 滤波和 Kalman滤波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理想条件下,Kalman滤波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但是,当系统模型和外部干扰统计特性发生变化时,H∞ 滤波算法明显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同时,估计精度也较高,有效地克服了 Kalman滤波器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2.
 离子注入抑制摩擦表面的温升,是减少粘着磨损、提高摩擦副耐磨性的新途径。本文采用离子注入技术抑制航空柱塞泵配流副试件摩擦表面的温升,获得显著的效果。当逐级改变负载时,离子注入试件摩擦表面的温度平均下降35℃;当逐级改变润滑油流率时,试件表面温度平均下降46℃。并初步探讨了离子注入抑制摩擦温升的机理。  相似文献   
23.
离子电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子电推进是最具代表性和技术成熟度的电推进技术类型之一。本文从放电室技术、离子光学系统技术、放电阴极和中和器阴极技术的优势、缺憾等方面,总结了离子电推进的技术发展现状。针对未来航天任务对离子电推进更大功率、更高比冲、更简系统等新需求,分析了传统离子电推进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梳理出了环型离子电推进、双级加速离子电推进、自中和离子电推进、螺旋波放电离子电推进等创新离子电推进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24.
20 cm离子推力器羽流对微波通信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推力器工作时产生的等离子体羽流会对穿过其间的电磁波产生影响。为了解通信微波在羽流中的传输特性,在带有透波真空舱的专用设备上进行了羽流对微波通信影响的试验。采用的方法是将一对发射和接收双脊喇叭天线口紧贴透波舱两侧并正对放置来测试穿过羽流的通信微波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1~5 GHz微波通信频段范围内,离子推力器所产生的羽流对电磁波的波幅和相位影响较小,幅度衰减不超过4 dB,相位偏差不超过80°。  相似文献   
25.
20 cm离子推力器电磁辐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推力器工作时会产生对外电磁辐射,因此离子电推进应用于航天器时存在电磁兼容性问题。为初步了解离子推力器工作产生的电磁辐射特性,利用经改造后的地面专用试验系统进行了20 cm离子推力器电磁辐射测试试验。文章介绍了20 cm离子推力器电磁辐射的试验方案,采用两种形式进行:推力器电场辐射发射试验,测试频段为10 kHz~5 GHz;推力器瞬态电场辐射发射试验,测试频段为100 kHz~5 GHz。试验结果表明:在离子电推进稳态工作过程和几个瞬态工况点,未发生电磁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26.
Using empirical velocity distributions derived from UVCS and SUMER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we construct theoretical models of anisotropic ion temperatures in the polar solar corona. The primary energy deposition mechanism we investigate is the dissipation of high frequency (10-10000 Hz) ion-cyclotron resonant Alfvén waves which can heat and accelerate ions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their charge and mass. We fin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high perpendicular temperatures and strong anisotropies with relatively small amplitudes for the resonant waves. There is suggestive evidence for steepening of the Alfvén wave spectrum between the coronal base and the largest heights observed spectroscopically. Because the ion-cyclotron wave dissipation is rapid, even for minor ions like O5+, the observed extended heating seems to demand a constantly replenished population of waves over several solar radii.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waves are generated gradually throughout the wind rather than propagated up from the base of the corona.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ne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27.
关于公差原则中的相关要求的计算问题 ,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 :计算法和图解法。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简化此类问题的计算过程 ,准确求得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8.
自昆明西山雷达站RAYTHEON/&司的10SS一次雷达投产以来,出现过3次气象波束开关告警,告警的现象均为A/B两个通道频繁交替告警,经过检查一次是由于天线平台的信号电缆头问题所致,另外两次是因为旋转铰链的电刷问题所致,本文将当时排除故障的情况和想法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今后如何更好地排除该故障。  相似文献   
29.
高效离子电热水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一种由AT89C2051单片机控制的高效离子电热水器,该热水器使用安全,即开即热,转换效率高。  相似文献   
30.
Diamond-like carbon (DLC) films are deposited by the Hall ion source assisted by the mid-frequency unbalanced magnetron sputtering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the substrate voltage bias,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the Hall discharging current and the argon/nitrogen ratio on the DLC film's performance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lm's surface roughness, the hardness and the Young's modulus increase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 with the bias voltage incrementally increases. Also when the substrate temperature rises,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film varies slightly, but its hardness and Young's modulus firstly increase followed by a sharp decrease when the temperature surpassing 120 ℃. With the Hall discharging current incrementally rising, the hardness and Young's modulus of the film decrease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film on 316L stainless steel firstly decreased and then remains cons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