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218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14篇
航天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对实壁机匣的实验转子进行了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RANS)模拟,考察了实验转子叶尖端区流动状况,并基于转子叶尖端区在设计状态和近失速状态下的若干主要流动特征设计了一个带气室的轴向斜槽式处理机匣.在高速压气机试验台上对处理机匣的性能测量结果表明,设计的处理机匣有很好的扩稳效果,效率损失也可接受.这说明通过对实壁机匣的转子其流动结构的分析和把握、进而完成处理机匣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大后掠翼大迎角定常与非定常俯仰气动特性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忻鼎定  余光志  袁礼 《航空学报》1997,18(2):129-134
 对装有“前端襟翼”和“前缘襟翼”的74°后掠三角翼, 在迎角0°~ 90°范围的定常和非定常 (俯仰振动, f = 0. 4, 0. 8, 1. 2Hz) 的空气动力特性以及襟翼的控制作用作了实验研究。定常流的实 验结果与解N 2S 方程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非定常俯仰振动使气动特性的变化出现迟滞现象, 但 仍能保持襟翼对定常流控制所具有的优越性。不装襟翼的三角翼的部分校测结果与文献中相应数 据一致, 表明实验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93.
机构磨损可靠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元生 《航空学报》1993,14(12):642-644
首先简述了磨损的常规失效判据,然后提出了磨损可靠性的安全裕量方程,给出了可靠性计算公式。用算例阐明基本概念及方法思路。最后对防止粘着磨损咬卡提出了合理的设计准则。对极限磨损量的代表性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4.
崔济亚 《航空学报》1992,13(6):322-328
本文就近20年来超跨音压气机级研究的发展,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调研,对设计与性能作出一些分析与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5.
4 种不同型式机匣处理的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俊强  刘志伟 《航空学报》1997,18(5):567-570
利用一个亚音单级轴流压气机的孤立转子,实验研究了周向槽式、缝式、斜沟槽式及凹槽叶片式4种型式的机匣处理,详细对比了它们的若干形式对转子裕度、峰值效率及失速点效率的影响,并针对实验结果阐述了各自作用的机理,总结了许多对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
以某压气机转子为载体,针对其顶部间隙泄漏流的非定常特性,设计了一种周向槽处理机匣,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其对压气机转子性能及顶部非定常间隙泄漏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处理机匣的引入能够在不恶化压气机性能的前提下使得其流量裕度提高约6.5%。与实壁机匣结构相比,周向槽处理机匣减小了间隙泄漏流轴向动量,抑制了叶顶间隙泄漏流非定常性的出现,从而提高了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  相似文献   
97.
叶顶喷气对跨声转子近失速点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惟  刘火星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2):2731-2740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叶顶喷气对跨声转子性能及近失速点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65?的喷气角度下,喷气能保持效率不降低的同时使转子喘振裕度的绝对值提高4.48%.此外喷气还能改善转子叶片吸力面的流动,减弱叶尖泄漏涡的强度,同时使泄漏涡的轨迹更贴近叶片吸力面,这也是喘振裕度大幅提高的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98.
双级跨声风扇双段轴向缝式机匣扩稳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艳辉  张皓光  楚武利  苏中亮 《推进技术》2010,31(2):181-186,192
以高负荷,高转速的双级跨声轴流风扇为对象,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双段轴向倾斜槽类机匣的扩稳机理。计算得到的实体壁机匣和处理机匣的性能曲线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计算和实验均表明,双段缝式处理机匣扩大亚声速工况下的稳定工作范围。通过详细的流场分析表明,亚声工况下双级风扇第1级动叶吸力面附面层分离造成的叶顶通道阻塞是双级风扇流动失稳的关键因素。双段缝式处理机匣利用叶顶通道的压差在缝内形成回流,该回流将转子顶部通道内的低能流体抽吸进入缝中并向缝上游输运,在输送过程中在压差的作用下加速,最后在缝上游区重新进入主流。通过这种方式激励了转子顶部通道端壁区的低能气团,从而有效地扩大了亚声速工况下该跨声速风扇的稳定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99.
对表面贴有压电片的主动杆单元组成的桁架结构系统,在考虑电荷载和机械荷载联合作用的机电耦合效应时,利用力学原理,建立了静力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同时研究了压电杆元的破坏机理,给出压电杆单元破坏的判断准则。以材料的断裂强度、损伤电场强度、杆元的截面积和外荷载等为随机变量,建立了压电桁架结构单元的安全余量的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随机有限元法和结构系统可靠性理论,对该桁架结构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最后由算例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
可调进口导叶和叶片角向缝处理机匣相互作用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楚武利  申凯 《推进技术》2014,35(9):1209-1215
可调进口导叶和叶片角向缝处理机匣都能扩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为了分析同时采用这两种措施对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在单转子轴流压气机实验台上对不同导叶弯角下实壁机匣和叶片角向缝机匣进行了详细的实验测试。同时,对导叶弯角为+10°的每一种机匣结构和导叶0°的实壁机匣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相对于导叶0°的实壁机匣,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导叶正弯角结合叶片角向缝机匣处理结构能更好地扩大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对转子流场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导叶正预旋能抑制叶背气流的分离,提高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但仍然没有改变转子叶尖部诱发失速的流动现象,而叶片角向缝主要是通过对叶顶气流的抽吸作用抑制了间隙泄漏流达到扩稳效果,因此耦合时能独立发挥各自的扩稳作用,从而能获得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方法都要更大的稳定工作范围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