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6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878篇
航空   3713篇
航天技术   653篇
综合类   659篇
航天   66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神经网络动态逆方法在飞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了神经网络与非线性动态逆方法相结合的神经网络动态逆方法,研究了神经网络动态的网络结构。为进一步改善直接动态逆控制器的性能,对由动态逆和原系统构成的伪线性系统,给出了两种综合方案,并将这种方法用于飞机指令增稳系统的设计。通过一种方案的仿真研究表明,综合控制策略不仅能够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研究成果显示了神经网络动态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其在飞控系统设计中所具有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992.
双模态冲压发动机高超进气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进军  张堃元  徐辉  徐惊雷 《推进技术》2001,22(6):473-475,499
设计了侧压角为6°,后掠角45°,斜楔板压缩角分别为4°和8°的两套带隔离段的高超三维侧压式进气道,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来流马赫数、出口反压、斜楔板压缩角以及隔离段等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来流马赫数及较小的斜楔板压缩角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总压恢复系数较高.总增压比在不同斜楔板压缩角时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93.
三维极坐标视线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极坐标视线动力学方程的研究现状。建立了三维极坐标视线动力学方程,讨论了该动力学方程的简化问题,得到了特殊平面(攻击平面)内的简化形式,该简化形式在特定的条件下与三维极坐标视线动力学方程是等价的。  相似文献   
994.
在低速来流状态下试验研究了大攻角(α=0°~45°)和侧滑角(β=-15°~15°)对Caret进气道气动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在各攻角下进气道性能参数随侧滑角变化的特点及典型状态下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分布图谱,分析了出口总压分布图谱与进气口流动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在低速来流状态(Ma≈0.1)下,随着攻角的增加(α从0°增加到45°),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下降较小,总压畸变指数几乎不变,这有利于飞机的大攻角机动飞行。   相似文献   
995.
考虑应力状态的疲劳裂纹闭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进的条带屈服模型 (Modified Strip Yield Model),通过对裂端约束的研究,提出组合约束因子的概念,发展了 Budiansky和 Hutchinson的解析模型,建立了可考虑不同应力状态的疲劳裂纹闭合模型,可方便地推广到穿透厚度裂纹的闭合分析中。与航空结构合金的实验数据及有限元结果的比较显示该模型能准确预测疲劳裂纹闭合中载荷比、应力状态和厚度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给出的显式结果可以方便地用于航空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996.
黄达  李志强  吴根兴 《航空学报》2001,22(3):198-201
给出了 BJ-1背景机有不同平尾偏角时静态和大振幅俯仰振荡情况下的气动特性。根据风洞实验结果,采用基于三角剖分数据库建模的方法,计算了任意平尾偏角和任意振动频率时的背景机动态气动特性,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提出的有平尾偏角的建模方法能提供任意舵偏时的全机气动特性。在非定常建模的基础上,采用动导数仿真,分析了不同平尾偏角时的动导数,结果表明,水平尾翼偏角主要对零动态阻尼所对应迎角有较大影响,随着舵偏角的增大,该迎角减小。  相似文献   
997.
金属丝网-油液介质耦合减振器动态特性试验与建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平  周济  刘勇  钟毅芳 《航空学报》2001,22(4):343-346
 基于电子信息设备振冲防护中抗大冲击并兼顾衰减振动要求,通过巧妙地结合金属丝网阻尼元件和油阻尼介质及橡胶元件和金属弹性元件设计了结构微小的原理试验样机;该样机适合航空应用;样机的多参数匹配试验研究表明该耦合减振器具有强非线性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形成复合建模方法建立了原理样机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该建模方法直接引入结构参数,为直接设计具体的器件建立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该耦合减振器性能优越并具有良好的设计可控性,建模方法可以应用于其它减振器件研究和设计。  相似文献   
998.
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在飞机防滑刹车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 -模糊逻辑刹车系统控制方案。利用神经网络解决刹车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识别问题,实现刹车过程的轨迹跟踪;利用模糊控制克服参数变化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避免不精确建模造成的误差,最后利用所设计的控制器对某型飞机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 :新的控制方案能极大的改善飞机的刹车性能。  相似文献   
999.
带摩擦阻尼的叶片响应求解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郝燕平  朱梓根 《航空学报》2001,22(5):411-414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带摩擦阻尼的复杂结构的动力特性的计算方法——动柔度法。给出了计算公式及流程。并用此法对一带摩擦阻尼器的模型叶片进行了稳态响应的计算。通过理论计算并与实验对比表明,动柔度法是一种可用于复杂结构响应计算的高效的算法。由于叶片与阻尼器之间有复杂的运动关系,在用于带阻尼器的叶片的响应计算及阻尼器优化设计时,此法将更显优越。  相似文献   
1000.
埋入式进气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将埋入式进气道分为导流段与管道两部分的设计方案,并对此进气道进行了低速Ma=0.37和高速Ma=0.70的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设计方案能提高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使其σ≥0.94,Δσ<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