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528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基于燃料喷射孔与旋流器中空叶片相耦合的发展趋势和避免贫预混喷嘴发生回火和自燃,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带收敛出口、壁面开冷却孔且中空叶片叶背开喷射孔的多点喷射贫预混喷嘴,采用试验研究了其流场和污染排放特性,并采用数值计算对流场和燃料/空气混合特性进行了补充研究。结果表明:主回流区脱离喷嘴出口一段距离,有利于产生脱体火焰而防止发生自燃和回火,且本文喷嘴出口温度监测结果也证实了在喷嘴内未发生自燃和回火;不同压力状态下喷嘴出口截面混合不均匀度SMV(Spatial Mixing Variance)均在4.7%左右,满足低污染燃烧室SMV低于5%的要求;并且污染物排放试验结果表明贫预混喷嘴能同时满足NOx和CO排放要求(@ 15% O2)的Φdome范围较宽,为0.65-0.82,能减少其应用在全环燃烧室的分级数,另外当Φdome低于0.70时,贫预混喷嘴的NOx排放低于10ppmv(@ 15% O2)。本文提出的新型贫预混喷嘴能满足燃气轮机低污染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62.
为了理清火焰筒耐温技术的发展脉络,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对火焰筒壁面冷却技术、热障涂层技术与耐高温材料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火焰筒冷却技术是保证火焰筒壁面处于材料允许的安全工作范围内的关键技术,多种冷却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冷却技术将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而采用EB-PVD技术进行多层涂履的热障涂层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陶瓷材料由于其特殊的耐高温热氧化能力,将有望成为未来燃烧室火焰筒的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263.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火焰筒大修时出现的裂纹、烧伤及侵蚀问题,开展了火焰筒第4~6段换段修理工艺试验。通过分析火焰筒的结构,确定了用新段替换相应的故障段的方法对火焰筒进行修复。在拆分故障段时,尽量减小保留段壁厚的局部减薄量;在重新装配时,避免在原电阻焊点处再次焊接;通过采取以上工艺措施,实现了火焰筒的换段修理。同时进行了电阻焊焊接拉伸试验、撕破检查、金相组织检查等工艺验证试验。换段修理的火焰筒通过了发动机试车考核验证。换段工艺方法也可作为批生产过程中部分段制造有缺陷时的补救方案。  相似文献   
264.
《财产》是美国当代女作家瓦莱丽·马丁的代表作品。从孤独个体所处的境遇、自由选择以及个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此小说中所体现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解读,以此来探讨个体的身心反抗与追寻存在价值的历程。  相似文献   
265.
The Galactic black hole candidate H 1743-322 exhibited two X-ray outbursts in rapid succession: one in August 2010 and the other in April 2011. We analyze archival data of this object from the PCA instrument on board RXTE (2–25 keV energy band)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its temporal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both the outbursts, and hence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al change of the accretion flow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various X-ray features. We study the evolution of QPO frequencies during the rising and the declining phases of both the outbursts. We successfully fit the variation of QPO frequency using the Propagating Oscillatory Shock (POS) model in each of the outbursts and obtain the accretion flow parameters such as the instantaneous shock locations, the shock velocity and the shock strength. Based on the degree of importance of the thermal (disk black body) and the non-thermal (power-law) components of the spectral fit and properties of the QPO (if present), the entire profiles of the 2010 and 2011 outbursts are sub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 spectral states: hard, hard-intermediate, soft-intermediate and soft. We attempt to explain the nature of the outburst profile (i.e., hardness-intensity diagram) with two different types of mass accretion flow.  相似文献   
266.
火焰筒多斜孔冷却方式壁温梯度和冷却效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温升燃烧室以延长其火焰筒使用寿命为目的,实验研究了多斜孔冷却方式孔排列方式、壁厚与孔径比h/d以及无量纲参数PS/d2对主燃烧室采用多斜孔冷却方式的火焰筒壁温梯度和冷却效率的影响.实验中冷却气为常温常压,主流速度ug≈20 m/s,多斜孔内气流与主流速度比约为0.66,主流与冷却气温度比约为1.2.实验结果表明:长菱形多斜孔实验板比正菱形实验板壁温梯度小、冷却效率高;减小h/d或者增大PS/d2都可以降低壁温梯度,但同时冷却效率也会降低.   相似文献   
267.
双旋流器单头部模型燃烧室冷态流场试验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利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对双轴向反旋旋流器、单头部、矩形模型燃烧室内的冷态流场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燃烧室的纵向截面、横向截面上的流场结构以及旋流器参数对回流区尺寸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旋流燃烧室的流场为不规则的结构,中心轴上下两个涡不对称,各主燃孔气流穿透深度也不相同,流场中存在流向涡;减小一级旋流器流通面积、旋流数,或增大二级旋流器的旋流数,可增大回流区的尺寸,而增大二级旋流器流通面积,回流区的尺寸会减小.   相似文献   
268.
突扩燃烧室水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类型3种结构的突扩燃烧室分别进行了可视化水流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剪切层中出现明显的旋涡结构,旋涡的产生、发展、脱落、破碎影响着燃烧室的流动状态;中心突扩燃烧室的流动状态与突扩比密切相关;在两侧突扩燃烧室中,由于两股流体的冲撞作用,导致流体周期性摆动,并在两侧卷起相对有规律的涡对,流动具有明显的低频振荡特征.  相似文献   
269.
预混湍流燃烧的level-set小火焰库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燃气涡轮发动机中贫燃预混预蒸发燃烧室,考虑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结合Level-set方法与小火焰模型模拟预混火焰,计算了甲烷/空气贫燃预混燃烧的火焰面的位置,并比较了在贫燃条件下各当量比的NO排放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70.
We analyze the three outbursts of the X-ray millisecond pulsar SAX J1808.4-3658 that occurred in 1998, 2000, and 2002 observed with RXTE. With a technique based on epoch folding search we find an unique orbital solution valid over the five years of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data available. We revise the estimate of the orbital period, Porb = 7249.1569(1) s and of its error, which we decrease by one order of magnitude. We also give the first constraint on the orbital period derivative, . We find that in 2002 the pulse profile shape is clearly asymmetric, showing a secondary peak at about 145° from the main puls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inusoidal shape repor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8 outbur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