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43篇
航空   606篇
航天技术   269篇
综合类   76篇
航天   4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中远程战术导弹的捷联复合制导的中制导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目标-导弹相对运动和弹体及自动驾驶仪的数学模型。基于这一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考虑弹体及自动驾驶仪的惯性为三阶控制对象捍的最优制指令。  相似文献   
12.
金梁 《宇航学报》1989,(1):33-39
本文讨论了非线性系统相对于标称轨道的高阶线性化方法。文中在一阶线性展开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阶误差项的补偿方法,导出了计算二阶补偿项系数的线性方程组,并给出了补偿项的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所得方法研究了飞行器的二阶摄动制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星载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改进Extended Chirp Scaling(ECS)算法。基于斜视距离等效模型,推导出改进的ECS算法,给出改进的方位Scaling因了以及算法的实现步骤。在斜视情况下改进的方法Scaling因子可以减小算法所需要的方位时间展宽,提高方位处理效率。为解决高分辨率星载聚束式SAR脉冲重复频率(PRF)过高等问题,在算法中结合了子孔径处理,并分析了采用子孔径处理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方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机动再入飞行器弧段的复合制导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通过高低空复合制导控制再入飞行器的终端速度和弹道倾角的思路;然后分别给出了高空最优制导律和大气厚再入最优制导律;最后对此复合制导方案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最少量测条件下采用视线角速度q趋于零的指标函数和低阶等效辨识模型与快速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了战术导弹的平行接近制导律。这种最优制导律可以实现直接命中目标本体,实现一弹多用,可以用于反导弹的控制。能使制导装置简化并使其尺寸和重量减小,算法简单易于工程使用。经过大量数学和半实物仿真试验表明,上述成果可应用于实际工程当中。  相似文献   
16.
一种基于反馈精确线性化的空间拦截末制导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反馈线性化理论研究了一种空间末制导模型,提出了非线性末制导律,并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捷联惯导系统中多个陀螺初始常值漂移的测定和补偿。所谓“常值漂移”是指固定不变的漂移和一部分在各次启动时都不相同的并随时间缓慢变化的“随机常值”。本文采用“双位置(测漂)法”可以测出两个角速度陀螺沿载体系X_b,y_b和z_b测量轴的常值漂移。经过仿真证明,这一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稀疏孔径成像系统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成像原理和种类,国外的研究进展以及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20.
再入制导和弹道跟踪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再入制导提出了更高地要求。目前的空间运输系统证明基于阻力加速度的制导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其基本概念是跟踪基准阻力加速度包线,在飞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更新这个包线。跟踪适当的阻力加速度包线保证了飞行器可以飞行准确的距离达到目标,同时满足弹道约束。在横向上,我们可采用类似于美国航天飞机的倾斜反转逻辑或航向角跟踪技术。本文推导出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纵向和横向的制导。最后,我们分析了阻力加速度跟踪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