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1篇
航空   162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29篇
航天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31.
测试波形的畸变程度可用波形的失真度来表示.目前常用的频域法求取和计算失真度的结果与波形的畸变有背离的地方.实际失真度很大,测出来的值却偏小.本文提出一种INV时频法,可以弥补频域法的缺陷,文内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32.
多路协调加载试验技术在进行结构强度试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多路协调加载试验设备及系统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针对多路协调加载试验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油源污染、系统激振、伺服作动器选取、控制参数的设定和试验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并就影响多路协调加载试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应用本文提出的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多路协调加载试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233.
用有限差分法解薛定谔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量子力学中大多数量子体系的哈密顿算符都比较复杂,薛定谔方程均不能得到严格解或分析解的问题,提出了用数学中的有限差分法来解决计算量子力学中薛定额方程的本征问题。对普通的径向薛定谔方程和含时的薛定谔方程进行了有限差分法的分析,给出了两种薛定谔方程的有限差分法的离散方程。并以线性谐振子为例,进行了计算机编程推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研究量子力学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4.
邵荣士 《飞机设计》2007,27(3):33-41
研究了纵向电传系统前向指令回路非线性校正、过载指令的设计和综合、C*反馈回路的设计、调参规律的选取、校正网络特征、闭环系统稳定性、闭环系统相位补偿以及放宽静安定度补偿方法等,并对伺服弹性回路和人-机耦合回路的综合设计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35.
弹塑性条件下工程小裂纹疲劳扩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在弹塑性条件下工程小裂纹的疲劳扩展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用△J积分作为在弹塑性条件下疲劳裂纹扩展主要控制参数的表达式。对工程小裂纹在缺口循环塑性区中的扩展规律提出了用修正的△J_(eff)积分描述和分析的表达方法,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36.
通过对三维应力约束下含中心圆孔的双向拉伸板进行弹塑性理论分析,提出线弹性等效应变解与弹塑性等效应变解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弹塑性等效应变解可以由线弹性解通过简单的变理代换得到。利用二维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证实,在一般制品几何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应变等效法比著名的Neuber法和等效应变能密度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适应能力,并且可经给出弹塑性全场解,对不同缺口形状,不同材料,不同载荷情况具有通用性,可以作为有限元法的补充,为结构的细节设计和寿命分析提供了高效的工程方法。  相似文献   
237.
四桥臂三相逆变器的PWM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四桥臂三相逆变器的结构,其三相负载可以是平衡的或不平衡的,线性的或非线性的,由于第四桥臂的加入,控制变得非常复杂。本文分析了三相逆变器的调制信号与输入直流电压的关系。讨论了中点电压这个关键量。分析了该技术电压利用率不高的缺点,提出谐波注入法解决了该缺点,谐波注入法可以输出幅值更高的基波,同时谐波不会影响输出电流,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PWM控制方案,该方案电压利用率高,并能带任意负载载。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8.
针对TDI-CCD遥感图像固有条带噪声的灰度值在原始信息中变化比较缓慢的特 点及小波变换对奇异点检测的优越性, 提出了一种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 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条带噪声频率点所在的位置, 采用改进的陷波滤波器对条 带噪声的频率成分进行消除. 另外, 提出一种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改进阈值 函数法, 用以消除图像的条带噪声. 实验结果表明, 在消除条带噪声方面, 改 进的陷波法优于改进的阈值函数法, 而改进的阈值函数法优于硬阈值函数和软 阈值函数法. 利用改进的陷波法消除条带噪声后, 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 其PSNR达到46.4181dB, NMSE减小到0.00007, 相对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 几种阈值函数法, PSNR提高了3~4dB, 而NMSE则减小了 0.00007~0.00011. 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消除遥感图像的条带噪声, 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持原图像的特征, 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39.
根据谐波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谐波传动设计、测试的基本方法,并且介绍了谐波传动在国防科技中的应用现状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40.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r variations of the ionosphere, the least-squares harmonic estimation is applied to the time series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ies derived from about five years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radio occultation observations by FORMOSAT-3/COSMIC satellites. The analysis is done for different latitudes and altitudes in the region of Iran. The least-squares harmonic estimation is found to be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frequency analysis of the completely unevenly spaced time series of radio occultation measurements. Although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e exact expected cycles (i.e. annual and diurnal components with their Fourier decompositions, and the 27-day period) due to the low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radio occultation measurements, high vertical resolution of the observations enables us to detect not only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variations but also periodic patterns of electron densitie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of the ionosphere. The dominant diurnal and annual signals together with their Fourier series decompositions are obtained,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 analyses on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In the equatorial anomaly band, the annual component is weaker than its Fourier decomposition periods. In particular, the semiannual period dominates the annual component, indic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miannual variation of the electron densities and the ionospheric equatorial anomaly. From detection of the phases of the components,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annual signal generally has its maximum value in summers at high altitudes, and in the winters at low altitudes. This is probably due to the higher [O/N2] ratios in winter than in the summer in the lower ionosphere. Furthermore, the semiannual component mostly peaks around solstices or about a month before/after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