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453篇
航空   1292篇
航天技术   129篇
综合类   146篇
航天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轮盘榫齿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二级涡轮盘榫齿在外场使用中断裂失效严重,连续发生数起二级涡轮盘甩出及叶片脱榫飞出事故.断口分析表明属疲劳和腐蚀交互作用所致,为确保发动机在外场使用的安全,对这种轮盘榫齿在高温状态下,分轻、重腐蚀2种类型进行了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对比试验研究.试验较成功地模拟了实际使用中造成榫齿损坏的主要因素,试验断口表现出明显的疲劳破坏特征,实现了盘齿故障再现,其试验成果为该发动机安全飞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2.
建立了用试验数据估计疲劳多裂纹扩展随机模型参数的方法,尤其为利用现有的单裂纹扩展试验数据,建立了用不完全数据估计多裂纹扩展参数的方法,为含多裂纹结构的概率损伤容限分析作准备.应用最小二乘原理,讨论了完全试验数据-并联远源裂纹和完全试验数据-近源裂纹2种情况下裂纹扩展参数的估计方法,考虑了裂纹扩展试验的2种极限情况,给出了估计结果偏于保守的不完全试验数据-近源裂纹情况下的裂纹扩展参数的估计方法.完善了疲劳多裂纹扩展随机模型,为模型的工程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3.
为了明确某燃气轮机压气机第1级转子叶片在工作过程中断裂失效的性质和产生原因,通过外观检查、断口分析、表面检查、成分分析、组织检查、硬度测试和强度计算等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故障叶片为疲劳断裂;在工作过程中叶尖与机匣处理环异常碰摩,使叶片承受非正常冲击载荷是导致故障叶片产生疲劳裂纹的主要原因;榫齿出现微动磨损及其未进行喷丸强化对裂纹萌生起促进作用。提出了对叶片榫齿工作面进行喷丸表面强化,控制合理的叶片与机匣处理环之间的间隙的改进建议,避免类似故障发生。  相似文献   
924.
随着航空装备需求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与验证技术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作为网络化与智能化关键手段之一,5G 技术将有利推动强度试验技术的创新与变革。首先,简要介绍当前全尺寸飞机结构强度试验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深入研究全机强度试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基于5G 技术的全机结构强度试验新模式;然后,基于5G 技术在全机强度试验技术发展中的特点和优势,构建试验核心场景与5G 技术生态关联矩阵,规划基于5G 的典型试验场景;最后,以某型机疲劳强度试验为平台进行试验巡检和监测场景中基于5G 技术的试验系统研制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基于5G 技术的智能化设施能显著提升试验水平,对全机强度试验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5.
在三排45孔铝合金板广布疲劳损伤试验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系统研究了广布损伤裂纹尖端相互影响因子分布和裂纹扩展顺序规律。结果表明:裂纹尖端相互影响因子βi,当受两个裂纹参数ai和aj影响时,其随着aj的增加而增加,随着ai的增加而减小;当受三个参数ai、aj和ak影响时,其随着aj和ak的增加而增加,随着ai的增加而减小。循环数N相等时,模式I扩展最快,模式II最慢,模式III的扩展间于模式I模式II之间,但比较接近模式II,这是由于模式III下孔裂纹比较接近于模型中间位置,受模型边界的影响较小。以上结论表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多裂纹出现在模型中间要比靠近边界安全。  相似文献   
926.
为获取元器件焊点的热疲劳状态信息,采用了焊点剪切力测试方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数据拟合法。以1210片式电阻器件无铅焊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剪切力-热疲劳状态试验研究工作。依据0、300、600、900、1200、1 500个周期温度冲击下的焊点剪切力试验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的Gauss-Newton法,并利用Matlab编程的手段获取了剪切力数据的拟合曲线。以"剪切力值下降30%"的失效标准划定失效界线,利用拟合曲线推算出焊点失效时的循环周期数为1 439.04。试验证明焊点剪切力能够反映出焊点的热疲劳状态,该方法可用于焊点的疲劳状态监测、估计,满足对于焊点疲劳状态的监测需要,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焊点的疲劳状态估计。  相似文献   
927.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tress ratio and high temperature on the HCF(high-cycle-fatigue) and VHCF(very-high-cycle-fatigue) behaviors of nickel-based wrought superalloy GH3617 M. Fatigue tests over the full HCF and VHCF regimes were conducted on superalloy GH3617 M subjected to constant-amplitude loading at five stress ratios of -1, -0.5, 0,0.4, and 0.8 in environments of 20 °C and 700 °C temperatures. From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and fractographic analysis, fatigue mechanisms were deduced to reveal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high temperature and stress ratio on the HCF and VHCF behaviors of superalloy GH3617 M. A phenomenological model was crafted from available fatigue design knowledge to evaluate the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and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predictions and experiments has been achieved.  相似文献   
928.
对GH4169合金中心孔板材试样进行冷挤压强化,测试了挤压前后GH4169中心孔板材试样在663 MPa/20℃条件下的低循环疲劳寿命;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残余应力仪、表面轮廓仪分析了疲劳断口、疲劳过程中残余应力场的演化以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冷挤压强化后孔结构的疲劳寿命提高为原始试样的2.6倍。冷挤压强化对孔壁的强化效果使得冷挤压试样疲劳源萌生于倒角处单源,而原始试样萌生于孔壁多源。经过50000周次疲劳实验,冷挤压强化残余压应力有所松弛,但进口端与出口端的表面残余应力分别保持了55%和75%。冷挤压后孔壁表面粗糙度R_a由0.354μm减小到0.297μm。  相似文献   
929.
维修工时管理是民航运营人与维修单位实现维修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受制于民航维修及其从业人员的复杂性,目前的维修工时管理政策法规还停留在简单限制工作时间与值勤期的规范性管理阶段,大部分维修单位仅实现形式适航,未充分发掘维修工时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维修工时管理的监管及实施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30.
用桥式试样研究了接触压力、微动幅度、温度、循环次数、高低周载荷幅值比等参数对微动疲劳寿命影响。结果表明拉应力和法向压力均影响微动疲劳寿命。当拉应力较大时,微动疲劳寿命(FFL)与普通疲劳寿命(PFL)相差不大,法向压力的影响不明显;拉应力较小时,FFL显着低于PFL,且法向影响显着。FFL随法向压力增加而降低,但当超过200MPa后,反而提高。高低周幅值比的增加,FFL大幅度降低。当幅值比为0.125,从室温到450℃,PFL持续降低。而FFL从室温到200℃降低幅度较大,在300℃左右恢复,随后又降低。研究表明FFL的恢复是微动表面形成了防护性釉质层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