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199篇
航天技术   84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为了研究激光冲击强化(LSP)后加力燃烧室火焰探测器焊缝位置异常开裂原因,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和金相方法对激光冲击强化效果进行分析,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进行了观察。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建立了与观察到的焊缝缺陷相似的有限元模型,对焊缝缺陷的LSP处理及冲击波传播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具有较好材料完整性的区域经LSP处理后,表面会预置较大残余压应力,同时表面金属晶粒得到细化,疲劳裂纹会在焊缝缺陷位置萌生和扩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分层缺陷的焊缝经LSP强化后,冲击波会在分层缺陷处产生反射,造成分层位置发生开裂,形成裂纹源造成疲劳开裂。根据试验和仿真分析结果,为提升火焰探测器焊缝激光冲击抗疲劳效果,建议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  相似文献   
222.
刘川  刘俊  姚天亮  林庆国  孙德川 《推进技术》2021,42(7):1606-1614
硝酸羟胺基(简称HAN)推进剂要比肼类推进剂稳定,将相同质量的HAN基推进剂完全分解,HAN基推进剂所需的时间要比肼推进剂要长。为了增大推进剂与催化剂的初始接触面积,使推进剂在催化床内均匀分布,开展了发动机喷注器的均匀分配方式研究。通过采用VOF模型对新型喷注器结构的喷注过程和雾化效果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为喷注器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通过三维PDA(Phase Doppler Anemometry)测量系统,获得了两种喷注器结构雾化液滴空间上的密度分布、直径大小以及轴向速度等对比情况。最后,通过地面热试车试验,对两种喷注器结构的发动机在脉冲温启动、稳态工作性能及燃烧反应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带喷注芯体的喷注器结构在开机响应特性和燃烧性能方面都更好。  相似文献   
223.
为了提高灭火弹灭火性能,优化灭火弹结构设计,利用Fluent对灭火弹气体发生器内流场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改变气体发生器开孔情况及发生剂参数调整弹内流场分布。计算结果显示:当首孔距离等于15倍气体发生器排气孔孔径时,灭火弹壳体近壁面存在5个大小相近且数值较高的压强峰,压力分布最利于灭火弹壳体预制孔槽破裂;灭火弹内气体发生器上排气孔对称性越强,发生器内压力分布越均匀。经过试验验证,仿真所得压力-时间曲线与试验测得数据吻合良好,说明该模型适用于灭火弹内流场仿真。   相似文献   
224.
在前人验证FDS软件预测木垛火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利用FDS火灾模拟软件对真实实验条件下的木垛火灾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火源位置对轰然时间的影响结果,并给出结论。本文共分为五个位置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位置的火源位置,在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下,轰燃时间最快的是边墙位置;同一角落位置的火源,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比相同位置的通风条件较差的轰燃时间快。由此可知,轰燃的发生是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温度和烟气积聚共同导致的现象,如果没有大量烟气的积聚,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预防轰燃的发生,因此对于建筑物的防火排烟、探测报警的系统设计尤为重要,从而,可以有效的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此结果对于消防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5.
陈希远  邵资焱  杨建忠 《航空学报》2020,41(11):123991-123991
在飞机货舱烟雾探测的适航符合性验证中,为尽可能降低验证试验风险,通常需要采用烟雾发生器产生的模拟烟雾来代替真实火灾烟雾进行飞行试验,但研究表明两种烟雾在造成烟雾探测器响应时间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必须通过改变烟雾发生器边界条件来实现与真实火灾烟雾的等效,然而,通过传统"试错法"寻找能够实现两种烟雾等效的边界条件将耗费大量时间资源。采用逆向设计的方法,首先在火灾动力学模拟(FDS)软件中分别建立烟雾发生器模拟烟雾与真实火灾烟雾数值模型,并在Isight优化软件中将FDS进行集成,通过构建使两种烟雾等效的目标函数,采用多岛遗传算法(MIGA)对烟雾发生器边界条件进行一次性逆向求解,从而避免了传统"试错法"造成的资源浪费。对逆向计算的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逆向求解得到的边界条件能实现烟雾发生器模拟烟雾与真实火灾烟雾的等效,该结果可直接指导飞机货舱烟雾探测的适航符合性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226.
