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3篇
航空   457篇
航天技术   101篇
综合类   80篇
航天   1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In late 2006, NASA's Constellation Program sponsored a study to examine the feasibility of sending a piloted Orion spacecraft to a near-Earth object. NEOs are asteroids or comets that have perihelion distances less than or equal to 1.3 astronomical units, and can have orbits that cross that of the Earth. Therefore, the most suitable targets for the Orion Crew Exploration Vehicle (CEV) are those NEOs in heliocentric orbits similar to Earth's (i.e. low inclination and low eccentricity). One of the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this type of mission is that it strengthens and validates the foundational infrastruc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Space Exploration Policy and is highly complementary to NASA's planned lunar sortie and outpost missions circa 2020. A human expedition to a NEO would not only underline the broad utility of the Orion CEV and Ares launch systems, but would also be the first human expedition to an interplanetary body beyond the Earth–Moon system. These deep space operations will present unique challenges not present in lunar missions for the onboard crew, spacecraft systems, and mission control team. Executing several piloted NEO missions will enable NASA to gain crucial deep space operational experience, which will be necessary prerequisites for the eventual human missions to Mars.Our NEO team will present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 new mission trajectories and concepts;
• operational command and control considerations;
• expected science, operation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impact mitigation returns; and
• continued exploration momentum and future Mars exploration benefits.
Keywords: NASA; Human spaceflight; NEO; Near-Earth asteroid; Orion spacecraft; Constellation program; Deep space  相似文献   
72.
根据巡航导弹防御(CMD)的需求,对CMD的可行性以及技术特点进行简要评估.探讨导弹武器系统在CMD作战中的作用.最后介绍了美国发展CMD武器系统的情况.  相似文献   
73.
固体火箭发动机界面脱粘裂纹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使用有限元法,在裂纹尖端周围布置有限奇异裂纹单元以模拟裂纹尖端附近的奇异性。针对轴对称发动机头部的界面脱粘裂纹,计算了点火内压作用下,发动机衬层/药柱、壳体/绝热层界面不同深度脱粘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指出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深度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当裂纹深度较小时,衬层/药柱界面处于闭合状态,应力强度因子几乎不发生变化,随着裂纹深度的增加,裂纹呈张开状态,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不断增大;壳体/绝热层界面裂纹总是处于张开状态,且应力强度因子随裂纹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4.
舰载导弹武器系统大多采用RS-485接口组成局域网,而各设备仅具有RS-232接口,文中介绍了一种无须外部供电的接口转换器。采用串口取电技术设计了转换器的电源电路;选用新型低功耗器件设计了接口的硬件电路,给出了接口软件流程。设计舰载导弹武器系统接口转换器,实现了接口间的信号转换。  相似文献   
75.
池沸腾现象中热毛细对流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微重力条件下单组份液体池沸腾现象,探讨了有关热毛细效应作用及其成因的不同观点,指出正确描述气液相变界面两侧的温度关系是解决争议的关键.详细评述了现有的气液相变界面温度模型,发现气液相变的非平衡特征会导致气液界面上产生温度梯度,引起表面张力的显著差异,从而驱动热毛细对流的形成.但现有气液相变界面温度模型机理差异迥然,预测结果也差别很大,因此,需要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6.
通过深入剖析设备数据传输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及特点,给出一系列快速构造USB传输管道应遵循的原则,为设备接入主机提供一个简单、经济且可靠的传输方案。其核心是用标准USB总线接口、连接器及USBHUB实现传输的经济可靠;由功能强大的EZ-USB芯片和工具包简化接口电路及代码设计。  相似文献   
77.
导航信息显示管理计算机通过人机交互向飞机驾驶人员提供各种飞行状态及飞行指引参数,本文以某飞机测控平台辅助导航显示管理计算机设计实现为例,介绍了导航信息显示管理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并探讨了导航信息显示管理计算机的设计特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8.
文章介绍了NASA在1993年提出的空间环境及效应(下称SEE)计划,其目的是明确空间环境的定义,为设计、研制能适应严酷空间环境效应的航天器系统并使其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该计划包括认识空间环境、飞行试验和地面试验技术的优化、更新空间环境及其效应的预测模型、保存信息并将之纳入航天器的设计流程等方面.文章描述了SEE计划目前已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打算.  相似文献   
79.
一个基于网络的程序自动评测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程序自动评测体系结构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适应性强的机制来实现一个评测系统.该体系结构通过被动激活方式利用木马技术,保证了系统在通讯和评测过程中的安全性,并在评测中实现了评测程序对系统资源的零占用,这使得样本程序在开发和评测时处于一致的运行环境中.该体系结构通过规则库和过滤程序的使用,提高了其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它可以适用于更多类型的样本程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应用系统.经过多次实际应用,证明其具有高效、安全和配置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0.
DSMS悬挂物的初始化和控制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指出了数字式悬挂物管理系统(DSMS)的先进性,分析了其组成和接口,然后重点研究了DSMS悬挂物的初始化和控制,包括各状态系列、接口控制动作、标准消息数据格式,进而以流程图的形式概括了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