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航空   455篇
航天技术   171篇
综合类   133篇
航天   1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61.
曲面构件水浸超声检测缺陷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受曲界面影响,超声波在曲面构件中传播时声束聚焦、散射特性增强,声能量出现汇聚与分散现象,造成缺陷定量困难。针对试块对比法等传统手段检测成本高及适应性较弱的问题,研究了基于超声测量模型的曲面构件缺陷定量方法。以脉冲激励方式下的超声波多元高斯声束模型和缺陷散射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曲面构件水浸超声测量模型,并对凸、凹两种曲面试块内的缺陷回波进行了模型有效性验证。以平底孔缺陷为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曲面构件缺陷定量表征曲线,通过仿真研究了声束在曲面构件中的聚焦和散射特性,分析了相对缺陷波高随曲率半径、缺陷深度和缺陷尺寸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预测相对缺陷波高进行缺陷定量。以钢制曲面试块水浸超声检测为例进行了缺陷定量应用实验,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比较,相对缺陷波高预测误差小于1.2dB,缺陷大小定量误差不大于8.7%,表明这种方法可行,为曲面构件水浸超声检测时的缺陷定量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62.
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调了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重要性。简述了航空发动机试验测试技术的特点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其试验测试技术发展需求,提出了发展设想。为适应新1代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需求,必须积极推进其试验测试技术的快速发展,应及时开展其研制试验所需测试仪器的研究和开发,组织开展其试验测试技术研究,加强专业间交流和协同,进一步提高试验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建立和完善试验测试技术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663.
664.
加工了具有相同尺寸和质量的多个金属橡胶,而各金属橡胶对应不同高度的毛坯,引入"压缩比"概念,即毛坯高度和模压后金属橡胶成品高度之比,分析压缩比对金属橡胶结构和力学特性的影响.准静态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比会显著的影响金属橡胶的表观结构以及各向异性力学特性,压缩比较大,到达5~6时,金属橡胶表观的螺旋丝呈现有序的竖立堆积状,同时成型方向刚度偏小;而压缩为2时,成型方向刚度很大,非成型方向刚度相比于其余压缩比试件明显偏小.试验结果表明:在金属橡胶的加工和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压缩比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5.
在分析涡流无损检测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涡流无损检测技术检测飞机紧固件孔壁裂纹的方法步骤,并对飞机紧固件孔壁裂纹的修理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66.
虚拟装配与数字化检测技术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先进技术,应用在发动机部件装配及检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满足某航空发动机新型喷管的研制需要,以新型喷管为载体,进行了虚拟装配及数字化检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装配技术的运用,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能缩短装配周期,节省研制成本,加快研制进度;而数字化检测技术的运用,使装配质量有了大幅提升,使发动机可靠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667.
The ability to extract and process resources at the site of exploration into useful products such as propellants, life support and power system consumables, and radiation and rocket exhaust plume debris shielding, known as In-Situ Resource Utilization or ISRU, has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aunch mass, risk, and cost of robotic and human exploration of space. The incorporation of ISRU into missions can also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echnology selection and system development in other areas such as power, life support, and propulsion. For example, the ability to extract or produce large amounts of oxygen and/or water in-situ could minimize the need to completely close life support air and water processing system cycles, change thermal and radiation protection of habitats, and influence propellant selection for ascent vehicles and surface propulsive hoppers. While concepts and even laboratory work on evaluating and developing ISRU techniques such as oxygen extraction from lunar regolith have been going on since before the Apollo 11 Moon landing, no ISRU system has ever flown in space, and only recently have ISRU technologies been developed at a scale and at a system level that is relevant to actual robotic and human mission applications. Because ISRU hardware and systems have never been demonstrated or utilized before on robotic or human missions, architecture and mission planners and surface system hardware developers are hesitant to rely on ISRU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are critical to mission and system implementation success. To build confidence in ISRU systems for future missions and assess how ISRU systems can best influence and integrate with other surface system elements, NASA, with international partners, are performing analog field tests to understand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ISRU capabilities and benefits with the minimum of risk associated with introducing this game-changing approach to exploration.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and review the results of four analog field tests (Moses Lake in 6/08, Mauna Kea in 11/08, Flagstaff in 9/09, and Mauna Kea in 1/10) that have begu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ISRU into robotic and human exploration systems and missions, and propose future ISRU-related analog field test activities that can be perform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non-US space agencies.  相似文献   
668.
为确定脱粘缺陷尺寸对轴压载荷下复合材料单加筋板屈曲和后屈曲特性的影响,对4组含不同尺寸脱粘缺陷的工型加筋板进行了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试验中通过应变测量和超声C扫描等技术手段对试验件的屈曲及后屈曲过程中的变形和缺陷扩展情况进行了监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分析(FEA)模型,采用LaRC03准则对复合材料层内损伤进行判定,采用胶层单元对界面脱粘损伤进行模拟,以几何扰动的形式引入失稳波形,利用FEA模型对试验件的屈曲和后屈曲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根据研究结果对试验件的失效过程和脱粘缺陷扩展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预制脱粘缺陷尺寸大小对试验件屈曲和后屈曲特性影响较大,对最终破坏模式影响不大。脱粘尺寸的增大会导致试验件承载能力的大幅降低,在复合材料加筋结构损伤容限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   相似文献   
669.
为解决当前Simulink模型变异测试中测试执行开销大、测试用例生成效率低等问题,首先根据当前的Simulink模型变异算子集,基于程序变异技术提出了Simulink模型的变异测试过程和一组改进变异算子集.实验表明,在不影响测试用例集变异评分的情况下,该组变异算子集能够有效减少变异模型的生成数量,从而降低测试开销.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搜索的Simulink模型变异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该方法将变异模型的测试用例生成问题转换为目标函数极小化问题,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对目标函数寻优,最终搜索出能够杀死该变异模型的测试用例.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典型案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0.
基础软件平台集成测试组合选择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础软件平台集成测试组合爆炸的问题,研究了组合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设计选择基础软件平台集成测试组合的方法.该方法将基础软件平台看作是一个多因素的系统,组成平台的每类基础软件用一个对应的因素变量来表示,每类基础软件的不同品牌产品表示为各因素变量的多种取值,构建相应的正交表或基于正交表的覆盖表,采用正交表或覆盖表来选择集成测试组合,按照选择的集成测试组合进行基础软件平台集成测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保证了集成测试组合对基础软件间两两交互的全覆盖,并有效地降低了集成测试组合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