FY-2C卫星太阳X射线探测器性能定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具体的实验对FY-2C太阳X射线探测器进行了详细的定标.太阳X射线探测器的传感器采用充Ar气的正比计数器.主要探测能量大于4 KeV的太阳X射线流量.在坪特性、效率、正比性、能道划分、能量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6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定标的方法及结果.定标结果表明,FY-2C卫星的太阳X射线探测器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性能.最后对FY-2C的在轨探测数据与GOES卫星进行了比较.GOES卫星的太阳X射线传感器采用电离室.FY-2C的探测结果与GOES的探测结果非常吻合.结果表明,FY-2C太阳X射线探测器可以很好地监测太阳X射线的流量变化,为空间环境监测提供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227.
在深空激光通信中,为满足通信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的要求,常采用脉冲位置调制(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PPM)与单光子探测器(Single-Photon Detector, SPD)相结合的探测体制。本文从单光子探测器的恢复时间特性出发,推导了探测器单元探测概率和虚警概率模型,建立了基于信号或硬判决和最大计数硬判决的多元单光子探测器阵列误码率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16-PPM调制和RS(15,8)编码(Reed-Solomon Codes,里德-所罗门编码)体制下,为实现1.22 Gbps的通信速率、误码率优于10-7,当探测器单元数为4时,探测器恢复时间应≤3.2 ns;当探测器单元数为25时,探测器恢复时间应≤10 ns。  相似文献   
228.
欠驱动的机/枪一体式四旋翼飞枪位置和姿态的控制存在耦合,无法实现带俯仰角的悬停射击,移动射击过程中火控策略复杂。设计了一种全驱动的倾转四旋翼无人机,并以此作为飞枪载体,在实现系统解耦的同时,简化了控制分配方法。首先通过牛顿欧拉法对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然后利用反步法设计控制器并证明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Simulink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全驱动飞枪模型可实现位置和姿态的解耦控制,跟踪误差小,可满足飞枪悬停射击、移动射击的射击要求,适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飞/火控系统。  相似文献   
229.
基于瞬时频率估计的双曲调频信号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双曲调频信号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HFM信号检测方法——周期斜率方差检测器。根据不同信噪比下周期斜率方差的概率密度,给出了该检测器的二元假设检验模型,并对比了相同条件下该检测器与匹配滤波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周期斜率方差检测器是一种恒虚警概率检测器,在较低信噪比下可有效检测双曲调频信号,并对多普勒失配有很好的适配性。  相似文献   
230.
Recently, equatorial secondary cosmic ray observatory has been established at Equatorial Geophysical Research Laboratory (EGRL), Tirunelveli, (Geographic Coordinates: 8.71°N, 77.76°E), to study secondary cosmic rays (SCR) produced due to the interaction of primary cosmic rays with the Earth’s atmosphere. EGRL is a regional center of Indian Institute of Geomagnetism (IIG), located near the equator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India. Two NaI(Tl)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are installed insid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environment. One detector is cylindrical in shape of size 7.62?cm?×?7.62?cm and another one is rectangular cuboid of 10.16?cm?×?10.16?cm?×?40.64?cm size. Besides NaI(Tl) detectors, various other research facilities such as the Geomagnetic observatory, Medium Frequency Radar System, Digital Ionosonde, All-sky airglow imager, Atmospheric electricity laboratory to measure the near-Earth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s are also available at EGRL. With the accessibility of multi- instrument facilities, the objective is set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R and various atmospheric and ionospheric processes, during space weather and terrestrial events.For gamma-ray spectroscopy, it is important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aI(Tl) scintillation detectors and to calibrate the gamma-ray spectrum in terms of energy. The present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tails of the experimental setup installed near the equator to study cosmic rays, along with the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calibration of the detector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shift in the gain is observed with varying temperature of the detector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 detector’s response to the variations in the temperature is not just linear or non-linear type, but it depends on the history of the variation, indicating temperature hysteresis effects on NaI detector and PMT system. This signifies the importance of isothermal environment while studying SCR flux using NaI(Tl) detectors, especially for the experiments conducted during daytime such as solar eclipses e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