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3篇
航空   277篇
航天技术   112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10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本文在介绍太阳房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分析河北农村住房情况、家庭规模、收入水平和能接受的新房造价,设计了符合河北农村现状的单层被动式太阳房,并进行了相应的热工计算和造价分析。结果表明,在不显著增加造价的前提下,节能率均达到了70%以上,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论证了被动式太阳房在河北农村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72.
姿控用再生冷却推力室传热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磊  刘伟 《火箭推进》2008,34(6):6-13
对采用MON-25/MMH推进剂的姿控用再生冷却推力室的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使用二维传热计算程序,对推力室壁及再生冷却剂MMH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初步评估,然后运用CFD软件对该问题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最后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常温300K和低温243K入口条件下的MON-25/MMH再生冷却推力室热试车状态进行对比,发现三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73.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和区域分解法,建立低地球轨道空间环境航天器表面原子氧通量密度和积分通量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航天器表面几何构型、原子氧数密度和分析热运动、地球自转对航天器速度的影响以及轨道运行参数。通量密度分布的求解是通过其微分方程的对于独立变量分子运动速度和与表面速度矢量合成的积分得到,积分通量是通过沿轨道时间积分来实现。与此同时,得到了沿入射攻角变化原子氧分布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结果表明:通量分布伴随入射攻角增大而急剧下降,在迎风面达到最大值,背风面最小值。入射攻角是影响分布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计算误差与NASA-LDEF飞行试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74.
东四平台系列卫星对真空热试验期间的星上转发器在轨工作状态模拟、星表高/低热流模拟、星体吊装与水平支撑和污染控制等提出了较高要求。文章对微波负载能量耗散试验技术、红外灯阵设计、液氮冷板设计、卫星吊装与支撑技术、污染控制及星内真空度监测技术等在该系列卫星热试验中的成功应用与完善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75.
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的表面热流辨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材料的热物性参数随温度变化时,其内部的热传导方程是一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对应的热传导逆问题称为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本文建立了非线性热传导逆问题的两种表面热流辨识方法:顺序函数法和共轭梯度法,介绍了这两种辨识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具体算法推导,并针对典型算例进行了仿真辨识,结果表明:两种辨识方法虽然在算法构造、计算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能给出较好的辨识结果,并且算法受测量噪声的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76.
刘君  魏雁昕  韩芳 《航空学报》2021,42(6):124397-124397
有限差分法应用于具有复杂外形的网格时需要进行坐标变换,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引入坐标变换诱导误差。在柱坐标系下使用均匀网格进行均匀流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即使物理坐标对计算坐标的变换函数连续可导、计算过程中坐标变换系数直接采用准确的解析式、网格完全正交并且充分光滑,也无法避免坐标变换诱导误差。理论分析表明,产生坐标变换诱导误差的机理是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守恒型欧拉方程变换至贴体坐标系下后增加了源项。针对该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通常采用几何守恒律,构建与差分格式相匹配的坐标变换系数计算方法来消除源项。本文介绍了从包含源项的离散等价方程基础上直接进行离散的新算法,在此基础上针对非等距网格条件下MUSCL类格式重构过程进行误差分析,理论推导表明重构中需要考虑非等距插值公式的影响系数,将变量转换至计算空间内进行MUSCL重构才能保证该过程具有均匀网格下的插值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实验证明新算法对于均匀流场完全不会引入坐标变换误差。  相似文献   
477.
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横缝旋涡结构及气动热环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波  张昊元  国义军  曾磊  石友安  桂业伟 《航空学报》2015,36(11):3515-3521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横缝内部流动,通过求解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自主研发了一套能够较好模拟缝隙流动特性的CFD软件,利用该软件对横缝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对于缝隙内黏性起主导作用的低速流动,通常需要密度足够充分的网格才能获得较好的计算结果。收敛后的壁面热流与文献实验热流吻合较好;缝隙内部旋涡个数近似与缝隙深宽比成比例,与文献中的有关结论完全一致。缝隙壁面热流分布受旋涡结构影响,会出现波浪式变化。因此,合理捕捉旋涡结构对于缝隙壁面热流的数值模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CFD软件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表面横缝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  相似文献   
478.
One of various mechanisms of pre-earthquake lithosphere–atmosphere–ionosphere coupling as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seismo-ionospheric effects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lease of latent heat. Abnormal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2007 Ms 6.4 Pu’er earthquake in China were report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whether there were abnormal changes of surface latent heat flux (SLHF) linked with this pre-earthquake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The spatio-temporal statistical analyzes of multi-years SLHF data from USA NCEP/NCAR Reanalysis Project reveal that local SLHF enhancements appeared 11, 10 and 7 days before the Pu’er earthquake, respectively. As contrasted to the formerly reported local ionospheric Ne enhancement 9 days before the shock observed by DEMETER satellite,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SLHF and Ne anomalies are quasi-synchronous and have good spatial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epicentre and the local active faults. This is valu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seismogenic coupling processes and for recognizing earthquake anomaly with multiple parameters from integrated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479.
红外灯热流分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采用蒙特卡罗法建立了红外灯单灯热流分布模型并在真空低温环境下进行了红外灯热流分布测试,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测试在KM2空间环境模拟器中进行,采用黑片作为热流传感器。测试过程避免了空气对流对测试的影响,确保了测试数据的准确。对比分析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偏差在5%以内,满足设计要求,可以作为红外灯阵热流分布模型的建立和红外灯阵热流优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480.
提出了一种低经济、高效率、高精度的微小孔研磨技术.介绍了其研磨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特点.并对微小孔研磨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