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航空   30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动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如何顺利转移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珠三角地区一度形成令人担忧的“民工潮”,但2005年开始又出现民工短缺现象,其原因引人深思。将农民作为市场经济的理性主体,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使用线性化的logit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跨省迁移的概率和流向等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迁出地的人均耕地、劳动者受教育状况、农业劳动生产率、城镇居民收入、以及两地距离等对农村劳动力的跨省迁移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活经济学原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基本出发点,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同时,笔者从马克思教育思想出发,对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以及教育与科学技术再生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论证了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劳动计量原理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出发,分析劳动过程和复杂性和劳动形态;基于劳动计量的三个尺度,提出并详细论证了劳动计量的三个原理及其本质特征与适用范围,对劳动计量原理的实现方法进行了综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14.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劳动价值理论也应与时俱进。我们从创造价值的活劳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理论等几个方面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深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背景和传统文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应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5个分指标,并通过建立评价标准和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6.
以“义乌商圈”为对象,利用“义乌商圈”核心层8个区域1996-200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共享一个大规模市场的条件下,由于市场不断拓展所产生的投资协同以及由此引致的规模报酬递增,各区域基于各自的比较利益更容易围绕市场形成有效的分工。在市场拓展和区域分工的相互作用之下,随着市场所在地产业的向外转移和扩散,区域间的经济会向收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博弈——基于社会责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以及我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文章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揭示了在政府与企业的博弈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而在企业与员工的博弈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基于社会责任的视角,提出了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通过合作来达到“共赢共生”的主张,这不仅要求政府在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时加大对企业的处罚力度,还需要企业主动承担对劳动者的责任并加大对劳动者的激励,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需要劳动者本身提高维权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8.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文章在反思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原因和弊端,阐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认为除了户籍制度障碍和加入WTO后受到冲击外,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也是制约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空间和载体,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劳动就业规划以及拓展国际劳务市场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商品关系下的劳动,并不一定就是雇佣劳动。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使由它形成的劳动过程具有自身的特定内容,劳动力使用权分离为支配使用权和直接使用权。如果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被剥夺,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利润全部被雇主获得,劳动者完全是在为雇主劳动,这样的劳动就是雇佣劳动。如果劳动力所有者的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得到实现,参与了利润的分配,他既为雇主劳动也为自己劳动,这样的劳动就不是雇佣劳动,而是合作互利劳动。雇佣劳动的本质就是劳动力直接使用权的收益权不能实现,劳动者不能参与利润分配,完全是为雇主的利益进行劳动。让劳动力直接使用权参与利润分配实现其收益权,就是变雇佣劳动为合作互利劳动。  相似文献   
20.
用河北省平泉县医院妇产科过期妊娠患者五项客观指标:年龄、胎次、B超的胎盘钙化度、胎动情况及宫颈成熟度,研究其分娩方式。用逐步判别法筛选出最有显著判别能力的变量建立Bayes判别函数,利用此判别函数对过期妊娠患者分娩方式进行回代判别及五个病例的预测判别,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