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74篇
航空   753篇
航天技术   217篇
综合类   213篇
航天   2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自行研制风洞中先后对应用较广的MCrAlY叶片涂层和2Cr12Mo-5叶片合金、钢丸表面强化试件在不同气流速度、颗粒冲角、颗粒性状、颗粒粒度的条件下进行了气动冲蚀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涂层还是合金,冲蚀率均随冲蚀颗粒的累积质量呈线性变化;由对比可知,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涂层在广泛的冲角范围内较合金的冲蚀率更小,表面的"烧结"特征,能减小叶片的冲蚀率;表面呈多棱的石英砂颗粒对试件的冲蚀程度强于带突圆球状的催化剂颗粒;在该试验范围内,相同材质的颗粒,粒度愈大,对试件的冲蚀率愈大;钢丸表面强化工艺兼有防冲蚀的能力。试验结果将为优化叶片选材、简化叶片维修技术、降低叶片维修成本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2.
In view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a construction material on the lunar surface the mechanical integrity of sulfur concrete was evaluated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simulated temperature cycles. Here, small cubes of sulfur concrete were repeatedly cycled between room (20 °C) and liquid nitrogen (−191 °C) temperatures after which they, and non-cycled cubes, were evaluated by compression testing.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the non-cycled samples averaged ∼35 MPa (5076 psi) before failing whereas the cycled samples fractured at about 7 MPa (1015 psi).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fracture surfaces from the cycled samples showed clear de-bonding of the sulfur from the aggregate whereas it was seen adhering in those non-cycled. Based on a simple analysi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arge strength discrepancy between cycled and non-cycled samples is due t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efficients of thermal expansion of the materials constituting the concrete.  相似文献   
33.
The low-speed flowfield for a generic unmanned combat air vehicle (UCAV) is investigated both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A wind tunne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the Boeing 1301 UCAV at a variety of angles of attack up to 70 degrees, both statically and with various frequencies of pitch oscillation (0.5, 1.0, and 2.0 Hz). In addition, pitching was performed about three longitudinal locations on the configuration (the nose, 35% MAC, and the tail). Solutions to the unsteady, laminar,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ere obtained on an unstructured mesh to match results from the static and dynamic experiments.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both static and pitching cases. Details about the flowfield, including vortex 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are shown and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non-linear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相似文献   
34.
针对现行总体型二元风洞侧壁干扰修正方法的不合理性,本文发展了一种新型修正方法——当地修正法,并就有关问题做了讨论。与目前的总体型方法相比,当地修正法致力于对模型当地流动参数的修正,而不是笼统地去调整试验条件。当地修正法有能力处理那些主要的侧壁边界层效应及相关问题,是未来开展侧壁干扰修正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5.
周欢  宋征宇 《航天控制》2013,31(3):45-49,61
为了更好地满足控制系统总检查测试的有效性和覆盖性要求,本文提出了火箭控制系统总检查的闭环测试方案。同时,新一代运载火箭所采用的总线监控单元BMU和箭地高速串行总线LVDS等新技术使方案的实现成为了可能。本文先介绍和论述了方案提出的必要性、原理以及实现的技术支持;接着提出了几点闭环实现的设计思路;最后在某型号火箭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的基础上搭建了闭环测试平台,对惯组的有效性以及迭代制导算法的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级的验证,实验表明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地面测试的有效性和覆盖性。  相似文献   
36.
微纳米尺度流动实验研究的问题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纳米实验流体力学研究的流动特征尺度在1mm~1nm范围,处于宏观流动到分子运动的过渡区。连续介质力学与量子力学这两个经典理论的衔接,提出了诸如连续性假设适用性、边界滑移等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从微纳米尺度研究界面处液/固/气的耦合,化学、电学性质对流动的影响值得关注。微纳米实验测量仪器融入了力、电等测量手段,要求测量空间精度达到nm量级,力的测量精度达到pN,时间分辨率达到ns。本文围绕连续性假设适用性、边界滑移、微纳米粒子布朗运动及微尺度涡旋测量等问题,介绍了 Micro/Nano PIV、示踪粒子流场显示等技术应用于微纳流场观测的进展与难点。目前微纳米流动测量仍然沿着经典流体力学测量“小型化”的思路开展,而纳尺度的测量期待着新的实验方法与技术的提出。  相似文献   
37.
AFDX交换机测试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FDX网络由端系统、交换机和传输链路组成,交换机是AFDX网络的中枢构件。本文首先研究了AFDX交换机的功能和性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AFDX交换机测试分析系统,测试软件基于多框架、多视图、单文档,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实现了交换机配置文件的处理、数据帧的捕获和解析、VL转发特征测试、技术时延测试、流量管制测试等一系列功能。最后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试验展示了该测试分析系统对于AFDX交换机的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38.
波音系列飞机一定时间后,飞机尾部结构出现疲劳裂纹,需用涡轮检测法进行损伤检查。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飞机飞行航迹测试仪功能的分析 ,确定了测试数据转换成航迹相对于跑道中心实际坐标的基本原理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软件。  相似文献   
40.
月面高温下推力器可靠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落月后将经历月昼强红外辐射环境,由于推力器喷管导热影响,使推进剂管路与电磁阀面临高温环境,推进系统存在管路内氧化剂汽化和推力器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影响上升器月面起飞正常姿态控制。为了研究高温下推力器的工作性能,进行了高温下氟塑料阀芯与氧化剂相容性调研,提出了电磁阀和推力器可靠性增长及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分析了温度与电磁阀阀芯行程的关系,获取了高温环境下推力器的稳态及脉冲工作性能,在小子样条件下评估了推力器可靠性置信下限及月面起飞上升推进系统可靠度,通过月面高温排气及月面起飞上升姿态控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航天器在轨飞行验证,圆满完成了上升器月面起飞上升任务。所提出的研究方法及思路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