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5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479篇
航空   2557篇
航天技术   487篇
综合类   852篇
航天   27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笔者研究了一个有突扩台阶的氢燃料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模型的气体动力学特性和推力特性。氢气从位于燃烧室突扩台阶后的支板逆来流喷注,测量了氢气燃烧状态下模型发动机壁面的压力分布和推力收益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氢气的当量油气比为0.35~0.8的范围,在本模型流道构型条件下,氢气自燃,并随当量油气比的增加,燃烧室内压力增加,获得的推力收益增大,最大推力收益达到500N。实验在CARDC的脉冲燃烧风洞中进行,实验马赫数为6,总温1850K,总压5.5MPa。  相似文献   
62.
介绍了在气动中心高速所FL-24风洞中进行的飞机外挂物部件气动特性试验研究的简要情况和典型试验结果。试验是在M=0.60~1.50、α=-4°~16°、β=0°~5°条件下,利用两台内式五分量天平,分别测量得到了某飞机干扰流场下该机左右侧机翼翼下某导弹弹翼、尾舵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试验获得的导弹弹翼、尾舵的气动特性变化规律合理,量值可信。试验研究的成功,提高了风洞试验能力,为飞机外挂物部件气动特性的获得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3.
利用CCD微机图像系统和实时全息技术,实时地显示并数字化采集在0.3m×0.3m跨超音速风洞中,M=1.99时绕钝锥及攻角为15°尖锥的三维复杂流场的全息再现干涉图。加用频闪光调制器解决了省去脉冲激光器而只用同一连续氦氖激光实现清晰地实时监视,同时以两倍帧频连续瞬间采图的兼容问题 ,物光参考光都用平行光,良好自然的干板制备、复位、使实时全息用于风洞实验不再困难。  相似文献   
64.
本文概述了边界层转捩对空天飞机性能的影响。在介绍确定边界层转捩起始点的线性稳定性理论和简单关联公式之后,又从噪声影响、头部钝头影响和钝锥飞行试验结果等几方面,讨论了线性稳定性理论的应用。接着介绍了采用转捩函数来确定转捩区的方法。从飞行试验、理论计算和风洞试验等三方面,探讨了进一步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的途径。重点介绍了NASALangley研究中心的超声速、高超声速静风洞技术的发展。最后,对今后空天飞机边界层转捩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5.
用正交试验与系列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五元素风帆的气动特性及其各参数之间的最佳配合问題。设计的4个五元素风帆,均是由3个固定小翼、2个活动小翼及上下两块制流板所组成,但小翼的形状及分布曲线不同。 通过风洞试验,得到了各个风帆攻角与两个活动小翼转角之间的最佳配合,并对各帆的气动特性作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配合状态下,4个帆的升力系数可分别达到2.64、2.87、2.69和2.08,均比常规帆有较大的增长;而且,只要打开活动小翼,就能释放大部分风能,从而保证船舶在大风中的安全,这些帆的结构并不复杂,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效帆具。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炮风洞 M 数为6、7、8的气流中进行具有高温喷流的模型底部热流和压力测量试验的有关试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底部对流热流和压力测量值随外流 M 数增大而减小,他们都大于无外流时的测值。辐射热流不受外流影响。  相似文献   
67.
本文提出了采用变换模型相对天平校准中心位置来测得同一状态下的不同俯仰力矩值,再通过数学处理或作图获得小攻角下的精确压力中心位置的试验方法。某型号用本方法试验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8.
俯仰振荡三角翼在非定常自由流中运动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建成的国内首座非定常风洞内,研制了一套单自由度俯仰振荡实验装置,设计开发了一套对模型姿态和来流风速进行联合控制的软件。对一60°后掠三角翼模型进行了单独俯仰振荡运动和俯仰振荡与自由来流耦合运动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做单独俯仰振荡时,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值的影响只有在迟滞环出现后才起作用,而迟滞环的出现是由于翼面上的不同流态对外界扰动的反应时间不同造成的。非定常自由流对做俯仰振荡的三角翼气动特性有很大的影响,模型上仰过程中来流的减速,进一步提高了最大升力系数,推迟了失速迎角;模型下俯过程中来流的加速,则更进一步推迟了升力系数恢复到静态时的值。当翼面上产生破碎涡流时,非定常自由流的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9.
超声速流中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修正的B/L湍流模型以及多块结构化网格求解了二维N-S方程。分别对超声速流和高超声速流中的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进行了数值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进口马赫数为2.96的超声速流。计算结果准确预测了入射斜激波在平直壁面引起湍流附面层分离的流动特征:分离点的反射激波、分离包引起的膨胀扇以及再附点的反射激波。计算的壁面压力分布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计算的分离区长度与实验值比较有一定误差。本文还对进口马赫数为9.22的高超声速流中压缩角引起的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0.
简述西北工业大学自适应壁风洞研究课题组在“八五”期间开展跨声速柔壁自适应壁风洞试验技术研究的主要研究工作成果。简介该校的高速柔壁自适应壁风洞的设计及主要参数,以及在该风洞中开展的低超声速消除波反射的研究、近声速的自适应壁风洞试验技术研究和跨声速自适应壁试验段优化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