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99篇
航空   651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104篇
航天   8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运载火箭在大气中飞行会使箭体、发动机等表面带电,当静电累积达到一定量级并产生静电放电时,可能对箭上电气设备造成灾难性后果。在众多起电原因中,文章重点研究发动机喷流起电和摩擦起电过程,提出这2种起电方式的计算模型,并结合相关静电测量试验,确定这2种起电方式的等效充电电流,定量分析火箭最大静电带电电位,为指导单机设计及系统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2.
石墨密封材料高温摩擦磨损行为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HT-1000型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石墨M210密封材料高温下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基于试验数据,通过灰色理论GM(1,1)建立了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石墨M210密封材料摩擦因数呈先增大再减小,而后趋于一稳定值,试验温度为450℃时,摩擦因数最小;磨损率随着试验温度升高而增大.试验温度在低于300℃,磨损表面具有明显的黏着、撕裂和无序的塑流动痕迹,高于400℃时,塑流动痕迹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出现了剥落和断裂痕迹.温度较低时,石墨材料表面主要是水汽物理吸附膜起润滑作用,随着试验温度升高,由物理吸附膜润滑逐渐转向反应膜润滑.基于试验数据建立了精度等级均为1级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23.
The problem of hydrodynamics of the three-leaf dislocated floating-ring bearing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boundary element method.The law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on boundary surface(axial,bearing and floating-ring)and its friction loss in different eccentricities wa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ner friction of three-leaf dislocated bearing increases from 390.875to 1 091.65,and the inner friction of three-leaf dislocated floating-ring bearing increases from 94.2523to 114.5069with eccentricity varying from 0to 0.075in nondimensional.So changing the pressure and flow field of bearing by adding floating-ring is more stability and less wasted work of friction than three-leaf dislocated bearing.  相似文献   
224.
为研究某型飞机操纵系统国产钢索滑轮组与进口钢索滑轮组动摩擦特性的差异,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就该操纵系统中拟采用的进口钢索滑轮组进行动摩擦特性的研究。运用经典力学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与系统中正在使用的国产钢索滑轮组动摩擦特性的对比分析,并对试验中取得的数据运用Labview软件和频谱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进口钢索滑轮组的动摩擦力较小、刚度较大,符合工程设计的需要。研究结果为该型飞机操纵系统钢索滑轮组的设计改进提供工程依据。  相似文献   
225.
高超声速表面摩擦应力油膜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超声速摩阻测量的需求,将基于表面图像的摩擦应力油膜干涉测量技术(SISF)应用于Φ0.5m常规高超声速风洞。通过平板模型的风洞实验,进行了硬件设备平台研制、模型表面材料、油膜物性参数的影响特性以及干涉图像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SISF硬件设备和技术能够获得清晰的干涉条纹,平板模型表面摩擦应力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研制的SISF系统可以可靠地应用于高超声风洞模型表面摩擦应力测量。  相似文献   
226.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含Iwan模型干摩擦振子非线性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谐波平衡法,研究了由Iwan模型和1个质量块构成的干摩擦振子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问题.对于自由振动,推导了系统卸载和加载过程中各自对应的非线性运动方程;通过谐波平衡法,求得了各方程的1阶谐波解;为了得到方程正确的数值解,提出了确定零速度时刻的策略;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谐波平衡法与数值方法得到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谐波平衡法求解此类问题的有效性.对于系统微滑移下的受迫振动,采用谐波平衡法求得了系统的幅频关系.最后,对Iwan模型阻尼特性的研究发现,模型等效黏性阻尼比与其振幅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27.
对锻造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EBW)接头进行了应力控制的高周疲劳试验和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疲劳断口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了疲劳裂纹的起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高周疲劳试样裂纹起裂位置和最后断裂位置均发生在母材区,而低周疲劳试验试样断裂位置表现出不确定性,在焊缝区和母材区均可导致裂纹起裂.高周疲劳载荷下,裂纹起源于表面滑移;低周疲劳时,裂纹可能在接头母材区的表面起裂,也可能在接头焊缝的内部缺陷处起裂,裂纹起裂模式取决于载荷大小.   相似文献   
228.
二自由度扭转干摩擦系统的频域响应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一类作扭转振动的干摩擦系统,基于库仑阻尼模型和谐波平衡思想给出了其频域响应的求解方法,考虑了干摩擦界面上可能出现的周期内全滑移运动及阻滞-滑移运动.首先,建立了扭转干摩擦系统的二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并进行了无量纲化.其次,建立了以谐波平衡思想处理该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并给出了系统的接触面作周期内全滑移运动及阻滞-滑移运动的判定条件.最后,对于这两种接触运动状态,分别给出了其摩擦力的处理方法和谐波展开形式,从而建立了扭转干摩擦系统的频域求解方法.以此方法计算了系统在一组不同的正压力下的响应,其结果与数值积分法所得的结果取得了相当的一致.此半解析方法较数值积分方法更能揭示扭转干摩擦系统的工作机理,并可以大幅提高计算时间,其推导和求解过程可用于类似的非线性系统.   相似文献   
229.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波箔型气体径向轴承箔片结构的库伦摩擦模型,通过改变平箔片与波纹箔片之间以及波纹箔片与轴承座之间的摩擦因数,对比分析了在各种载荷分布条件下波纹箔片库伦摩擦模型与文献中线性弹簧模型的刚度特性,研究了库伦摩擦效应对波纹箔片刚度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有限单元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雷诺方程和气膜厚度方程,研究了在两个工作转速下气体波箔片轴承中截面处最小气膜厚度随轴承承载力的变化规律以及承载力随偏心率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仿真对该模型、文献中线性弹簧模型和刚性表面气体轴承进行对比分析,并把气膜厚度分布与文献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箔片的库伦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波纹箔片的刚度,并且随着摩擦因数的增大其刚度以及两端固定的波纹箔片个数也增加,使得箔片轴承表面变“刚”,因此轴承静特性更趋于刚性表面轴承,此外当轴承承载力一定时,箔片摩擦因数越大轴承的最小气膜厚度越小.   相似文献   
230.
采用疲劳试验机对3种不同对接工艺的Al-Li-S4铝锂合金FSW对接接头及母材进行了疲劳性能测试,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组织和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10MPa应力水平下,Al-Li-S4-T8铝锂合金母材在疲劳寿命达到200万次;在600/400、800/80、800/2003种典型FSW工艺条件下,800/200参数接头疲劳性能最优,在170MPa应力水平下,接头疲劳寿命可达200万次;Al-Li-S4合金FSW接头疲劳断裂大部分从焊缝表面起裂,这可能与FSW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周期性流动和周期性微观组织使焊缝内部出现强度薄弱区或应力集中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