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航空   647篇
航天技术   140篇
综合类   109篇
航天   1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801.
后掠机翼横流驻波及其谐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ack方法求解三维不可压Orr-Sommerfeld方程(忽略曲率影响),得到模型在风洞最佳实验条件下空间最大放大率展向波长为4mm。以此为基础,选择大于此波长的具有代表性的展向扰动波长6mm与7mm,计算了这两个驻波及其谐波空间的放大率。研究在整个层流区主导流动的扰动波长及其发展趋势。使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在后掠机翼前缘添加粗糙带,人工引入6mm与7mm驻波,通过升华法验证了计算与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02.
研制数字式铝合金韦氏硬度计,必须依据正确的韦氏硬度计算公式,并采用适合的铝合金韦氏标准硬度块进行校准与标定。本文依据实验结果指出了目前使用的韦氏硬度计算公式和铝合金韦氏标准硬度块存在的差错和缺陷,提出了新的韦氏硬度计算公式,并设计和制造了新的铝合金韦氏标准硬度块。以上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数字式铝合金韦氏硬度计的研制。  相似文献   
803.
采用考虑转捩的γ-Reθ湍流模型研究了高超声速复杂流动,结合PSE(parabolic stability equa-tion)稳定性分析方法和e-N方法,通过给出边界层最不稳定点的参数,用以控制γ-Reθ的转捩经验关联式,减少对经验参数的依赖.计算了锥体高超声速流场,得到的壁面换热量和边界层转捩位置与实验吻合较好.计算了平板激波/边界层干扰和高超声速拐角压缩流场,得到了准确的波系结构、压力分布和分离区的大小.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湍流模型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04.
超声速化学反应流动的LU-SGS伪时间迭代空间推进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求解超声速多组分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流动的伪时间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Gauss-Seidel,LU-SGS)方法.空间推进求解多组分抛物化(parabolized Navier-Stokes,PNS)方程时,在一个推进面上采用修正的LU-SGS方法迭代至收敛,把得到的结果作为初值赋给下一个推进面.沿推进面依次迭代直至求解完整个流场.采用伪时间迭代LU-SGS方法求解化学反应PNS方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时间迭代求解完全Navier-Stokes(N-S)方程相当,求解效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05.
细晶AZ31镁合金高温压缩变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Gleeble-1500试验机对坯料预先经过晶粒细化处理的AZ31镁合金圆柱体试样进行单向热压缩试验,压缩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ε为0.01s-1,0.1s-1,1.0s-1,根据试样结果分析计算了本构方程中的各参数,获得了完整的镁合金高温本构方程,进一步分析了压缩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AZ31镁合金的热变形应力指数n为6.24,热变形激活能为177.2kJ/mol。压缩试样心部组织变形程度明显高于边缘;随着温度的升高,心部压缩组织发生明显的再结晶,新晶粒在晶界处形核并长大。  相似文献   
806.
一种非结构网格上基于径向基函数重构的ENO格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二维Euler方程,对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给出了一种基于紧支径向基函数重构的ENO型有限体积格式,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先对每一个三角形单元构造插值径向基函数,而在计算交界面的流通量采用两点高斯积分公式以保证格式的整体精度。时间离散采用三阶TVD Runge—Kutta方法。最后用该格式对一些典型算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对间断有很好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807.
弹射座椅减速性能的数值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嘉  林贵平  吴铭 《航空学报》2006,27(6):1033-1038
减速性能是火箭弹射座椅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而且一直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估预测,只能根据地面弹射试验和经验粗略估计座椅的减速性能。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在获得弹射座椅的气动参数的基础上求解空间六自由度方程,得到了各气动参数以及座椅的减速性能。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以及matlab的simulink仿真工具箱。最后数值仿真的结果与地面弹射试验的数据进行比较,其平均误差小于5%,说明数值计算的结果是比较准确的。数值仿真的方法在弹射座椅研究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8.
高阶Riccati方程加权阵选择方法及其在飞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欣  史忠科 《航空学报》2005,26(3):328-333
阐述了飞机着陆控制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说明了采用鲁棒控制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了鲁棒稳定的H状态反馈控制器。针对高阶Riccati方程加权矩阵选择困难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参数选择算法:通过在一定区间范围内,随机改变权矩阵的取值,来搜索出满足条件的Riccati方程的解阵。给出了仿真算例并从理论及应用两个角度讨论了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809.
对揭示和描述无人驾驶飞行器空中飞行规律的运动方程的推导过程,和运动方程中各个参数物理概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并将无人飞行器的运动方程与有人机运动方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导弹和有人机空中飞行遵循同一个飞行规律。  相似文献   
810.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2):191-200
A new method is illustrated for processing the output of a set of triad orthogonal rate gyros and accelerometers to reconstruct vehicle navigation parameters (attitude, velocity, and position). The paper introduces two vectors with dimensions 4 × 1 as velocity and position quaternions. The navigation equations for strapdown systems are nonlinear but after using these parameters, the navigation equations are converted into a pseudo-linear system. The new set of navigation equations has an analytical solution and the state transition matrix is used to solve the linear time-vary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rough time series. The navigation parameters are updated using the new formulation for strapdown navigation equations. Finally, the quaternions of velocity and position are converted into the original position and velocity vector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ning motion and a translational oscillatory trajectory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s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accuracy of the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which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mention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