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3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396篇
航空   1563篇
航天技术   572篇
综合类   398篇
航天   51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用现场数据估计系统可靠性参数置信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用元部件现场信息估计系统可靠性参数,如系统可靠度、可靠寿命等区间估计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估计方法——替换百分点法,并运用Monte Carlo数字仿真对估计的置信度和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实测载荷谱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实测载荷谱数据处理系统,较深入地论述了实测载荷谱数据处理的几个重要方面,给出了该系统处理直升机旋翼系统动部件实测载荷谱的实例,通过大子样二维疲劳2载荷母体分布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发现载荷幅值服从半正态分布,载荷均值服从三参数Weibull分布。  相似文献   
63.
对直流电机网络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根据电机网络闭环控制系统原理建立仿真模型。对具有数据丢包的直流电机网络伺服控制系统输出响应特性进行仿真,比较系统分别采用PI控制及增益,可调PI控制方式时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相比常规PI控制增益可调PI控制方法在网络环境下具有更好的控制特性。该研究为网络伺服控制技术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4.
从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实际出发,分析国内外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局限性,论述用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从监测监控系统的结构角度,分析煤矿监控系统现阶段的发展主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最终提出相应的信息数据集成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5.
本文针对当前复杂机载计算机设备后期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机箱内总线PCIe技术,将机箱设备视为整体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设计方案,并结合Socket通信机制,设计出一种能够利用上位机软件完成机箱一体化管理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6.
复杂射频电磁环境下,无线接收机作为主要的敏感设备,其电磁兼容性直接影响着整个武器装备的电磁兼容特性. 本文针对GJB 151B中对于接收机非线性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引入了一种利用自动双频测试系统对接收机干扰响应的快速测试方法;并搭建了实验室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检测了某接收机在( 4-6 ) GHz组合频率干扰下的所有非线性的干扰响应通道. 测试结果对于评估接收机及其所在系统的外部电磁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7.
为解决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的校准问题,在分析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电子/电工组合式的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校准装置,并简要说明装置电工部分、电子部分以及上位机软件的实现。经省级计量研究院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校准结果符合0.2级要求,可作为标准装置解决1级互感器负荷箱测量仪量值溯源问题。  相似文献   
68.
根据波音AMM手册要求,在更换波音737NG飞机上的大气数据系统传感器后,需通过试车测试其自动加温功能。本文研究了波音737NG飞机大气数据系统探头自动加温的工作原理,并提出避免试车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9.
This paper studies an auroral event using data from three spacecraft of the Cluster mission, one inside and two at the poleward edge of the bottom of the Auroral Acceleration Region (AAR). The study reveals the three-dimensional profile of the region’s poleward boundary, showing spatial segmentation of the electric potential structures and their decay in time. It also depicts localized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and field-aligned currents that appear to have remained stable for at least 80?s. Such observations became possible due to the fortuitous motion of the three spacecraft nearly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tangential to the AAR edge, so that the differences and variations can be seen when the spacecraft enter and exit the segmentations, hence revealing their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AAR.  相似文献   
70.
Plasma of the free burning electric arc between Ag–SnO2–ZnO composite electrodes as well as brass electrod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lasma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were obtained by Boltzmann plot method involving Cu I, Ag I or Zn I spectral line emissions. The electron density distribu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width and from absolute intensity of spectral lines. Th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was used for measurement of copper atom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Plasma equilibrium composition was calculated using two independent groups of experimental values (temperature and copper atom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electron density). It was found that plasma of the free burning electric arc between brass electrodes is in local thermodynamical equilibrium.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he spectroscopic data of Zn I spectral lines was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