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355篇
航空   1833篇
航天技术   338篇
综合类   216篇
航天   34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基于混沌变量的航空发动机性能监控与故障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在利用综合加权法计算表征发动机整体性能的综合指数时,各参数的权系数难于确定,本文提出利用混沌变量确定各参数的权系数,使优化得到的综合指数值比采用专家调查法所得到的综合指数值更能灵敏、准确地反映发动机整体性能的变化情况,提高了发动机性能正常与否的识别率,并以此来发现发动机潜在早期故障,防止故障的扩大。通过对某型涡扇发动机进行监控,证明该方法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32.
分析已有证书路径构造方案,借鉴桥CA体系结构的构建思想,参考电话系统分区模式,提出了类桥CA体系结构.针对类桥CA体系结构特点,在证书路径构造中引入关系矩阵和证书路径库技术,使得构造的部分证书路径能够得到重用,优化现有证书路径构造策略.该方法具有可扩展性,能够很好的适应PKI体系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3.
侯胜利  李应红  尉询楷 《推进技术》2006,27(2):154-157,170
1引言目前,国内外已发展了多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如专家系统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以及新近提出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诊断方法。但这些方法需要有足够的已知故障模式的训练样本才能发挥出优异的性能,而且算法实时性较差,难以满足快速在线诊断的要求[1]。传统的基  相似文献   
134.
涡扇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的快速原型实时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高效地完成涡扇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算法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构建了以NI CompactRIO为核心的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的快速原型实时仿真平台.基于一簇卡尔曼滤波器,在LabVIEW编程环境中建立了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分别在涡扇发动机模型稳态和动态工作时完成了对单个传感器故障的检测、隔离和重构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并验证了算法精度.经过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理论的诊断算法能在传感器故障情况下确保控制系统安全运行,诊断精度最高可达1.4%;同时表明,该快速原型实时仿真平台的设计是成功的.研究工作为发动机传感器故障诊断系统的半物理仿真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5.
基于有限单元法建立了考虑库伦摩擦的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的箔片结构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单元法耦合求解Reynolds方程和气膜厚度方程,通过求解轴颈达到极限偏心率时的轴承极限承载力,研究了箔片结构库伦摩擦效应对轴承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并搭建了轴承极限承载力测试试验台,利用温度法测量了两个具有不同轴承壳内表面粗糙度的波箔型径向气体箔片轴承的轴承极限承载力.通过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轴承壳圆柱孔内表面粗糙度为0.4μm的轴承在10000r/min和20000r/min下,轴承极限承载力分别为15.5N和42.3N;而表面粗糙度为1.6μm的轴承极限承载力为10.9N和29.6N,这是由于波纹箔片和轴承壳体之间的库伦摩擦力增大了波纹箔片的刚度,因此增大箔片结构摩擦因数使得轴承极限承载力降低,并且仿真结果变化趋势和试验结果变化趋势吻合.   相似文献   
136.
针对受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冲刷的摆盘装置的冷却水回路,建立二维、三维物理仿真模型,模拟了冷却水在内部流道的 流动与换热过程,考察了冷却水进口压力、冷却水流量对流阻和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摆盘冷却水进口压力由2.3×105Pa提高到8.3×105Pa,摆盘壁温变化微小,结构1壁温升高5K,结构2壁温升高7K;②冷却水进口速度由0.5m/s提高到5.3m/s,结构1壁温降低约120K,结构2壁温降低约100K,冷却效果明显;③结构2通过缩小流道的流通面积,能在更小的冷却水流量的工况下得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137.
为探究不同旋流器位置和数目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性能的影响规律,运用FLUENT软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法对某旋转流线涡燃烧室冷态流场和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位置,旋流器距离燃烧室头部为88 mm时流线涡更稳定、更不易脱落,且燃烧效率最高,火焰长度也最短,燃烧效果最理想;旋流器数量的改变对压力损失和火焰长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3个旋流器产生的涡范围更大,且会使空气与燃料掺混得更好,壁面温度场更加理想,燃烧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8.
为克服双发民用飞机目前普遍采用的3大发动机生产厂家(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开发的发动机性能监控软件的局限性,研究总结了双发性能参数差值分析法。通过3起发动机故障诊断实际案例,利用该方法对双发性能参数进行差值计算,并观察其变化趋势,可以有效地排除外界飞行条件等的影响,高效地判断出发动机故障;同时,可以对飞机航空专用数据链通信系统(Aircraft Addressing and Reporting System,ACARS)报文上任何所需的参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9.
间冷循环技术是大幅提升燃气轮机性能的有效手段。采用图解法分析了间冷热力循环的技术特征,并运用数学推导论证了间冷循环技术可以提高燃气轮机输出功率和热效率的本质。通过搭建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进行了燃气轮机简单循环与间冷循环参数化计算分析,重点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中压比分配原则的研究,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的参数分析予以佐证。结果表明:在低压和高压压比为0.3左右时,间冷燃气轮机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0.
利用涡喷发动机试车台和新研制的小型涡喷发动机完成了一系列静电监测实验,获取了涡喷发动机尾气静电信号特性,并通过分析静电信号特征证实了尾气静电监测技术对发动机气路部件机械故障的监测.研究发现发动机尾气静电信号的细微变化与发动机工况相关,通过分析第102试车阶段的静电信号发现活动率水平出现了与发动机工况同步变化的情况,验证了活动率水平是一种可作为表征尾气中微小颗粒的带电情况的特征参数;在102~108试车阶段中,发动机出现了燃烧室内壁积炭、燃烧室内壁轻微烧蚀和气路润滑油泄漏故障,根据静电信号的统计分析以及大时间尺度的趋势分析,发现活动率水平、正(负)事件率可作为预警参数来反映因这些故障而导致尾气静电整体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