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228篇
航天技术   47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在力限振动试验复杂TDFS方法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带约束边界结构有效模态质量的获取方法—广义模态约束反力法。针对具有约束边界的结构,从其整体分块动力学方程出发,对其进行了详细理论推导,获得由各阶模态频率及对应的广义约束反力来计算各阶有效模态质量的理论方法。最终通过一端约束的悬臂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2.
提出了一种测试聚氨酸预聚体合成中氨酯化反应和支化反应的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理论模型,并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与乙二醇(EG)的预聚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3CNMR测出的支化概率值跟从理论模型中获得的支化概率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73.
采用座滴法研究了三种钎料Pd-Ni、PdNi-(5~14)Cr(wt%, 下同)和PdNi-(15~26)Cr在Si3N4陶瓷上的润湿情况.结果表明,在1250℃/30min的真空加热条件下,随着Cr元素的加入钎料润湿性逐渐改善.Pd-Ni钎料中未加入Cr的情况下,反应层中主要是Pd参与反应,生成相应的Pd-Si等相,Ni也参与反应生成Ni-Si等相;当钎料中加入活性元素Cr以后,反应层中主要为Cr参与反应,同时生成相应的Cr-N和Cr-Si等相,另外反应层中也有一部分Ni参与反应.在PdNi-(5~14)Cr/ Si3N4的界面反应层中出现了薄的黑色Cr-N层,对于Cr含量更高的PdNi-(15~26)Cr钎料,在靠近Si3N4的界面即形成Cr-N反应层.  相似文献   
274.
对带(B4C C)涂层的SiC纤维增强Ti-153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并对界面反应层做能谱成分分析及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界面反应层为TiC,TiB2和TiB相的组合物.采用不同的热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并分别进行拉伸实验及扫面电镜观察,从而得出不同界面结合状态与拉伸性能之间的关系.对经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具有不同界面反应层厚度的复合材料进行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层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275.
双相TiAl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Al-Ti-TiO2-Nb2O5系的原位放热反应合成了Al2O3/TiAl基复合材料,观测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并探讨了其强化机理.结果表明:Nb2O5的加入获得了双相基体和弥散分布的Al2O3第二相颗粒,随其掺杂量的增大,组织明显均匀并细化.复合材料的硬度呈直线增加,相对密度也增大.当Nb2O5掺杂量为6wt%时,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最佳,高达642MPa.通过异相界面电子结构解释了双相基体的强化原因,同时以内晶颗粒残余应力原理说明了强度随Nb2O5掺杂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76.
采用边界元法计算了分析了具有理想界面和非理想界面的双板条胶合搭接连接的界面应力。经计算得到了完整胶合界面时界面应力的分布,得出在胶合界面两端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胶合界面发生开裂后的界面应力分布,理想界面裂纹尖端的复应力强度因子和非理想界面裂纹前洞的应变能密度。  相似文献   
277.
SrTiO3 submicro-wires wer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layered titanate nanowires with Sr(OH)2 powder in an autoclave. The wir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Ultra-violet visible (UV-vis), photoluminescence (PL) and Raman spectroscopy. The XRD measurement shows that the prepared SrTiO3 submicro-wires hardly have impurity phases. The SEM and TEM images demonstrate that the scalable wires, which need to be proc- essed a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180 ℃ for about 48 hours, are not composed of single crystals. The PL shows that the wire-like SrTiO3 has emission peaks at the wavelengths of 568 and 585 nm. Further, the Raman spectroscopy reveals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products through different reaction time.  相似文献   
278.
基于有限体积迎风格式对超声速燃烧流场进行了的数值模拟.由于超声速燃烧流场绕流的复杂性,要求对多组分Euler/N-S方程求解的数值模拟方法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及效率.本文引用辅助点方法建立了具有空间二阶精度的van Leer迎风矢通量分裂格式,并应用于超声速燃烧流场绕流的数值模拟.化学反应为氢气/空气十反应模型,采用考虑了化学反应特征时间的当地时间步长显式Runge-Kutta时间推进格式.对钝头体模型爆轰现象、后向台阶氢气喷射及二维内外流超声速燃烧流场模型进行了区域分裂技术的并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作了对比,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9.
全捷联惯性/星光复合制导是运载火箭空间快速响应发射的重要途径.针对捷联惯性制导系统中初始定位定向误差、初始调平对准误差及惯性器件漂移等3类主要误差因素,建立了运载火箭的数字平台基准偏差模型和导航误差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双星修正策略方案.数值仿真分析了各误差因素对捷联惯性导航精度的影响,并进一步验证了该复合制导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80.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化学流变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粘度实验的基础上 ,根据双阿累尼乌斯方程对用于 RTM工艺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化学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树脂体系的流变模型。通过 DSC热分析实验研究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规律 ,验证了双阿累尼乌斯模型。研究表明 ,模型与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型可揭示树脂体系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粘度变化规律 ,定量预报 RTM工艺树脂的低粘度平台工艺窗口 ,为合理制定 RTM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现工艺参数的全局优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