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83篇
航空   188篇
航天技术   431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4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李荣华  李恒  林婷婷  王蒙 《宇航学报》2021,42(10):1317-1326
针对基于线阵激光雷达扫描重建获得的三维模型,因其构型未知,无法通过模型对比进行质量评估,本文着重研究未知构型的质量评估方法。首先,采用3σ优化的最小二乘法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点云平面与直线进行拟合;其次,从点云密度、重建几何性质、表面完整度进行重建质量评估,再基于上述三种评估方法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估数学模型,对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满意度质量评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评估方法,获得多因素综合评估满意度为95.5889%,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合理且具有参考价值。该研究不仅能验证基于线阵激光雷达三维重建结果的精度,还为空间非合作目标未知构型质量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2.
小推力航天器的地月低能转移轨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明  徐世杰 《航空学报》2008,29(4):781-787
 在限制性四体模型下研究基于小推力方式的地月低能转移问题,通过借助于平动点轨道的相空间结构来揭示小推力转移的机理。重点研究了小推力转移自由飞行段的构造:经由LL1点穿越获得最小能量的低能转移;而经由LL1点Halo轨道穿越,得到(M,N)圈穿越轨道;由于Halo轨道相对于平动点增加了一维度的选择,根据(2,2)圈穿越轨道构造该转移的自由飞行段。在地球势阱逃逸和月球势阱捕获段,分别设计了合适的小推力的控制律及发动机开/关机时间,成功实施近地球段的小推力加速和近月球段的减速。尽管未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优化,所得转移轨道的燃料消耗也与类似边界条件的SMART-1轨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3.
同步轨道遥感器热设计和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遥感器在同步轨道环境温度场分析中热传导与热辐射的综合处理问题,热传导模型温度计算采用控制容积方法建立有限差分方程;热辐射模型采用奥本海姆方法计算设备表面单元之间辐射换热;根据是否被遮挡,辐射换热中表面单元角系数的计算分别采用积分和数值方法。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温度场分析能够有效解决热传导模型与热辐射模型的耦合,求解精度较高,遥感器设备部件稳态分析温度分布和在轨瞬态分析温度曲线变化清楚,可作为进一步精密热控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针对目前航天器近距编队长期飞行中存在的HCW模型精确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平均轨道根数线性微分漂移率预测J_2摄动下航天器近距编队相对运动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的航天器近距编队轨道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解析模型计算得到的相对运动轨道和不考虑J_2摄动影响的相对运动轨道相比,解析模型运算时间很短,精度提高约50%(10个轨道周期之后),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快速性,适合在线运行,同时给出了解析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5.
交会对接是空间站任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基于C—W方程,推导了用直角坐标和轨道根数描述的远程导引段多冲量变轨段策略的方程,同时给出了求解方程组的迭代算法。随着冲量的施加,剩下的变轨量不足以瞄准交会时刻目标的全部状态时,给出了瞄准部分变量的方法。通过算例验证发现,存在定轨误差的情况下,部分变量瞄准法能精确地瞄准任务所关心的变量。  相似文献   
96.
载人飞船泄复压过程中轨道舱的噪声环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考察航天员对载人飞船泄复压过程中轨道舱内噪声环境的适应性,在KM6水平舱进行了相应的模拟试验,对轨道舱中的噪声环境进行了试验测量与研究.试验结果及航天员的实际感受表明,泄复压过程中轨道舱内的噪声环境满足要求,产生的噪声对航天员不会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97.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ong-term perturbations of the orbits of geosynchronous space debris influenced by direct radiation pressure including the Earth’s shadowing effects. For this purpose, we propose an extension of our homemade semi-analytical theory [Valk, S., Lemaître, A., Deleflie, F. Semi-analytical theory of mean orbital motion for geosynchronous space debris under gravitational influence. Adv. Space Res.,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developed by Aksnes [Aksnes, K. Short-period and long-period perturbations of a spherical satellite due to direct solar radiation. Celest. Mech. Dyn. Astron. 13, 89–104, 1976] and generalized into a more convenient non-singular formalism. The perturbations accounting for the direct radiation pressure with the Earth’s shadow are computed on a revolution-by-revolution basis, retaining the original osculating Hamiltonian disturbing function. In this framework, we compute the non-singular mean longitude at shadow entry and shadow exit at every orbital revolution in opposition to classical approaches where the singular eccentric anomalies at shadow entry and shadow exit are computed. This new algorithm is developed using non-singular variables. Consequently, it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both near-circular and near-equatorial orbits as well as orbits which transit periodically around null eccentricities and null inclinations.The algorithm is tes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integrations of the equations, averaged over the short periods, including radiation pressure, J2, the combined Moon and Sun third body attraction as well as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he 1:1 resonance occurring for geosynchronous objects. As an extension of [Valk, S., Lemaître, A., Anselmo, L. Analytical and semi-analytical investigations of geosynchronous space debris with high area-to-mass ratios influenced by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Adv. Space Res., doi:10.1016/j.asr.2007.10.025, 2007b], we especially apply our analysis to space debris with area-to-mass as high as 20 m2/kg. This paper provides numerical and semi-analytical investigations leading to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the semi-major axis. Finally, these semi-analytical investigations are compared with accurate numerical integrations of the osculating equations of motion over time scales as high as 25 years.  相似文献   
98.
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上移动载体间的数据通信时,要求移动载体在运动中始终保持通信链路信号不中断。从移动载体看卫星的仰角和方位角随移动载体在地球上的位置及其自身的姿态(方位,俯仰,滚动)而变,因此要求载体上天线既具有极宽的辐射方向图特性和良好的圆极化特性。按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载体工作地域、载体运动中姿态角(方位角、俯仰角、滚动角)变化范围,导出移动载体上天线实际需要的工作角域,为载体上天线辐射特性的设计给出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
AOS虚拟信道链路控制器和VCDU合路器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入研究高级在轨系统(AOS)标准和对星载数据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AOS虚拟信道链路控制器和虚拟信道数据单元(VCDU)合路器。该设计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高级在轨系统虚拟信道链路控制(VCLC)子层的位流业务和虚拟信道存取(VCA)子层的VCA业务,完成了位流协议数据单元(B_PDU)的构造,VCDU的组装、调度、填充和定界等功能,实现了对整星数据流的统一管理。在卫星的星载数据系统设计中,将有效载荷数据和航天器平台数据合一,形成统一数据流,可以节约频率资源,支持宽带数据传输、实现整星数据流的统一管理,使整个系统更灵活、更开放、更有效,提高卫星的自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0.
用SGP4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实现空间碎片轨道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成功应用于求空间碎片的双行元初值及其轨道预报问题。首先推导出扩展的卡尔曼滤波求双行元的计算公式;然后针对地面观测站对空间碎片的监测进行了应用研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进行了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较准确地得到监测目标的双行元初值,从而可实现中长期轨道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