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航空   722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高超声速二维前体进气道一体化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飞行器前体进气道的一体化优化设计中,最大总压恢复系数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参数.本文从二维高超声速进气道的最大总压恢复系数入手,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高超声速飞行器从2波系到6波系的二维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道的一体化优化设计计算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法(SQP)分别计算了进气道内一道内激波和两道内激波时的情况,给出了进气道的最大总压恢复系数、进气道内马赫数、激波偏转角和激波强度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关系.比较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可知采用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82.
气动格栅改善进气道流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思  张传民  张龙 《推进技术》1992,13(1):8-13,74
对一种能有效改善管流出口流场的新型整流装置——气动格栅(下称格栅)作了介绍。在超音速冲压发动机进气道下游进行了格栅与网格的对比实验研究,得到了大超临界工况下,格栅比网格具有更好的整流效果:在马赫数1.8、攻角为零度时,格栅出口气流总压畸变指数D比网格低约50%。  相似文献   
783.
一种定几何混压式二元进气道的再起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一种设计飞行马赫数范围为2.25~4.0的定几何混压式二元超声速进气道由于反压引起的不起动开展了再起动特性风洞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和二维非定常数值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在Ma=2.51和3.01下进气道性能在进锥/退锥实验中规律一致;按照Ma=2.25的起动面积收缩比确定的喉道面积,使进气道在来流Ma≥2.51时具有自起动能力;而在稳定亚临界状态下具有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及形成类似于外压式的气动通道是进气道无回路迟滞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4.
开启式高超声速进气道启动性能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设计了具有入口开启功能的高超声速进气道,并在Ma=6连续式自由射流风洞中进行了启动性能的试验研究.通过对进气道壁面静压变化和捕获流量的测量,验证了此种具有开启功能的变几何方案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开启机构能够有效地提高进气道的启动性能.分析认为,进气道入口的逐渐打开过程辅助进气道建立起超声速流场.同时,开启机构避免了进气道自启动的迟滞效应,使进气道实现启动.   相似文献   
785.
冲压发动机超声速进气道流动自激振荡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当冲压发动机超声速进气道工作在一定条件下时,会出现自激振荡现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某超声速进气道结构的自激振荡现象,分析了振荡时进气道内流场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发生自激振荡时进气道中流动产生大幅脉动,造成进气道壁板结构承受周期变化的气动载荷,载荷振荡频谱中包含多个特征频率,其与声模态频率相重合,表明自激振荡现象与声模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6.
进气道旋流的模拟及试飞中的测量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深入研究旋流以全面评价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研制了一套可调叶片转折角、叶片高度、叶片数的叶片式旋流发生器.通过数值模拟、风洞试验逐步验证了叶片式旋流发生器的有效性,分析了各种可调参数对旋流发生结果的影响.提出了飞行试验中可行的旋流评价指标以及测量方案,并应用于风洞试验以进行验证.数值及试验结果表明:①所设计的旋流发生器可产生整体涡强度达28°的旋流;②叶片数、叶片攻角对旋流发生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③通过不同的叶片布局方式可模拟出各种典型的旋流结构.   相似文献   
787.
本文用守恒型全速势方程模拟进气道内外的三维跨声速流场,并用高效AF2近似因式分解格式进行迭代求解,计算网格用近似保角变换法生成,文中还给出了带中心锥和不中心锥几种进气道流场的计算结果,以及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788.
建立了以状态方程和转移矩阵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以分析复杂转子的不平衡响应。在不必事先确定转子系统固有振型及自振频率的情况下,利用此方法可直接求得转子振动响应的精确解。该方法与传递矩阵法相结合,可容易地求解复杂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问题。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捷有效  相似文献   
789.
涡轮级间单涡燃烧室壁温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由于燃烧区和壁面的距离过近,驻涡燃烧室壁温过高的问题一直存在,影响其在实际发动机上的应用.对某涡轮级间驻涡燃烧室进行壁温分布试验研究,研究供油量、主流进气参数对壁温分布的影响,并考察燃烧室的冷却和进气结构是否合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件的最高壁温出现在凹腔后壁面;供油量和主流马赫数对试验件的壁温分布趋势影响较大,主流温度对壁温分布趋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90.
燃烧室头部两侧进气掺混气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一种燃烧室头部两侧进气掺混段的气动特性开展了数值仿真及试验验证,得到了掺混段在不同反压、来流马赫数、攻角及侧滑角下的性能参数和流场特征.结果表明,掺混段头部存在的横向旋涡是燃烧室火焰稳定和燃烧组织的关键,有攻角或侧滑角的情况下,掺混段的总压恢复有所下降,因此组织燃烧时应进行相应调节,以防止进气道进入不稳定工作状态.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的曲线规律一致,仿真研究结果可作为燃烧室设计和燃烧组织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