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0篇 |
免费 | 242篇 |
国内免费 | 30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854篇 |
航天技术 | 100篇 |
综合类 | 111篇 |
航天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51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71.
介绍了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25)对民用飞机货舱防火系统条款的有关要求,分析了民用飞机演示这些条款时采用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及试飞注意事项,为我国大中型运输机适航试飞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72.
飞机战伤抢修力量配置中的运筹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运用排队论建立抢修分队数量预测模型即M/M/C/m/m排队模型,然后运用非平衡任务指派模型理论对抢修分队中的每位人员进行任务指派,并运用改进的匈牙利算法对目标函数加以求解,得出对战伤抢修人员优化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3.
对复合固体推进剂进行不同应力幅值条件下的纯复拉仲试验,找出加载过程中往复拉伸曲线、特征应变以及耗散能的变化规律,以分析定应力幅值往复拉伸过程中推进剂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往复拉伸过程中耗散能的变化反映了推进剂在不同拉伸应变下损伤形式不同,往复过程中的耗散能主要由基体的粘性耗散与破坏提供,应力幅值与往复拉伸寿命的对数之间... 相似文献
674.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其铺层比例、铺层顺序对整体结构连接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平台,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定义材料损伤退化方法,建立三维渐进损伤模型对不同铺层比例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结构的损伤扩展及破坏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与验证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分析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CF300/BA9916Ⅱ型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结构,铺层比例对结构连接效率有重要影响,合理确定±45°层比例可以显著提高孔边应力集中区的抗挤压和抗剪切能力,有效改善连接结构的破坏模式;在±45°层比例增加到50%之后,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将不再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75.
基于累积损伤等效方法提出一种能够描述产品性能非线性退化过程的分段非线性加速退化模型(SNADM,Segmented Nonlinear Accelerated Degradation Model),有效解决了产品性能退化率为时变函数时其寿命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推导了总体累积退化量函数的分段表达式,结合非线性函数和加速方程得到SNADM的表达式;用数值迭代法对SNADM进行参数辨识进而对贮存条件下产品退化轨迹统计量函数进行外推,由产品退化量分布随机过程类型确定可靠度函数,再结合失效阈值对产品贮存寿命进行评估.对某导弹制冷器进行了步降应力加速退化试验,评估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676.
基于金属磁记忆技术的18CrNi4A钢缺口试件疲劳损伤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8CrNi4A钢缺口试件进行了疲劳试验和磁记忆检测,研究了磁信号在疲劳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理论,采用磁信号特征参量作为损伤参量,提出了一种新的18CrNi4A钢缺口试件疲劳损伤模型。结果表明,在稳定循环阶段,磁信号随疲劳循环周次增加无显著改变,疲劳裂纹萌生后,磁信号逐渐增加,并在断裂后发生激变。磁信号特征参量绝对值在疲劳过程中表现为三阶段变化特征,随疲劳损伤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增加。磁信号特征参量绝对值与应力水平存在强烈的相关性,应力水平越大,其值越大。疲劳损伤试验结果与基于磁信号特征参量的疲劳损伤模型显示的疲劳损伤演变规律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77.
涡轮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要的热端部件,在复杂温度场、应力场及氧化腐蚀等环境下工作,面临多种损伤失效风险。为了阐明涡轮叶片涂层损伤模式,总结了现阶段涡轮叶片涂层工艺、特点及其显微组织构成。在结合叶片材料热力耦合试验中相的演变规律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服役不同时间和类型的涡轮叶片基体和涂层系统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与原始组织对比;确定了各种服役组织损伤形式,主要包括涂层系统退化、原始缺陷导致的裂纹扩展、过热损伤及γ′相的退化等;初步给出了涡轮叶片损伤机理和服役环境评估,提出后期涡轮叶片工程化应开展的研究工作和注意事项,从而实现由服役叶片失效后分析向使用前预防的转变,完善涡轮叶片正向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678.
679.
机身壁板是飞机结构中的主要承力构件,也是损伤的主要产生部位,研究机身加筋壁板的裂纹扩展规律和剩余强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轴向拉伸载荷作用下,对含环向裂纹的机身加筋壁板进行损伤容限试验;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件进行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估算裂纹扩展寿命;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准则和线弹性断裂力学加塑性修正准则,计算剩余强度特征曲线,并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裂纹扩展寿命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为6.3%,满足工程要求;线弹性断裂力学加塑性修正准则估算的剩余强度更为合理,误差仅为2.6%,且偏安全。 相似文献
680.
可修复结构破坏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考虑影响结构破坏危险性多种主要随机因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将定期检查时查出的破损结构修复并重新投入使用情况下的结构破坏危险性分析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分析模型,并以某型国产歼击机机翼主梁为例,给出了分析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长寿命飞机结构,在使用后期,忽略修复并重新投入使用的结构将是偏危险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