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5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246篇
航空   1048篇
航天技术   435篇
综合类   166篇
航天   46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军 《洪都科技》2006,(4):42-46
分析了洪都集团当前企业级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的主流数据备份策略,提出了基于SAN(存储局域网)的高速、可靠、安全的洪都集团新的企业级信息系统数据备份策略。  相似文献   
22.
ANALYSISANDMEASUREMENTONRESIDUALSTRESSOFARAMIDALUMINIUMLAMINATELiHongyun,HuHongiun,ZhengRulqi(BeijinginstituteofAeronauticalM...  相似文献   
23.
基于Riccati方程的离散容错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离散系统的Riccati方程,提出一种对传感器失效具有完整性的离散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完整性设计方法的设计步骤,并用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还可推广用于执行器失效的情况.  相似文献   
24.
对T700/TDE-86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展人工加速湿热老化试验,通过对比分析复合材料老化前后剖面形貌和物理化学特性,探讨了复合材料的吸湿扩散行为,研究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演变规律;并构建剩余强度计算模型,结合环境系数预测了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的老化寿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吸湿率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直至趋于平缓,符合Fick扩散定律;相对于未进行湿热老化的复合材料,经60℃、95%RH湿热环境老化后的复合材料各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其中剪切强度最为严重,老化64 d后其强度下降率高达25%;基于剩余强度与环境系数预估的T700/TDE-86碳纤维复合材料寿命期限约为30年,为树脂基复合材料未来服役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探测系统利用磁场、振动、声音等环境参数的变化实现对移动目标的探测。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受限问题,从传感器节点硬件选型、节点休眠设计、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和数据传输协议设计等方面出发,进行系统低功耗设计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探测系统在传感器节点采用容量4 A·h锂电池,采样率10 Hz情况下,平均工作电流仅为3.78 mA,连续工作时长可达33天。  相似文献   
26.
空间环境污染监测中,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传感器可通过增加比表面积增强对有机污染分子的吸附能力,通过表面超疏水化减小水分子的影响,从而提高传感器的探测精度。文章采用水热法在QCM表面制备 ZnO纳米棒阵列膜,并对其形貌和物化性能进行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ZnO纳米棒的顶端呈六边形,属于六方纤锌矿结构;ZnO纳米棒沿(002)晶面择优生长,具有较低的表面自由能;纳米棒之间存在空隙,表面接触角可达150°,表现出超疏水性能;ZnO纳米棒阵列增加了有机分子的吸附位点,使石英晶振吸附有机分子的能力更强;同时,ZnO纳米棒阵列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性能,140 min内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效率约为35.5%。以上研究工作可为空间环境有机分子污染监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7.
无线传感网(WSN)具有部署方便、灵活健壮的特点,在应急通信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对无线传感网的设计和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说明了应急通信的特点,并分析了应急通信中无线传感网的角色及面临的技术挑战。从网络生存性的角度归纳了网络生存性的相关研究工作,并重点探讨了应急通信环境下无线传感网的生存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航空类发动机叶片的自动化磨抛精度,减小复杂曲面叶片加工轨迹控制误差,采用基于六维力传感器的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策略,实现机器人磨抛轨迹的在线修正。搭建以Staubli机器人和ATI六维力传感器为核心部件的叶片磨抛验证平台,通过C++开发上位机,采集磨抛过程中六维力传感器信息并进行Kalman滤波。通过示教确定机器人运动轨迹,对机器人运动轨迹与力传感器信息进行采集分析,确定基于力/位混合控制可以实现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在线修正,为复杂曲面的叶片磨抛轨迹控制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9.
自动铺丝最小间隙路径规划与复合材料锥壳结构制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段沐枫  秦田亮  沈裕峰  徐吉峰 《航空学报》2019,40(2):522423-522423
自动铺丝技术(AFP)是提高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效率和降低其制造成本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铺放轨迹的设计是控制自动铺丝工艺质量的关键。对于复杂的结构形式,合理的铺丝路径对保证可制造性及铺贴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简化后的后机身锥壳特征结构,研究了基于固定角法、测地线法和变角度法的自动铺丝轨迹算法设计,解决了铺放复杂曲面满覆盖问题;总结对比获得了不同铺丝轨迹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保证工艺性并满足结构设计铺层方向为原则,选用了带宽为6.35 mm的自动铺丝预浸料完成工艺验证件制造,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估了自动铺丝轨迹算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结构宜采用测地线法铺放0°方向铺层以减少褶皱;采用固定角法铺放90°方向铺层能够保证连续铺放;采用结合预浸窄带侧弯试验结果的变角度轨迹规划方法铺放此锥类构件±45°方向铺层能够保持最小间隙。铺丝间隙使锥壳结构单层等效模量下降约30%,整体强度下降约10%。因而在结构优化设计时需考虑自动铺丝工艺对安全裕度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30.
Manmade debris and natural meteoroids, travelling in the Low Earth Orbit at a speed of several kilometers per second, pose a severe safety concern to the spacecraft in service through the HyperVelocity Impact(HVI). To address this issue, an investigation of shock Acoustic Emission(AE) waves induced by HVI to a downscaled two-layer Whipple shielding structure is performed,to realize a quantitative damage evaluation. Firstly a hybrid numerical model integrating smoothparticle hydrodynamics and finite element is built to obtain the wave response. The projectiles, with various impact velocities and directions, are modelled to impact the shielding structure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Then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 built-in miniaturized piezoelectric sensors to in situ sense the HVI-induced AE waves. A quantitative agreement is obtained between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ing the correctness of the hybrid model and facilitating the explanation of obtained AE signals in experiment.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VI-induced wave components, assessment of the damage severity, i.e., whether the outer shielding layer is perforated or not, is performed using the energy ratio between the regions of ‘‘high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in the acquired AE signals. Lastly, the direct-arrival fundamentalsymmetric wave mode is isolated from each sensing signal to be input into an enhanced delay-andsum algorithm, which visualizes HVI spots accurately and instantaneously with different sensor network configuration. All these work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quantitative, in situ, and real time HVI monitoring using miniaturized piezoelectric sensor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