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7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545篇
航空   2117篇
航天技术   1053篇
综合类   501篇
航天   77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31.
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惯性仪表冗余方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朱振乾 《航天控制》1998,16(2):16-23,33
叙述了提高控制系统可靠性惯性仪表冗余的几种典型方案,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提出冗余的一般准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32.
引信天线与天线罩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晓静 《上海航天》2003,20(5):50-53
分析了天线与天线罩测量的主要参数、方法和要求。介绍了2种典型多用途天线和高性能天线罩测量系统的构成、原理和主要设备及流程图。有关的测试结果表明,两者均可满足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3.
介绍测温控温的微波热定标源研究中所用的热定标源的结构及测温控温电路系统  相似文献   
934.
交会对接最后逼近阶段CCD相机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林来兴  李灿 《宇航学报》1994,15(2):24-34
本文提出交会对接最后逼近阶段,在CCD相(及二极管阵列)任意安装条件下,测量追踪飞行器相对于目标飞行器位置和姿态的方位角法和成象法测量方案,及在采用单机和多机时的算法,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采用单机时,精度很高,而采用双机或多机,算法简单,速度快。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较好地解决该阶段的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935.
在评价脉冲星时研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讨论了基于毫秒脉冲星自转的脉冲星时间的短期特征和长期稳定度。并对影响其稳定度的因素作了初步分析。 5 0m射电望远镜计时观测的目的之一就是综合脉冲星时研究。对于 5 0m望远镜计时观测的选星和由多星观测进行综合脉冲星时研究中的数据分析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36.
由于压缩空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瓶内残留凝结水的现象,从而影响压缩空气瓶的容积,并产生化学腐蚀,影响气瓶的整体强度和耐压性能及其的寿命。为此,应掌握气瓶内凝结水水位情况,并且提高检测水位准确度。提出了一种利用气体状态方程来计算压缩空气瓶的冷凝水水位新见解,对压缩空气瓶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7.
本文综合分析了目前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量紊流流场的各种方法,并着重指出,在高紊流度情况下,还没有比较可靠的方法。在使用目前推荐的各种计算公式时,必须首先验证其公式的可靠性,并注意其限制性条件。  相似文献   
938.
以外螺纹中径测量为例,详细论述了标准不确定度和展伸不确定度的建模过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使外螺纹中径测量精度的评定符合国际规范。  相似文献   
939.
形位误差在位测量的误差分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误差分离原理,对大型工件的几何精度实施在位测量,可以将基准的误差从测量结果中分离出来,从而减少测量不确定度,提高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40.
定时器、继电器等电器靠触点闭合来控制电器系统的电流、电压或定时时间。这时,触点闭合时的接触电阻对电器的电气性能有很大影响,因而触点接触电阻是这类电器的重要技术参数。目前,企业中仍普遍采用手工、静态、抽检法来测量这一参数。这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与动态使用状况不一致。我们研制了触点电阻动态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使动态检测与使用状态一致,对保证定时器、继电器等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