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9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45篇 |
航天技术 | 20篇 |
综合类 | 33篇 |
航天 | 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522.
523.
Ni3Al基IC6返回料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S)和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返回料添加比例对Ni3Al基合金IC6成分,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返回料的加入对合金中主量元素的成分没有明显影响,但C,N含量随返回料加入比例增加而升高;除了在枝晶间析出了一些M6C碳化物颗粒外,IC6返回料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新料合金没有明显差别;返回料的加入对IC6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几乎没有影响,高温持久性能略有下降,冷热疲劳性能明显恶化。建议在实际生产中返回料添加比例不超过50%。 相似文献
524.
为满足1050℃使用的等温锻模具材料的需求,在IC6合金成分的基础上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W,Mo强化的Ni3Al基等轴晶合金,尝试在合金中添加了不同含量的铝改善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并研究了铝对合金微观组织和1050℃拉伸性能和1100℃持久性能的影响.采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分析了合金微观组织以及氧化膜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合金氧化膜的相组成.研究结果显示,随铝含量从7wt%增加到8wt%,合金的氧化增重速率明显降低,氧化皮脱落量减少,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明显提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铝含量为7.5wt%的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高温性能,当铝含量提高到8wt%时,合金中的初生γ'相大量增加,合金高温强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25.
526.
基于光切法的微结构三维尺寸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机械结构加工特点及其对相应测量技术所提出的特殊要求,运用光切法对三维微结构尺寸测量(尤其是高度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阐明了其可行性与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527.
针对T800/5228A复合材料体系,采用改性聚芳醚酮(PAEK)增韧膜进行层间韧化,设计T800/5228E材料体系。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显示,T800/5228E层间具有富5228A/富PAEK双连续相结构。张开(Ⅰ)型与剪切(Ⅱ)型韧性试验表明,相比于T800/522A,T800/5228E的GIC与GIIC数值分别提高了68.01%与30.97%,破坏断面显示\"钉铆\"效应,大量微裂纹以及富PAEK相塑性变形可能主导了上述增韧效果,而张开(Ⅰ)型相比于剪切(Ⅱ)型破坏模式更有利于提供富PAEK组分塑性变形空间则可能是GIC改善效果更佳的缘由。 相似文献
528.
529.
飞机起落架用钢贝氏体组织的屈强比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强度设计规范要求和试验结果,指出飞机起落架用钢在满足屈强比σ_(0.2)/0_h>0.67的条件下,以适当降低该值更为行利。对40CrMnSiMoVA钢的研究证实,σ_(0.2)和σ_(0.2)/σ_h值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并非恒值。贝氏体组织较低的σ_(0.2)/σ_h值使其发生循环硬化,从而减轻钢的缺口敏感性并延长其疲劳裂纹形成寿命,同时具有更为明显的超载延寿效果。 相似文献
530.
对Ti-5Mo-5V-2Cr-3Al钛合金10/mm棒材在不同固溶时效制度下的拉伸断口形貌与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研究了断口形貌及显微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材料在相变点以下固溶时效时,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减少,β晶粒长大,断口纤维区变小,韧窝变大变浅,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逐渐变成准解理断裂,强度升高,塑性降低;当材料在相变点以上固溶时效时,β晶粒重新形核长大,初生α相已经消失,断口由棱角清晰的小晶面颗粒组成,断裂方式为典型的沿晶脆性断裂,强度在1500/MPa以上,断后伸长率为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