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7篇
航空   197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86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总结了微结构表面超精密切削加工技术相对于其他加工方法所不具备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了这一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及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02.
立铣切削力分类研究及精确铣削力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根据切削力变化曲线的形状特征精确建立铣削力预测模型的方法。以立铣加工过程为研究对象,基于静力模型,研究铣削力的变化规律和切削用量的关系,总结了6种不同切深组合下的铣削力类型并分别给出理论的切削力随刀具旋转的变化曲线图,基于切削力交叠程度又将切削力细分为10类。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切削力分析指标,得到了基于切削力曲线形状特征的实际切深的计算方法。根据理论分析结果,提出在不同切深组合下分别建立铣削力模型的观点,实际切深的应用使得模型更加精确,更重要的是根据该切削力分类来组织试验,针对性加强,试验数据更可信。通过合理安排试验,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金属零件切削加工中刀具前角大小对加工过程中切削力、刀具耐用度、切削温度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前角的概念,给出了工作中合理选用前角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4.
基于位错机制的应变梯度(MSG)塑性理论,采用任意拉格朗日一欧拉ALE算法,建立了铝合金介观尺度切削过程的仿真模型,并通过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PCD刀具切削铝合金的最小切削厚度大致为刀具钝圆半径的0.25~0.3倍;材料应变梯度的存在使得材料表现出强烈的尺度效应,并且使单位切削力随着进给量的减小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7):2055-2069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select appropriate feedrates for the stable machining of parts with ruled surface in modern aviation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current studies take too much time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ref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feedrate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constant peak cutting force in five-axis flank milling process. The solution method of the instantaneous undeformed chip thickness (IUCT) is proposed using least squares theory with the cutter entry angle and feedrate as variables. Based on this method, an explicit analytical expression of the peak cutting force for each cutting point is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a feedrate scheduling method is developed to quickly solve the appropriate feedrate under constant peak cutting force. To verify the proposed IUCT model, the fitting IUCT is compared with the accuracy data at different feedrates. Additionally, some experiments of five-axis flank milling are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eak force model and the feedrate scheduling method. And the surface roughness before and after feedrate scheduling is dete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feedrate scheduling method can quickly adjust the feedrate and ensure constant peak force during mach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surface quality is kept at a high level.  相似文献   
106.
针对航空产品中锻造焊接齿坯薄壁受力扇形齿轮的机械加工,从毛坯、工艺路线、基准选取、加工参数、刀具选择等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关键工序——切制齿轮,为类似零件的加工提供方法、技巧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7.
分形几何及其在精密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地介绍了分形几何的基本概念,以及分形几何在精密切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包括振动分析,刀具磨损、材料素质及产品表面质量评定。  相似文献   
108.
张克国  刘战强  万熠 《航空学报》2013,34(3):703-710
 高速切削塑性变形的本质是位错的不可逆运动与增殖,切削时固体的黏滞力与位错速度成正比,材料的黏性效应在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流体的角度去理解比从固体的方面去认识更符合其特点。本文描述了高速切削的位错阻尼机理,建立了基于流体力学的高速切削理论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得到了高速切削时的速度场、压力场和应变率场,为高速切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在刀尖上方存在速度滞止点,此处速度为零,压力最大,其位置变化影响着刀具寿命和工件已加工表面的质量;从压力最大点开始,压力值沿前刀面逐渐减小直到某处为零,此点即切屑与前刀面分离点;剪切面(刀尖与自由表面拐角处连线)上应变率最大,然后由此向外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109.
闫艳燕  张亚飞  张兆顷 《航空学报》2021,42(7):624749-624749
为进一步揭示切向超声辅助磨削过程中硬脆材料的表面及亚表面损伤机理,基于应变率模型对其磨削过程中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硬脆材料的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模型与微裂纹损伤深度模型。研究发现,脆-塑转变临界切削深度和微裂纹损伤深度均与应变率有关,其中临界切削深度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而横向裂纹损伤深度与中位裂纹损伤深度均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减小。通过ZrO2陶瓷切向超声辅助磨削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切向超声振动的引入提高了材料应变率,进而提高了材料的动态断裂应力以及动态断裂韧性,从而扩大了ZrO2陶瓷的塑性域去除范围,降低了加工表面的横向裂纹与中位裂纹损伤深度,使得ZrO2陶瓷的表面及亚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为进一步揭示切向超声辅助磨削过程中硬脆材料的表面及亚表面微观损伤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周滔  何林  田鹏飞  杜飞龙  吴锦行 《航空学报》2021,42(3):423975-423975
力学行为是塑性变形微观过程的宏观表现,早期的金属切削理论模型没有考虑微观结构对切削力的影响。在考虑热力耦合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位错密度材料模型的6061-T6铝合金直角切削力预测模型,分析了不同切削参数下基于位错运动的塑性变形机制对切削力的影响。结合等分剪切区和非等分剪切区模型,构建了第一变形区多物理场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切屑形成过程中由塑性变形引起的微观结构演化解析模型。通过测量切削力和切屑内晶粒尺寸对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剪切区长度变长引起参与位错滑移的材料增多是切削深度增大导致切削力增大的主要原因。增大切削速度导致切削力的降低不是单一变量影响的结果,而是应变降低引起位错增殖数量减少和温度升高引起位错湮灭作用增加的共同作用结果。非等分剪切区模型正确反映了第一变形区温度和应力的分布特征,且与二维有限元模型分布相一致,建立的第一变形区微观结构演化解析模型能够预测切屑内位错密度和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