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59篇
航空   797篇
航天技术   79篇
综合类   107篇
航天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简要叙述了大型薄腹板筋型翼片件,在5×10~4kN液压机上采用等温模锻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和等温模锻的变形温度、应变速率等工艺参数。分析了翼片等温模锻时产生穿筋、缩孔、折叠和裂纹等各种缺陷的原因。经试验确定了消除各种缺陷的实用方法,选择合理的模具结构设计和最佳的坯料外形、尺寸制备等。用CAD方法可得到较为理想的等效高度坯料和模具型槽中设计较为实用而又经济的工艺余料孔。  相似文献   
942.
在M=0.8~0.85,R_e=1.4xl0 ̄5条件下,研究了环量为6~24m ̄2/s的二维反向旋转单涡与翼剖面为矩形、NACA0012、11.42°尖楔的二维翼型在下半平面的相互作用。风洞试验发现,当这样的单涡与尖楔作用时,观察到有强度为3000Pa的压力波形成并逆流前传。波的形成与反向涡诱导速度的变化有关,它引起楔前缘上表面气流的突然分离及分离区的突然消失,局部的瞬时高压区产生了前传压力波。在目前的试验条件下,能观察到压力波时翼型上表面压力源区的升压速率dC_p/dt约为4000(1/s),ΔC_p约为1.4。同样试验条件下,反向单涡与矩形、NACA0012互作用,未观察到有明显的压力波形成。  相似文献   
943.
使用等效集中涡和输入涡来模拟边缘离体涡的涡格法,在本文中应用到边条机翼布局的气动力计算中。在进行边条机翼的“混合流型”的气动力计算时,对边条采用了产生离体涡的计算模式,在主翼上则采用了附着流动的计算模式。使用这种方法,对两组边条布局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44.
OPTIMALDESIGNANDAERODYNAMICCALCULATIONOFWINGCONFIGURATIONOFCIVILAIRCRAFT¥WangLiangyi(DepartmentofAerddynamics,NUAA29YudaoStre...  相似文献   
945.
自然层流机翼是我国下一代民用客机采用的机翼之一。本文对自然层流机翼NLF-1用热膜法和升华法在南京航空学院NH-2低速风洞中进行了机翼边界层转捩位置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机翼的转捩位置在离开机翼前缘的70%左右的当地弦长处。因此NLF-1机翼确为较好的层流机翼。  相似文献   
946.
从飞机翼面外形设计的角度,利用顺气流截面弦长与任意斜截面弦长的相互关系,导出了一种求解翼面类斜截面外形的简便方法。本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给出翼面类任意斜截面外形的相对坐标值。只要算出任意斜截面的弦长,就可以很快地得到对应外形的坐标值,而无需求解复杂的曲面方程。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减少了计算量。这对于求解着于非顺气流方向的翼肋外形来说,尤其显得方便。文中以某型飞机机翼为例,分别用传统方法和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完全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7.
本文主要描述在 FL-1风洞中进行的全动翼铰链力矩实验,研究了不同滚转角及不同相邻翼面偏角对压心位置和铰链力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8.
无人机的新颖机翼-前掠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飞机采用前掠翼气动布局并非鲜为人知,但无人驾驶飞机采用前掠翼却前所未有。本文通过对前掠翼的气动、结构等特性分析及其关键技术的解决,阐述了前掠翼的应用价值和广阔前景.为未来无人机设计开辟了一条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949.
结构非线性对颤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描述函数法,对操纵系统的结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用于描述函数法的耦合模态和非耦合的综合计算模型,使用跨音速非定常空气动力,对扑动间隙和旋转间隙进行研究,揭示了全动水平尾翼振动的根源主要是操纵间隙造成的,为其它同类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工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50.
介绍了机翼/外挂系统颤振主动抑制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对于模型固有动特性的实验分析、颤振主动抑制系统的调试、以及风洞实验三个阶段。风洞实验在3m×3m低速风洞进行。实验目的是对基于三种不同原理设计的控制律进行验证,并对颤振主动抑制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律能有效地抑制颤振。经实验验证,控制律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实验系统工作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