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74篇
航空   454篇
航天技术   64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71.
针对滑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大攻角纵向失稳问题,基于连续算法和分岔理论,求解并分析了多特征点单参数分岔图,对平衡分支的稳定性和突变点进行了分析。结合高超声速飞行器大包线飞行特性,求解并分析了双参数分岔,并计算了稳定分支曲面和不稳定分支曲面,从全包线范围揭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大攻角失稳特性。为了实现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稳定控制,基于非线性动态逆和分阶思想,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并计算了非线性开环闭环系统的全局特征根分布,结合所提出的一种基于连续算法的非线性闭环系统全局性能评估方法,评估并分析得出非线性控制器的有效性和较优的全局性能。最后,对闭环系统进行了时间历程仿真,进一步验证了非线性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2.
涡轮叶片前缘气膜冷却换热实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某型涡轮叶片放大模型的前缘冷却结构气膜冷却效果开展了细致的实验研究,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叶片表面的温度场分布,分析了前缘的气膜孔倾角、吹风比、主流雷诺数等参数对绝热冷却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影响.实验中前缘的3排气膜孔倾角变化范围是35°~90°,主流雷诺数变化范围是76112~142624,吹风比变化范围是0.44~2.64.结果表明:气膜孔倾角越小,前缘驻点附近的气膜覆盖效果越好;气膜孔倾角为45°的叶片压力损失系数最小,气膜孔倾角为75°的叶片压力损失系数最大;主流雷诺数增大,绝热冷却效率下降,压力损失系数增加;吹风比增大到1.32时,绝热冷却效率达到最大,吹风比再增大绝热冷却效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3.
高分辨雷达通过积累多个距离单元上的目标回波,达到提高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性能的目的。由于目标散射中心的稀疏分布,常规的能量积累检测方法存在陷落损失,而基于目标强散射点的积累检测方法可有效克服因陷落损失造成的检测性能下降问题。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目标强散射点进行自适应估计,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改善检测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4.
涡轮叶片叶顶间隙变化减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杰  郑群  刘云宁  赵展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1):2638-2646
采用数值方法联合标准k-ω两方程湍流模型求解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组,研究了平顶和分别采用被动、主动以及复合间隙控制方法的凹槽顶、平顶喷气、凹槽顶喷气4种不同叶顶结构下涡轮性能对叶顶间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了间隙变化对间隙流场结构及损失的影响,研究了涡轮性能随叶顶间隙变化的规律,并对采用不同间隙控制方法的叶顶结构所带来的效率收益对攻角变化敏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不同间隙控制方法下叶顶泄漏涡强度随间隙的增加速度变缓,尤其在复合间隙控制方法下更为明显,从而使得在复合间隙控制方法下涡轮性能对间隙变化的敏感度最低;仅仅涡轮叶片前缘区域泄漏流动对攻角变化比较敏感,使得凹槽顶结构具有最佳的攻角变化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5.
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叶片三维优化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深入认识低速大尺度轴流压气机端壁区的流动,减小流动损失,提高其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和优化相结合的手段,针对用于低速模拟的某低速大尺度轴流压气机原型转子的三维积叠线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其设计工况下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优化转子轮毂附近无法承受过大的负荷;相比于原型转子,优化转子主要的性能提升位于轮毂附近,一定程度的正弯有效减小了轮毂区的流动损失,具有“前加载”的效果,抑制了叶根尾缘的流动分离,转子总压损失减小约19.4%.   相似文献   
176.
采用了NUMECA FINE软件包Euranus求解器对轴流风机电机支板内部流动进行了全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机支板的安装对风机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对支板结构进行了改型设计,并对改型后轴流风机的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计算,改型结果表明,采用改型后的支板结构使得整个流量范围内风机的效率有所提高,电机支板内部流动损失明显减小,流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7.
对CDA常规直叶栅和三种具有不同高度端壁翼刀压气机叶栅内三维粘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翼刀偏向吸力面一侧上方有反向翼刀涡产生;随着翼刀高度增加,对横向流动的阻断作用增强的同时,翼刀周围损失有所增加;1/3附面层厚度为加装翼刀的最佳翼刀高度,可使叶栅损失降低9%。实验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8.
高温诱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对高马赫数飞行器用高温透波材料的性能要求进行了评述,分析了不同体系高温透波材料的增强模式、力学性能以及电气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温透波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9.
N2O单组元推进器预热过程的建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N2O单组元推进器存在的预热能量消耗过大,启动时间过长的问题.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推进器预热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推进器外壳吸收的热量和通过外壳表面散失的热量各占预热总能量的66%和31%,是导致预热能耗过大的关键所在。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对不同条件下的预热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利用增大加热功率、缩小推进器尺寸和改良加热方式来减少预热能量的几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0.
间距对凹坑强化传热和流动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矩形通道内的球面凹坑壁面进行了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测量,研究了通道Re数和凹坑间距的影响.无量纲流向间距分别为1.5,1.2和0.8.实验发现凹坑面上局部Nu数沿流向和横向变化剧烈.与光滑壁面相比,凹坑面的平均换热增强45%左右,流动阻力增大92%左右,平均综合传热性能增强16%.减小凹坑间距使流动阻力增大,平均换热和平均综合传热性能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Re数对凹坑壁面的换热增强和流动阻力增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