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5篇
航空   233篇
航天技术   96篇
综合类   57篇
航天   1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16MnR钢疲劳统计特性评估的双随机变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按照ASTM standard E647-93,对16MnR钢进行了21试件的紧凑拉伸试验,为了描述疲劳裂纹扩展统计特性规律,采用两个随机变量Paris公工描述疲劳裂纹扩展统计特性的方法,为了疲劳统计特性评估,采用了含双随机变量的Paris公式,二阶矩解法,与试验结果比较说明,所用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32.
本文主要描述在 FL-1风洞中进行的全动翼铰链力矩实验,研究了不同滚转角及不同相邻翼面偏角对压心位置和铰链力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3.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系统的构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忠  吴宏鑫 《航天控制》1998,16(1):19-27
根据构形效率、奇异面的复杂度等指标,针对成对安装和非成对对称安装的几种常见构形,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正十二面体构形是系统运行中的一种较理想的构形,但就研究本身而言,金字塔构形的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它构形的分析和操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4.
为提高计算效率,以一种基于双线性四边形模拟物体形状的幂级数函数为混合域基函数,用伽列金矩量法(MOM)对电中、小尺寸金属散射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进行计算。分析了幂数级函数阶数M与其收敛性的关系。对二面角、矩形平板、等边三角形平板和圆柱等不同目标的单站或双站RCS计算结果表明,在此特定条件下M=3时该算法计算值与文献结果较为吻合,计算速度和精度均可满足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435.
考虑框架伺服特性时SGCMG系统操纵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系统操纵律的设计中,通常假定框架伺服系统具有理想的伺服跟踪性能.然而,框架伺服系统有限的带宽和实际存在的各种扰动力矩都会使其跟踪性能下降.为抑制SGCMG框架伺服特性对操纵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操纵律.该操纵律综合考虑了SGCMG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可以根据航天器姿态控制给出的角动量(或力矩)指令,直接计算出每个SGCMG框架驱动系统所需的控制力矩.由于操纵律没有算法奇异,在SGCMG系统不出现运动奇异的情况下,可使操纵误差指数收敛至零.同时,操纵律形式简单,易于实现.应用在航天器上的某4-SGCMG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操纵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36.
研究了以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SCMG)作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跟踪问题.建立了以VSCMG为执行机构的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 引入一阶稳定的线性角速度滤波方程, 同时, 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 设计了闭环系统的控制律. 利用加权的最小范数解得到VSCMG的姿态控制输入矢量. 提出了表征VSCMG构型的新奇异度量, 在其基础上利用梯度法构建了VSCMG的零运动, 以回避VSCMG的构型奇异, 并使转子转速趋于期望值. 以四陀螺金字塔构型为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37.
Two models of ionosphere tomography based on spaceborne 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re proposed. For HF-SAR the signal with sweeping frequency lower than the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of ionosphere will be scatted during the ionosphere propagation and completely reflected at a corresponding height. The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isolines looked as series of random surfaces can be reconstructed from the HF-SAR echoes by using the inverse scattering technique for layered rough surfaces and the method of moment (M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 that due to the MoM can provide a full wave solution, the ionosphere tomography with high resolution can be obtained as long as enough sampling data of HF-SAR echoes are used. For VHF/UHF/P/L-band SAR the TE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SAR echoes scattered by some strong point targets (such as the calibrators, etc.) appeared in the SAR imaged ground region, and the ionosphere tomography can be performed by CT technique.  相似文献   
438.
Tang Liang  Chen Yi-qing 《Acta Astronautica》2009,65(9-10):1506-1514
A system model is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translational and rotational motion of an active-magnetic-bearing-suspended rigid rotor of a single-gimbal control moment gyro (SCMG) onboard a rigid satellite. This model closely reflects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tor by considering the dynamic and static imbalance as well as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gimbal's and the rotor's motion on a satellite platform. Adaptive autocentering control is strictly constructed for the preceding rotor with unknown dynamic imbalance. The rotor achieves its rotation about the principal axis of inertia by identifying the little rotational angles from the geometric axis to the principal axis and then using the results to tune a stabilizing controll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 decentralized PD controller with cross-axis proportional gains and high-pass and low-pass filters. The main disturbance in the wheel spinning can thereby be completely removed and the vibration acting on the satellite can be attenuated.  相似文献   
439.
李海涛  房建成  韩邦成  魏彤 《宇航学报》2009,30(6):2199-2205
为了抑制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对双框架控制力矩陀螺伺服系统速率平稳性的影响, 提 出一种角加速度反馈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带有谐波减速机构的陀螺框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 谐波减速器的运动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设计非线性微分跟踪器得到加速度信号构成加速度 反馈,对谐波减速器运动误差所造成的速率波动进行抑制。对框架伺服系统进行仿真,仿真 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在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原理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在5度/秒的转速情况下,使框架转速波动量减小了59%,显著提高了 转速精度.  相似文献   
440.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是应用在航天器上的一类惯性执行机构,但当多个SGCMG协调工作时,由多个SGCMG组成的SGCM5G系统会出现奇异现象,不能产生所期望的控制力矩。为回避系统奇异、必须对SGCMG系统的奇点在框架角空间中的分布作一定的了解。文章则针对框架轴非共面锥形对称安装的SGCMG系统,证明了对于角动量空间中的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框架角空间中的奇点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