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6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563篇
航空   1820篇
航天技术   368篇
综合类   355篇
航天   35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现代高性能战斗机均采用放宽静稳定性的布局构型,需通过先进飞行控制的设计来保证其闭环飞机在全飞行包线内均具有优良的动态特性。受到舵面操纵特性的限制,飞行控制系统(FCS)的能力是有限的,即飞机本体的气动参数需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保证闭环系统的飞行品质。本文建立了研究本体气动参数对闭环飞机短周期模态特性影响规律的方法,采用等效参数准则,以基于模型参考动态逆控制律的某放宽静稳定飞机为算例,计算分析了不同本体气动参数取值大小对闭环飞机短周期模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升降舵操纵效能是影响闭环飞机短周期模态特性的主要因素,本体气动参数需满足一定的适配关系才能保证闭环飞机具有优良的短周期飞行品质。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放宽静稳定性飞机的本体设计与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等都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2.
基于SAGWO算法的UCAVs动态协同任务分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分析无人作战飞机(UCAV)优势概率和任务联合威胁以及定义任务时间,建立了以目标价值毁伤、编队损耗代价和时间消耗为性能指标的多无人作战飞机(UCAVs)多约束动态任务分配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灰狼优化(GWO)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针对基本GWO算法求解早熟的缺点,给出了自适应调整策略和跳出局部最优策略,引入了二次曲线控制方法;对UCAVs动态协同任务分配特点,设计了目标任务序列编码方式,提出了基于自适应GWO(SAGWO)算法的UCAVs多目标动态任务分配方法。从静态与动态2种情况分别对该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相比较于其他算法,其优化过程快速精准。   相似文献   
153.
    
为了分析带有变阻尼缓冲器的典型腿式着陆器软着陆性能,建立了着陆器的整机动力学仿真模型。结合仿真模型与蒙特卡罗法分析了着陆器在不确定着陆工况下的软着陆性能,验证了变阻尼缓冲器应用在着陆器中的可行性。基于动力学仿真模型和优化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抽取样本点,构造了描述变阻尼缓冲器缓冲特性参数、着陆工况参数与软着陆性能指标值之间映射关系的不完全三阶多项式响应面代理模型。为了得到性能最佳的变阻尼缓冲器,结合响应面模型、蒙特卡罗法与第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变阻尼缓冲器的缓冲特性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仿真模型验证,优化后的变阻尼缓冲器使着陆器的软着陆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4.
本文采用不同数目和布置的测点对十余种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稳态压力畸变和以压力紊流度表征的动态畸变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其流场的紊流度分布。文中对所测得的平均紊流度、紊流度的平方平均值及定义的不均匀分布度D值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测点的数目和布置对紊流度测量的影响,从而为工程上紊流度的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本文主要介绍在西北工业大学跨声速翼型风洞(TAWX)中的PC/XT微机上,采用数据库管理软件 C-dBAsE Ⅲ,对该风洞翼型实验数据、计算数据,几何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系统化管理的方法。文中着重说明了使用的情况,并针对该风洞的性能、特点,简单描述了所用数据库的结构框图,在此基础上较详细地叙述了实现风洞实验数据共享和存贮的具体过程,其中也涉及到了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措施。从文中可领略到使用数据库的好处和必要性。该数据库的建立和开发应用,解决了长期以来实验数据零散、管理困难、使用不便、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风洞-计算机一体化的宏伟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6.
分析传统恒温热线热膜流速计(简称 HWFA)动态方程后,提出了一种新型HWFA 线路模型——主电桥预移相模型,推导出真实条件下小扰动动态响应方程,并按此原理设计制造了崭新的高性能 IFV—900型 HWFA 样机。该机全部革除了传统HWFA 的三个调节参量,大大地简化了调节步骤;不自激振荡的范围明显增宽,极大地减少了使用上的麻烦;频带宽度比当今世界流行的 HWFA 增宽了2~5倍;加上一系列智能化功能后使自动化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一新型 HWFA 的问世将可能导至 HWFA技术的重大改进和新的变革。首先阐明主电桥预移相模型的提出和真实条件下小扰动动态响应方程的推导。随后将用若干姐妹篇阐明动态方程频率响应调节元物理值的解析解,频率特性实验分析手段的电扰动试验响应情况的理论分析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7.
本文研究了“飞机-拖索-拖靶”系统在空中的运动状态和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一动力学系统在现代武器试验中有着重要作用。 飞机通过拖索拖拉着拖靶一同飞行,拖靶的运动反过来又通过拖索影响飞机运动,为了保持自身的正常飞行,飞机控制系统也要做相应的动作。本文在分析了拖索在空间的形状和张力分布以及拖索的飞行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分析三者自身的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方法和飞机控制参数的变化。最后还通过实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计算,所得结果可供分析类似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8.
行星着陆探测中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着陆探测是获取行星特性和科学数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目前技术难度最大、最为复杂的探测方式。在行星着陆探测过程中,动力学与控制是影响任务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然后,针对火星和小行星的着陆探测,重点分析了火星着陆进入段和下降段所涉及的动力学与控制,小行星附着探测动力学建模与制导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在行星着陆探测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9.
根据现有空间机械臂的结构特点,参照几种轻型机械臂的设计,设计了一种两自由度机械臂运动模块,并根据此模块研制了一台6自由度空间机械臂。运动模块由两个相邻关节轴线正交的关节组成,关节内部没有驱动器。机械臂内有一根高速主轴,为各个串联关节提供动能。机械臂控制系统采用上下位机方式,上位机根据虚拟场景仿真的运动轨迹发出控制指令给关节控制器,下位机根据关节状态表控制离合器组输入关节的能量。为确定机械臂在工作过程中的强度和稳定性,建立了机械臂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其工作态的应力情况和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机械臂在工作态有足够的强度,在抓取的过程中,机械臂固有频率远离激励源的激励频率,无共振现象。通过多关节联动,机械臂可实现多种组合姿态,适用于在轨维修、加注等复杂空间任务。  相似文献   
160.
本文介绍了超精密车床液体静压主轴环境动态测试系统的用途。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硬件电路,并基于Measurement Studio软件包和DAM3000M接口开发了测控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