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0篇
  免费   854篇
  国内免费   922篇
航空   4356篇
航天技术   491篇
综合类   675篇
航天   4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方国尧 《推进技术》1988,9(3):6-11,73
本文介绍了用于计算超音速火箭喷管特性线方法.从基本原理、几个问题的处理到计算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得到某些有益的结果,可供喷管设计和喷管受热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72.
朱自强  白雪松 《航空学报》1991,12(7):337-344
 简要地回顾并讨论了传统位势方法之不足。对改进传统位势方法的两种必要的修正(熵修正和涡修正)的量级在小扰动条件下作了分析和估值。结果表明涡修正是更高阶小量,因而作为第一步修正可采用非等熵位势流来近似。采用熵修正激波算子来计及非等熵的激波突跃条件,并考虑了由熵修正带来的尾迹条件的变化。算例表明非等熵位势方法能得到预期的改进位势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自1970年Davis提出粘性激波层方法以来,用数值方法求解高超音速轴对称钝体绕流问题国内外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至今仍未见到关于平面问题的计算结果。对于平面问题,虽然方程在形式上比轴对称简单,但由于二维效应,激波层较厚,用文献[2]的方法向下游区推进有困难。另外,在驻点线上采用极限关系式虽能克服方程的奇性,但驻点解对流向步长Δξ有依赖。  相似文献   
74.
尹军飞 《推进技术》1994,15(2):30-33
应用Strawn&.Kline的准同时粘性/无粘流匹配模型,于动量积分布方程中加入了曲率和雷诺正应力两个二阶修正项,计算了二维不可压湍流附面层分离流地。文中首先分析推导了新的曲率修正公式,给出了两个算例,比较了修正项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与实验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75.
本文研究了微弯机翼在正弦阵风作用下的脉动升力,并导出计算公式,分析了动、静叶栅几何及气动参数对转子脉动升力及噪声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粘性不可压缩流动三维复杂流场分块耦合求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了一个粘性不可压缩流动三维复杂流场的分块耦合求解方法。可解决科学和工程计算中的各种稳态和瞬态粘性不可压缩流动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77.
为了解决有指导词义消歧任务中的知识源问题,提出并构建了一个基于知网的汉语词义实例库(CSIC),同时开发了一个语义标注平台(SenseTag)。该平台通过方便快捷的人机交互方式显著提高了实例库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利用条件随机场模型,从实例库中自动学习消歧知识,进行自动标准在随机选取的部分汉语高频多义词的词义消歧开放测试中,取得了平均正确率85%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8.
张学良 《推进技术》1994,15(2):12-16,57
在几何不可调的二元外压式斜板进气道的设计中,选择合理的斜板和唇口几何能数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对一个设计马赫数为1.8的这类进气道的斜板和唇口参数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用缩尺模型风洞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斜板角和不同外侧唇口内唇角,唇缘半径对进气道内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确定的进气道布局,斜板角小的变化对进气道超音速内流总压恢复系数,稳态出口流场周向畸变指数及喘振裕度的影响很大,唇口参数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79.
吸气条件对圆柱非定常分离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二维可压非定常N-S方程,基于Beam and Warmign及Steger的方法,在圆柱绕流出现周期分离后,施加吸气条件,研究气对于圆柱非定常绕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恰当地区域施加恰当的吸气条件,可以希望通过减小压差阻力来减小总阻力,吸气还有抑制尾迹中非对称流动的作用,从而使圆柱所受的垂直于来流方向的升力的变化幅度减小,变化频率减小,但是吸气会增加磨擦阻力,过份的吸气会导致摩阻增大太  相似文献   
80.
一种以后掠75.7°薄三角翼为主要特征的典型航空航天飞行器模型,在激波管风洞马赫数为11.9和15.4两种条件下,攻角范围20°~50°,用模型自由飞方法测量了它们的轴向力系数、法向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特性。相应的实验雷诺数分别为3.19×10~4和1.64×10~4,这两种流动条件均属于稀薄气流的滑流区。 实验结果表明在M_∞=11.9和15.4两种条件下,两种剖面外形模型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均随攻角加大而递增,其变化规律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对马赫数并不敏感;但从体轴系来看,不仅两种模型的轴向力系数不同,而且因粘性干扰的缘故,同一模型A在M_∞=15.4时比M_∞=11.9时有相对较大的轴向力系数,但两者随攻角变化的规律一致,且当α>45°时接近牛顿值。此外,实验表明两种模型的压心系数随攻角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