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96篇
航空   617篇
航天技术   183篇
综合类   79篇
航天   1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81.
模型预测控制(MPC)在飞机自动着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场着陆是飞行的复杂阶段,虽然仅占整个飞行的2%~3%,却大约有1/3的飞行事故发生在此阶段,而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事故有一半以上是发生在进场着陆阶段。本次仿真的对象是一种具有特殊外形的无人机,对侧向着陆精度要求很高。于是文中采取了预测控制器加经典PID控制器构成了分层控制系统。动态矩阵法的在线优化和反馈校正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着陆精度并严格控制接地时的滚转角。  相似文献   
282.
采用时域确定性方法,建立了机身-起落架系统分析模型,分析了飞机在不平跑道上滑行的动态响应,并对某机型采用不同形式减震器———常油孔及变油孔的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变油孔设计能够明显改善飞机滑行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283.
对惯性试验台现有的加载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通过分析计算找出其中存在的弊端。并就惯性试验台加载系统的改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84.
计算地面回转工况下的回转力矩和回转机轮接地点地面载荷对起落架结构设计有重要意义,以共轴双轮式起落架和四轮车架式起落架为研究对象,通过假设轮胎与地面接触面为椭圆印痕,并应用极坐标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回转力矩计算公式和轮胎接地点地面载荷计算公式,并结合算例将传统方法和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回转力矩随着轮胎压缩量的增加而增加;传统方法得出的回转力矩偏小;对于共轴双轮和四轮车架式起落架,轮胎接地点处的扭矩占回转力矩的比例很小,同时接地点处存在较大的航向、侧向力.  相似文献   
285.
应答着陆系统是一种基于应答机的精密进近着陆系统,是FAA认可的Ⅰ类精密进近的导航系统,满足ICAO要求的精度标准.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组成、配置和工作流程,分析了系统的测角、测距原理和方法,阐述了系统的应用特点和主要性能,为导航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6.
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民用飞机纵向地面操稳特性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海良  王立新 《航空学报》2015,36(5):1432-1441
针对民用飞机设计方案纵向地面操稳特性的评估需求,面向适航标准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虚拟飞行的评估方法。基于适航条例要求提出了纵向地面操稳特性的量化判定准则,建立了飞机的地面运动模型和驾驶员操纵模型,以实现起降等特定地面运行任务的数字虚拟飞行,最终依据数字虚拟飞行结果和判定准则对飞机设计方案的地面操稳特性做出评估。应用此方法研究了某大型运输类飞机的纵向地面操稳特性。数字虚拟飞行结果表明:前翻倾向的严重情况发生在起降过程的高速滑行段,主轮刹车引起的机身前翻倾向是显著的,起落架纵向定位参数设计以及飞行进近参数选择均会对飞机的纵向地面操稳特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87.
针对数据链在着陆阶段存在盲区和塔台无法获得着陆飞机实时姿态、接地参数等问题,提出利用多功能光电跟踪技术建立飞机着陆实时监测与评估系统,设计出飞机着陆监测与评估系统的技术方案。由于光电跟踪平台的视场有界,无法保证着陆飞机准确进入光电设备视场,采用精密进场雷达(PAR)牵引光电转台对准即将着陆飞机的方式,辅助光电设备捕获目标飞机,再经过图像检测算法处理,检测出目标飞机,进而转入跟踪锁定,计算出最终下降阶段目标飞机的姿态和偏航信息。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PAR初始化光电设备的方法、步骤。该系统在飞机下降阶段辅助塔台指挥,实现整个着陆过程的监视与评估,满足未来作战飞机精密进近引导的着陆保障和训练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8.
三轴承推力矢量喷管运动学建模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向阳  朱纪洪  刘凯  郑意 《航空学报》2014,35(4):911-920
三轴承推力矢量(3BSD)喷管是实现大角度偏转的推力矢量主要形式,主要应用于垂直/短距起降(V/STOL)飞机。喷管由3段组成,相邻两段通过轴承连接,喷管与发动机出口也通过轴承连接,因此形成了3对转动副,通过3对转动副的转动喷管可以实现偏转到特定的角度及方向。三轴承推力矢量喷管运动学模型是其控制器设计及应用的前提,通过喷管固联坐标系逐级坐标转换的方法得到喷管运动学模型。通过几何关系分析说明了三轴承推力矢量喷管的基本原理,对推力矢量偏转大小/方向与三级喷管转角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分析,在3条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喷管逆运动学控制规律,并利用一个缩比喷管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可以反映喷管运动学特性,逆运动学控制规律可应用于喷管开环控制。  相似文献   
289.
飞机复合材料起落架舱门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窝夹芯复合材料逐渐取代铝合金成为舱门的首选材料,其刚度设计及结构减重在飞机的结构设计中十分重要。通过参数化建模建立了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舱门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起落架舱门的模拟计算。在打开和关闭两种工况下以刚度和强度为约束,优化舱门的几何结构和复合材料参数。建立代理模型后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相结合进行优化,实现了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舱门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所得到的舱门比原铝合金舱门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优化后复合材料舱门重量比优化前下降了11.5%,比铝合金舱门减少了39.6%,起落架舱门总重量明显降低。同时,建立代理模型后再优化的方法优化效率高,解决了多优化变量下找不到最优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0.
基于SPH的小型飞机水上迫降姿态数值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航条例中要求飞机必须具备良好的水上迫降性能。早期主要通过试验方法研究飞机的水上迫降性能,但是试验耗资巨大、时间周期长。采用一种新型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飞机水上迫降问题,利用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模拟三级波浪,建立小型飞机水上迫降模型。考虑到飞机姿态角和起落架收放状态对迫降性能的影响,建立7种计算工况,模拟得到相应的加速度响应和姿态角变化。以飞机在迫降过程中应该受到较小的加速度响应和姿态角变化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最终给出12°姿态角、起落架收起为最优迫降状态的结论,为飞机迫降的入水姿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