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58篇
航空   248篇
航天技术   87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2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周亮  孟进  吴灏  刘永才  刘伟 《航空学报》2019,40(8):322755-322755
交叉眼干扰被认为是对单脉冲雷达干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雷达方程建立了隔离平台回波下的两点源反向交叉眼干扰模型,推导了交叉眼干扰欺骗角一般性公式,研究了干扰机发射天线间距、干扰平台旋转角和干扰机相对雷达之间距离等参数变化对角度欺骗效果的影响,并依据单脉冲雷达接收机获取角度的信息处理流程,建立了单脉冲雷达接收机仿真模型,对交叉眼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脉冲雷达越靠近两点源交叉眼干扰机中心线、干扰机两发射天线间距越大、与干扰机距离越近时,角度欺骗效果越好;单脉冲雷达的欺骗角度随着与干扰机距离的接近呈指数式增大;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计算的单脉冲雷达角度误差最大值随干扰机天线与雷达天线中心连线的夹角的增大呈指数化增长。研究可为交叉眼干扰工程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82.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emporal and spatial magnetosphere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interplanetary (IP) shocks with different inclinations and speeds o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A data set with more than 500 IP shocks is used to identify positive sudden impulse (SI+) events as expressed by the SuperMAG partial ring current index. The SI+ rise time (RT), defined as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compression onset and maximum SI+ signature, is obtained for each event. We use RT and a model suggested by Takeuchi et al. (2002) to calculate the geoeffective magnetospheric distance (GMD) in the shock propagation direction as a function of shock impact angle and speed for each event. GMD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geoeffective magnetosphere length (GML) suggested by Takeuchi et al. (2002), defined from the subsolar point along the X line toward the tail. We estimate statistical GMD and GML values which are then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We also show that, similarly to well-known results for RT,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GMD and impact angle is found for shocks with high speeds and small impact angles, and the faster and more frontal the shock, the smaller the GMD.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magnetospheric response depends heavily on shock impact angle. With these results, we argue that the prediction and forecasting of space weather events, such as those caused by coronal mass ejections, will not be accurately accomplished if the disturbances’ angles of impact are not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within model and observation scheme capabilities.  相似文献   
83.
针对航空燃气轮机流量系数插值建模过程中,获取样本数据时的实验成本较高以及插值模型精度偏低这 2个问题,根据样本点在设计空间中的分布与模型精度的关系,在 Kriging插值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把垂距作为设计变量取值标准的取样算法。首先,将样本点与相邻 2点之间连线的垂距与垂距阈值进行比较,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数据点,形成候选点集;其次,选用高斯函数判定基础点集和候选点集的相关性;最后,使用该算法筛选后的样本点构建 Kriging插值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的样本点为原来数量的 70%左右,并且预测精度得到了提高,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4.
线性分组码限距离译码器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大专 《航空学报》1992,13(12):611-617
为了提高自动重传请求(ARQ)系统的通过率,在混合ARQ系统中,使用限距离译码器改善系统的性能。在限距离译码时,线性分组码纠正重量t的错误图样。纯纠错译码器和纯检错译码器都是限距离译码器的特例。本文首先介绍了Krautchouk多项式的几个重要性质,然后,用线性分组码及其对偶码的重量分布,分别导出了两种形式的错误译码概率的简化计算公式。由于生成函数方法的使用,成功地得到了重复码、汉明码和扩展汉明码的错误译码概率的解析公式,最后,讨论了Golay码和某些本原BCH码错误译码概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5.
分别建立了新型低能耗N2-NO系统的单电极尖端放电和介质阻挡放电非热等离子体NO还原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电极极问电压V和尖端距离lg以及Al2O3,CaO,MgO,玻璃等不同介质阻挡对活性N原子产生及NO还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O还原率随尖端距离lg的增大而先增后减,随极间电压Vm和气体停留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尖端距离lg是决定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Eg和气流停留时间t的关键几何变量。利用活性N原子的产生条件解释了放电外轮廓直径及电场强度随尖端距离lg变化的消长规律。不同阻挡介质所形成的气体放电的电场强度不同,提供给活性粒子的能量也不同,从而对NO还原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单电极尖端放电NO还原特性的研究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NO还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6.
针对探测器在小天体表面的弹跳式运动特点,提出一种表面运动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简化的运动模型,计算出探测器进行弹跳式转移所需的初始速度;然后通过对轨道方程的线性化,基于线性时变系统的求解方程,采用脉冲控制对每次弹跳的运动轨迹进行修正,增加控制精度;并分析转移距离与弹跳次数的关系;最后,以小行星1620 Geographos作为目标小天体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探测器在附着到小天体表面后的弹跳转移,也适用于弱引力环境下探测器的弹跳式探测。  相似文献   
87.
    
速度多假目标欺骗干扰下,当雷达对机动目标进行跟踪时,会遇到虚假航迹较多、真假目标鉴别难度较大、真实目标跟踪不稳定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速度多假目标欺骗干扰下基于速度估计径向投影和运动状态计数延迟的目标跟踪算法。首先,采用速度量测和位置量测相结合的双通道机动检测方法,保证速度欺骗干扰下模型切换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然后,利用运动状态计数延迟的方法确定目标模型切换后跟踪稳定的时刻;最后,利用基于位置信息的速度估计径向投影构造检验统计量对速度欺骗干扰进行识别。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8.
在室内环境中,无线信道中的非视距和多径传输等效应严重影响了到达时间(TOA)定位系统的测距值精度,从而导致较大的测量误差和定位误差。将测距值优化抽象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在实现视距/非视距(LOS/NLOS)场景识别的基础上,利用TOA测距误差模型和“目标-基站”间的几何约束为序列二阶非线性规划方法设置合理的初始值,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定位测距值进行了有效校正。利用典型的TOA测距误差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利用具有TOA测距功能的无线定位节点在办公环境中进行了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化后的测距值精度明显优于原始测距值和传统的测距值修正方法,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赵春晖  樊斌  田利民  胡劲文  潘泉 《航空学报》2018,39(5):321727-321727
针对基于特征点的图像匹配中匹配数目不多以及重复结构下匹配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线几何的统计优化特征匹配算法。利用正确匹配特征点之间满足对极约束的特点,从而可以减小特征点搜索区域,避免由于重复结构引起的误匹配对。首先使用一个小的特征点样本估计图像之间的基本矩阵,并利用它结合对极约束模型来引导特征匹配;然后利用基于特征点主方向和尺度信息的统计优化方法进一步消除误匹配,得到最终匹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图像的旋转和缩放变换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匹配精度和数目有了很大提升,对于具有重复结构的图像匹配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90.
针对星载SAR的特点,简述了散射波干扰的干扰原理,并针对其工程实现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典型星载SAR进行了干扰验证试验,给出了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样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