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4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82篇
航空   1042篇
航天技术   285篇
综合类   159篇
航天   2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利用修正的无量纲因子,建立了适用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数值优化的数学模型。创新地采用欧氏空间中超立方体顶点坐标作为协状态初始值的方法解决了伴随方法的初始值估计难题,实现了间接伴随法在最优轨迹优化中的应用。完成并给出了该方法在真空状态和有空气动力存在的情况下轨迹优化结果,并在控制约束存在的前提下,对上升段轨线进行重规划,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且具有在线制导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2.
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就必须实施渗透教育。而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渗透教育,就必须切实把握好渗透教育的内在要求,即全面提升渗透主体、优化渗透内容、拓展渗透载体和健全渗透机制。  相似文献   
113.
薛建锋  沈培辉  王晓鸣 《航空学报》2016,37(6):1899-1911
为了研究侵彻过程中钻地弹受力不对称性下的运动轨迹,结合动力学基本方程和经典空腔膨胀理论,基于层裂机理,建立了具有倾角和攻角相结合的卵形弹侵彻混凝土的工程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了弹体头部运动轨迹与倾角、攻角以及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侵彻深度随着倾角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弹体头部运动轨迹的弯曲弧度也越大;攻角越大,产生的偏转力矩越大。对工程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吻合较好,该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斜侵彻过程的主要特征,进而说明该模型的适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4.
臧希恒  胡永太 《航空学报》2016,37(Z1):99-105
亚轨道飞行器(SRLV)通过跟踪特定的轨迹来实现对能量的控制与管理,轨迹设计是能量管理的一项关键技术。深入研究了亚轨道飞行器能量管理段(TAEM)轨迹的设计思想、准则和流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待飞距离规划动压剖面的轨迹设计方法,通过调整航向调整段的动压剖面,保证飞行器以亚声速状态进入航向调整段,避免飞行器转弯超调;提出了采用顺风作为轨迹设计的缺省状态,保证飞行器在严重的逆风状态下仍然可以满足着陆窗口约束;通过具体算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5.
电脉冲除冰系统电磁脉冲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电脉冲除冰(EIDI)系统中电磁力在飞机蒙皮上的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针对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计算分析了EIDI系统电路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求解完成了EIDI系统电磁场的仿真;计算分析了电磁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获得了蒙皮上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涡电流密度分布和瞬态电磁力密度分布。考虑线圈工作时蒙皮对其电感的影响,建立了更接近真实电路的激励加载方法,得到了准确的电磁力变化趋势;考虑趋肤效应对蒙皮厚度方向上涡电流密度、电磁力密度分布的影响,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使蒙皮上电磁力分布的计算更为全面合理。   相似文献   
116.
摘要: 为了提高制导律的精度和适应性,针对大升阻比再入飞行器的末端能量管理段(TAEM段)的飞行特性,提出一种飞行轨迹制导律.该方法的制导律由标称制导指令和PD控制指令两部分组成,标称制导指令由离线生成的标称轨迹的几何特性结合飞行器的飞行状态实时生成,PD控制指令则由飞行器当前飞行状态与期望飞行状态的误差计算生成.该方法经数学仿真表明,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7.
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的空间机械臂轨迹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毓  管公顺  郭继峰  于晓强  颜鹏 《航空学报》2021,42(1):524151-524151
针对某型六自由度(DOF)空间漂浮机械臂对运动目标捕捉场景,开展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在线轨迹规划方法研究。首先给出了机械臂DH (Denavit-Hartenberg)模型,考虑组合体力学耦合特性建立了多刚体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以各关节为决策智能体建立了多智能体自学习系统。而后建立了"线下集中学习,线上分布执行"的空间机械臂对匀速直线运动目标捕捉训练系统,构建以目标相对距离和总操作时间为参数的奖励函数。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实现了机械臂对各向匀速运动目标的快速捕捉,平均完成耗时5.4 s。与传统基于随机采样的规划算法对比,本文提出的自主决策运动规划方法求解速度和鲁棒性更优。  相似文献   
118.
GRIB数据及其在航迹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维航迹预测的准确性是轨迹运行与空管决策支持的基础,而高空风数据支持下的气象建模是提高航迹预测准确性的关键。通过解析GRIB格式的风数据,获取各高度层的风速和风向,同时依据风对地速、航向的影响进行四维航迹预测建模,利用浦东机场的进场航班实现仿真验证,将预测结果与实际雷达轨迹对比,验证了风影响下四维航迹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9.
简述了自动拉平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对拉平轨迹及指数拉平规律进行分析,之后设计了自动拉平耦合器和拉平着陆系统。在MATLAB平台下,建立了自动拉平着陆系统结构图,并进行了大量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动拉平耦合器和拉平着陆系统参数合适、结构合理,系统工作稳定,并能满足预定的着陆参数要求。  相似文献   
120.
研究的目的是使管制员通过飞行管理计算机计算的结果来较精确地预测飞机到达各航路点的时间范围,在同时有多架飞机进场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进近顺序。利用向量分解法,分析了飞机在有风情况下,特别是风向风速改变时地速的变化。给出了实时地速的计算方式,指出了通过调节两个航路点间加速度变化的位置来控制飞机到达下一航路点的时间,并给出了到达各航路点时间范围的计算方式。通过计算,管制员不仅可以推测出到达各航路点的高度及时间范围,避免飞行冲突,还能够安全有序的引导飞机按预计时间着陆,减少航班延误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