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115篇
航天技术   172篇
综合类   21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31.
为了研究强冲击波作用下不同气体对电探针保护能力的差异,通过化爆加载实验分别观察了氦气、氩气和甲烷气体在不同冲击波强度下电探针电路的导通现象,实验发现冲击波马赫数在7.5~12.1范围内,氦气和甲烷气体均能有效地保护电探针,而氩气环境下的电探针电路产生提前导通现象。并用一维流体动力学理论分别计算了在相同的初始条件和3~8km/s范围内的六种不同飞片速度下氦气、氩气和甲烷的冲击状态参数。通过对这些状态参数和相关物性的分析,提出了电探针保护气体的优选原则。  相似文献   
32.
报道了在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开展带尾翼钝锥体电子密度测试的相关研究工作进展.试验气流为4km/s,密度为0.001kg/m3.诊断尾翼对尾流的影响时,为不影响流场并获得足够的空间分辨率采用针状静电探针;实验结果给出带尾翼模型对尾流电子密度影响的定量结果及受影响的空间区域.  相似文献   
33.
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弹道靶上利用电子密度测量系统进行了高超声速钢球模型、铜球模型尾迹电子密度测量.电子密度测量系统由8mm微波干涉仪系统、开式微波谐振腔测量系统和闭式微波谐振腔测量系统组成.钢球模型直径φ10mm,速度分别为5. 8、5. 5、5. 6和5. 5km/s,对应的飞行环境压力分别为2. 79、5. 32、5. 85和10. 91kPa.铜球模型直径φ10mm,速度分别为5. 6、5. 6、5. 7和5. 5km/s,对应的飞行环境压力分别为1. 33、4. 79、5. 89和10. 91kPa.结果表明:(1)在压力5. 3~1lkPa范围内、速度约5. 5km/s试验条件下,压力越高,钢球模型的尾迹电子密度相应增大,电子密度的衰减速度较快;(2)在压力1. 3~6kPa范围内、速度约5. 6km/s试验条件下,压力越高,铜球模型的尾迹电子密度相应增大,电子密度的衰减速度较慢;(3)在压力约10. 7kPa、速度5. 5km/s试验条件下,铜球模型的尾迹电子密度衰减速度比钢球模型慢得多.  相似文献   
34.
功能可靠性仿真是建立系统功能与可靠性一体化分析的综合仿真技术,论述了电路功能可靠性仿真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及其实现的故障建模、故障虚拟注入、仿真器集成、故障自动判别等主要技术方法.为解决电路功能可靠性仿真系统中长仿真时间和大数据量存储的难点,提出了基于网格计算技术的体系结构,研究了仿真服务、分析服务和数据管理服务的实现方法,建立了通过网格平台向电路功能可靠性仿真系统提供虚拟计算和存储的能力,减少了系统分析所需要的仿真时间,实现了大量仿真结果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基于上述技术思想,实现了以TyrensGrid为网格平台、PSpice为仿真内核的TG-CFRS软件原型,证明了基于网格的电路功能可靠性仿真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Ka波段高中频四次谐波混频器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反对接二级管混频原理与相差合成原理相结合实现四次谐波混频公式。结合公式提出了在Ka波段实现高中频四次谐波混频器的新的设计方案 ,进行了电路仿真并制作了混频器电路 ,通过仿真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 ,公式推导正确设计思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6.
We developed a method of estimation of a relative amplitude dI/I of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variations in the ionosphere as deduced from the data of the global GPS receivers network. To obtain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sults we picked out three latitudinal belts provided in the Internet by the maximum number of GPS sites. They are high-latitudinal belt (50–80°N, 200–300°E; 59 sites), mid latitude belt (20–50°N, 200–300°E; 817 sites), and equatorial belt (±20°N, 0–360°E; 76 sites).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diurnal and latitudinal dependencies of dI/I and dI/I distribution probability for 52 day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geomagnetic activity are presented. It was found that on average the relative amplitude of the TEC variations varies within the range 0–10% proportionally to the value of the Kp geomagnetic index. In quiet conditions the relative amplitude dI/I of the TEC variations at night significantly exceeds the daytime relative amplitude. At high levels of magnetic field disturbances, the geomagnetic control of the amplitude of TEC variations at high and middle latitudes is much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regular diurnal variations. At the equatorial belt, on average, the amplitude of TEC variations in quiet and disturbed periods almost does not differ. The obtained results may be useful for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ionospheric irregularities.  相似文献   
37.
新型高温/超高温热障涂层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温/超高温热障涂层(TBCs)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现状;简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新一代超高温TBCs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新型高温/超高温TBCs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新型超高温、高隔热陶瓷隔热层材料,1 150℃以上新型抗高温氧化金属粘结层材料,以及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等离子体激活EB-PVD(PA EB-PVD)和等离子物理气相沉积(PS-PVD)等新型制备工艺。最后对TBCs在未来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8.
概述了太空原位制造和修复技术(In—situ Fabrication and Repair,ISFR)的概念和特点,并结合该技术的发展背景,介绍了国内外以选择性激光烧结和电子束熔融技术为代表的太空原位制造、空间钎焊修复、太空基地建筑构建等方向发展现状及趋势。结合我国空间技术事业发展,提出充分借鉴国外相关技术成果,围绕主要应用材料,重点开展空间环境适应性和应用验证研究,并探索利用模拟月壤开展太空原位制造技术研究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39.
为了得到试验测量不到的气体放电过程中电磁场作用下单个原初电子的动力学行为,建立了LIPS-200离子推力器放电室二维仿真模型,应用网格粒子法(PIC)和蒙特卡洛碰撞(MCC)模拟法对其进行了研究。模拟得到在额定工况下原初电子和中性原子之间的碰撞概率、原初电子损耗率、电磁场分布对其运动速度及运动轨迹的影响等。结果表明磁铁表面磁感强度最大,越靠近放电室内部磁感强度越小,对称轴区域无磁场分布,原初电子在电磁场作用下沿磁力线作加速螺旋运动;运动等离子体的自洽电势大小范围仅为0~2.0V,几乎不会影响等离子体运动;对应总原初电子个数为1.2×106时直接被阳极表面吸收的损耗率仅为0.02%。  相似文献   
40.
Cairns  Iver H.  Knock  S.A.  Robinson  P.A.  Kuncic  Z. 《Space Science Reviews》2003,107(1-2):27-34
Recent data and theory for type II solar radio bursts are reviewed, focusing on a recent analytic quantitative theory for interplanetary type II bursts. The theory addresses electron reflection and acceleration at the type II shock, formation of electron beams in the foreshock, and generation of Langmuir waves and the type II radiation there. The theory's predictions as functions of the shock and plasma parameters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in terms of space weather events. The theory is consistent with available data, has explanations for radio-loud/quiet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and why type IIs are bursty, and can account for empirical correlations between type IIs, CMEs, and interplanetary disturbance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