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378篇
航空   1644篇
航天技术   406篇
综合类   201篇
航天   4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直通篦齿蜂窝封严结构的风阻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试验研究了直通直齿和直通斜齿与蜂窝衬套和光滑衬套4种组合的三齿两腔封严结构的风阻特性,得到了风阻特性随转速、压比、衬套和齿形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种组合封严结构在低转速时风阻生热基本都可以忽略,转速在3000r/min到6000r/min之间变化时风阻生热引起的流体总温升随转速增大;采用光滑衬套时,泄漏流体流至首级齿腔处的总温升占进出口总温升比例维持在45%以上,而蜂窝衬套对气流黏滞作用大,低压比时首级齿腔总温升占进出口总温升的比例仅有20%左右,继续增加压比,首级齿腔处的总温升比例由20%增加到50%左右后保持不变;相同衬套时,斜齿比直齿具有较长的齿表面曲线长度,从而具有较高的风阻生热.   相似文献   
92.
高鹏  董威 《航空发动机》2011,37(4):29-32
在传统换热器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燃气轮机间冷系统的优化设计。使用VB程序语言和VS平台开发了辅助间冷系统设计程序,利用该程序进行了某参数条件下燃气轮机间冷系统的初步设计,并分析了不同液侧进口参数对间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乙二醇水溶液流量和海水流量的增加都可以提高间冷系统性能,但流量不是越大越好,应根据条件合理选择流量;海水温度对间冷系统效率的影响很显著,优化设计时要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3.
高温热管在热防护中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温热管在热防护中的应用原理,并利用电弧加热风洞产生的高温、高速气流,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温区的气动加热环境,对一种装有高温热管的简单的球柱形原理性模型进行了加热试验。利用高温红外测温装置对模型表面的温度进行了测量,通过与普通复合材料制成的模型试验结构的对比分析,发现高温热管能够有效地将模型高温区热量传导到低温区,装有高温热管模型的驻点温度明显降低,显示出了良好的防热效果。  相似文献   
94.
利用激光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在有机玻璃模型上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程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管间流体斜向冲刷管束。管间流场中非稳定区的流体由于接近换热器的轴心,受三角区漏流的影响,流速沿轴线方向呈上升趋势,且具有较强的轴向速度。稳定区内的流体流动较为平稳,其切向速度较高,具有明显的旋流特征,是换热效果较好的区域。管间流场的流体具有沿轴线方向波动的径向速度,可以增加流体的扰动,有利于传热。在管束外围,折流板与简体之间的漏流会增加流体的轴向速度,而搭接区的漏流则使得流体的切向速度增加而轴向速度减小。漏流对流体流速的影响会沿着轴线方向不断减小,流体流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5.
杨薇  孙冰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9):2015-2020
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液膜再生复合冷却进行了算法研究.综合考虑了发动机内部化学反应、蒸发、卷吸、对流、导热、辐射等因素,将冷却液膜分为显热区、潜热区及气膜区三个区域进行了计算.推导了液膜长度和厚度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液膜再生复合冷却效率及各因素对液膜传热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①液膜入口质量流量越大,液膜区长度越长,冷却效率越高,复合冷却效率可维持在0.57以上.②高温燃烧室内膜的液体段长度很短,在液膜存在区域内冷却效率高达0.9.③液膜消失后,头部冷却液膜的设计仍对室壁起了很好的冷却保护作用,低温边区一直延伸至出口.④液膜吸收的显热和液膜蒸发吸收的热量及高温燃气与膜间的对流在液膜区内起了主要作用,而卷吸造成的质量损失及传热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96.
热和离心力作用下高压涡轮转子的径向变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和离心力变化是引起燃气轮机高压涡轮叶顶间隙变化的重要因素,也是转子设计和强度计算中考虑的基本点之一.为了便于进一步研究叶顶间隙变化规律及对轮盘和叶片进行强度计算,本文建立了在热和离心力作用下燃气轮机高压涡轮转子的径向变形模型.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热和离心力分别对叶片、轮盘径向变形的影响,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  相似文献   
97.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带肋回转通道壁面的换热特性.用瞬态液晶测量方法测量了整个叶片内部三个通道的全表面换热分布.研究了不同的气流雷诺数情况下和三个出口不同的出流比情况下对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出流比情况下,通道的平均努塞尔数随着入口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在实验范围内,当进口雷诺数一定的情况下,三个出口出流比例为0%, 75%和 25%时整个通道的平均换热最强;在弯道处布置放射状的肋片,能够非常好地增强换热.   相似文献   
98.
研究了一种新的热处理制度对DZ-22走向凝固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热处理制度先进行预处理,可以消除低熔点相,提高合金的初熔温度,然后提高合金的固溶温度。在随后的冷却和时效过程中,析出更多的细小γ'相使合金的拉伸强度和持久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
非交错网格求解传热及流体流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严泽想  陶智 《推进技术》1997,18(5):73-77
在非交错网格系统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控制容积为基础的有限差分方法,来求解传热及流体流动问题。为了避免压力棋盘问题,压力梯度采用偏迎风压力离散格式进行处理,以保持压力-速度的耦合。利用本算法对数值传热的典型问题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交错网格的PHOENICS通用程序所得结果相比较,二者吻合甚好。  相似文献   
100.
蔡显新 《航空学报》1992,13(1):64-70
本文介绍了计算旋转薄壳自由振动的一种传递矩阵法。以计算截锥壳振动的传递矩阵公式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变换,进一步对一般旋转薄壳结构的固有频率及振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