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401篇
航天技术   127篇
综合类   67篇
航天   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681.
近年来,国内外微纳遥感星座发展不断加速,通过高频重访大幅提升了对地观测的时间分辨率,但是由于单颗微纳卫星观测能力受限,难以满足多源同步与融合、高品质、大幅宽等数据应用需求。为此,将星座与星簇相结合,以星座化分布满足高时间分辨率需求,以星座节点上的星簇协同观测获取多源、高品质、宽幅数据,构建基于微纳卫星的分布式协同遥感系统,是兼顾上述遥感应用需求的有效途径。智能分布式协同控制是该系统的核心关键,为此,必须研究解决星座+星簇大规模动态微纳遥感星群控制系统的分布协同自主导航、智能运动规划与控制、智能健康预测与管理、智能组网等关键技术难题。在梳理分析国内外分布式微纳遥感系统的基础上,给出分布式协同微纳遥感星群的概念内涵,分析其特有的四方面难题,梳理总结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以期为后续该方向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82.
卫星遥测数据通常有2种手段获得,一种是卫星经过地面测控站下传的实时遥测和延时遥测;另一种手段是通过数传分系统下传的全球遥测。全球遥测作为监视卫星载荷健康状态的主要手段,存在数据量大、文件数量较多、人工处理和判读工作量大等问题。针对该情况,提出准实时在轨健康监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具备遥测源码定时获取、有效载荷遥测数据提取和解析、遥测数据存储、遥测数据自动判读和特征统计、超限报警、曲线显示和数据输出等功能,可对卫星有效载荷的健康状态进行准实时、自动化的监视和评估。  相似文献   
683.
介绍了时间基准、时间系统的基本内涵及常用类型,阐述了当前时间基准的理论定义、计量定义、物理实现。分析评估了时间基准未来可能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对光钟的影响、秒定义的变化、闰秒的变化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从基础研究、技术试验和体系应用的角度给出了关于时间基准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