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8篇 |
免费 | 500篇 |
国内免费 | 23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48篇 |
航天技术 | 188篇 |
综合类 | 150篇 |
航天 | 2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81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85篇 |
2017年 | 97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96篇 |
2014年 | 114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85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顾良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1998,(1)
基于“量度什么,便得到什么”的原则而发展起来的“均衡记分卡”可将公司策略清晰地演绎,为每一雇员工作表现指引。除了沿用一般传统财政目标外,“均衡记分卡”提供了一个全面、灵活、有效及均衡的企业表现量度/管理方法。从“顾客角度”、“程序角度”以及“学习角度”所作的度量可能激励企业的财政工作。制定“均衡记分卡”过程可阐明并传递公司的策略于每一雇员。个别工作单位目标及雇员目标亦可结合在一起以改善整体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62.
受试者为84名男性青年和实验工作人员,在低压舱1500、2500、3000、4000、5000和6000米高度上停留60分钟。每次实验一个高度,总共133人次。实验中,记录了数字记忆、听觉警觉和跟踪操作等多项功效指标。应用统计和模型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试用模糊集理论对五种基本功效进行综合评定,得到了急性缺氧下功效改变有意义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为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航天员在船舱内或穿着航天服在舱外执行任务及制订医学保证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3.
264.
265.
性能精度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上面级发动机性能精度尤其重要.以某型泵压式上面级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利用影响分析树的方法识别了发动机生产、测试、性能调整过程中影响性能精度的干扰因素;针对所识别的干扰因素,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其偏差对发动机推力和混合比的影响.根据统计学原理,推导得到多项干扰因素影响概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小子样样本对计算模型和程序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概率计算模型,根据置信水平要求,确定了多项干扰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极限偏差影响.根据发动机性能精度要求,分解得到了单个干扰因素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266.
飘降分析是民用飞机性能计算中的重要内容,目前波音飞机性能手册中只提供飞机的飘降净轨迹,本研究用计算机FORTRAN90语言编制程序实现了积分计算,以B757—200/RB211-535E4为算例对飘降总轨迹做了计算,并分析了温度、飞机重量、初始巡航高度等因素对飞机飘降总轨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7.
268.
为提高无人机着陆效率,从着陆速度向量场和导引律设计两方面研究改进。首先,基于椭圆设计速度向量场,实现飞行路程更短、机动性能要求更低的着陆轨迹。然后,基于像素坐标系与机体坐标系的关系,设计无人机的航迹方位角指令;以椭圆切线方向为参考,结合合作矢量特征,设计航迹倾斜角指令;利用图像信息,设计速度大小指令。最后,理论比较了传统轨迹与提出轨迹对方向机动性性能的要求,给出了轨迹参数与无人机方向机动性性能的关系。利用Simulink搭建系统仿真平台,计算满足要求的合作矢量特征。结果表明,无人机以曲线轨迹准确软着陆到目标,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269.
基于TTP协议的飞机配电系统通信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飞机配电系统典型单元,建立基于时间触发的四节点控制与通信模型;实现系统典型节点的信号交互,并进行实时控制与仿真分析。以供电系统处理机(PSP)、发电机控制器和汇流条控制器的组合(GCUs+BPCU),某个负载管理中心(ELMC)、以及多个固态功率控制器(SSPCs)为四个典型节点,在研究模型节点内部控制与逻辑关系、建立消息时刻表的基础上,仿真了配电系统在双发、单发、应急情况下,汇流条和负载的自动管理。仿真结果表明,信号严格按照确定的消息时刻表传送,通信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为时间触发协议在航空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