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4篇 |
免费 | 401篇 |
国内免费 | 52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902篇 |
航天技术 | 400篇 |
综合类 | 262篇 |
航天 | 4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20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128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05篇 |
2014年 | 153篇 |
2013年 | 120篇 |
2012年 | 156篇 |
2011年 | 182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63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35篇 |
2006年 | 116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71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48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网格式肋化通道换热与总压损失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通过两个实验模型,对矩形网格式肋化通道的换热与总压损失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模型通道的两个宽边是由铝板机械加工而成的肋化壁,两个短边是由胶木板制成的绝热壁。肋化壁上肋与通道轴线所形成的锐角定义为肋向角α,第一个模型的两个宽边上的肋向角分别为45°和-45°(简称45/45模型);第二个模型两宽边的肋向角分别为45°和-60°(简称45/60模型)。两个模型的肋宽与肋间距之比t/p=0.25,肋间距与肋高之比t/e=0.30,肋高与通道高度之比e/H=0.50,即两个肋化壁的肋尖相互接触,从而形成网格式通道。实验表明当雷诺数在0.5×105~1.2×105范围内变化时,网格式内冷通道换热效果比光滑通道提高了5~9倍,但伴随的总压损失增加了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2.
83.
采用三维可压缩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k-ε湍流模型,研究了导弹出箱过程中,弹体姿态偏转后弹底周围环境及发射箱内的流场特性。首先,以超声速欠膨胀射流撞击平板实验为算例,对数值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其次,分别对导弹在约束期和半约束期箱内流动特性展开研究。研究表明:喷管尾流在发射箱内会形成强烈的引射效应。同时,在弹底会出现明显的回流区域,使导弹出箱时受到额外的阻力。考虑偏转后,发射装置受到的冲击载荷增大2倍以上,发射箱壁面受到的压力增加40%。而且,在半约束期,箱内的流场分布不再对称,会使得导弹受到额外的不平衡力矩。 相似文献
84.
为了研究热管倾斜角度和压力对热管蒸发段、冷凝段传热系数以及最大换热功率的影响,对使用水基CuO纳米流体为工质的倾斜微槽道热管强化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装置主要由带角度调节功能的微槽道热管和加热、冷却系统组成.实验结果发现,用水基纳米流体替代去离子水为工质时,热管整体换热特性得到明显增强,蒸发段、冷凝段传热系数以及最大功率都能大幅度提高,总热阻明显降低.倾斜水热管的蒸发段和冷凝段传热系数比水平水热管的有大幅提高,但最大功率变化不大.而倾斜纳米流体热管不但蒸发段和冷凝段传热系数比水平纳米流体热管有大幅提高,而且最大功率更有接近一倍的增加.对水和纳米流体两种工质,对应于最佳换热特性的倾斜角都是75°.因此,纳米流体对倾斜热管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5.
根据某探测器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条件,分析和计算探测器上火箭发动机的热环境参数.利用有限元法计算火箭发动机固壁辐射热流密度,依据热流边界条件设计热防护方案;利用有效发射率表征多层隔热材料隔热性能并进行温度场数值仿真.由于多层隔热材料性能参数的不易确定性,计算了参数在较大范围内的热防护效果.通过仿真计算验证热防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分析影响热防护效果的主要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多层隔热材料的有效发射率是影响隔热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比热容、表面发射率、密度对热防护性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6.
87.
小孔辅助射流提高气膜冷却效率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计算手段,模拟普通的圆柱形单孔结构和小孔辅助射流结构在不同吹风比下的流动和换热,侧重通过直观演示气膜孔下游反向对旋涡对(肾形涡)的生成、发展以及相互作用过程,揭示小孔辅助射流改善气膜冷却效果的机理.结果表明:与单孔结构相比,小孔辅助射流结构,由于小孔射流的干涉作用,主孔射流形成的肾形涡的尺度和强度均有较大程度的减小,冷气射流与主流的掺混减弱,对冷气的向上抬升作用减小,避免了冷气穿透主流脱离壁面,大大提高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的增加,与圆柱形单孔相比,气膜冷却效果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8.
89.
文章旨在建立环路热管的地面实验平台,模拟环路热管在太空轨道运行的热环境。首先建立了地面实验舱的物理模型,对其如何实现在地面模拟太空中该环路热管的热环境进行了热分析计算,其次确定了满足环路热管轨道运行最冷工况和最热工况下的实验舱的壁面温度,最后对实现该轨道环境所需要的壁面绝热材料、制冷剂、制冷设备进行了选择,初步完成了实验平台的热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在同时考虑舱内对流和辐射换热的条件下,要实现空间热边界条件,实验舱内舱的壁温要保证在-62.1~-10.9℃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